职业形象调查:演员为何败给了农民?
标签:
社会社会热点社会视点文化记者观察记者事件事件评论杂谈新闻观察 |
【导读】——网民心目中哪些社会职业形象最好?日前,环球舆情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工厂技术工人”、“农民”、和“工程师、技术人员”位列前三甲,“科学研究人员”和“军人”分列四五位。
本次调查将中国目前的社会职业分成23类,并根据调查结果打分。结果显示,“工厂技术工人”以83.4分荣登榜首,“农民”以83.0分排名第二,“工程师、技术人员”以82.4分位列第三,“科学研究人员”以80.2分排第四位。
调查中心进一步将职业形象得分分成四个等级,80分以上为第一级,70—80分为第二级,60—70分为第三级,60分以下为第四级。
职业形象的重要性如果把职业形象简单的理解为外表形象的话,如果把一个的外表跟成功挂钩的话,那么你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职业形象包括多种因素:外表形象,知识结构,品德修养,沟通能力等等。如果把职业形象比做一个大厦的话,外表形象好比在厦外表上的马赛克一样,知识结构就是地基,品德修养是大 厦的钢筋骨架,沟通能力则是连接大厦内部以及大厦与外界的通道。
笔者从相关报道中获悉,本次调查以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的“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为依据,将中国目前的社会职业分成23类。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分类获得社会职业形象“正面”、“负面”和“既不正面也不负面”等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这三个维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具体为“正面”赋值90分,“既不正面也不负面”赋值70分,“负面”赋值50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加权计算,最终得出各类职业的职业形象平均分。
调查显示,“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等)”是网民评价职业形象的最主要依据,提及率为62.4%,远高于其他选项;25.3%的受访者以“该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为主要评价依据。而以“该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该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从业人员薪酬水平”为主要评价依据的受访者比例均不足一成。
最终分析结果为,职业形象属于第一级的有4大类,分别为:“工厂技术工人”、“农民”、“工程师、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属于第二级的有4大类,分别为:“军人”、“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居民生活服务人员”、“运输业服务人员”;属于第三级的有12大类,分别为:“宗教从业者”、“文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体育工作者”、“饭店、餐饮、宾馆、娱乐业服务人员”、“其他艺术工作者”、“商贩”、“法律专业人员”、“媒体从业者”、“金融业从业者”、“普通公务员”、“企业管理者”;属于第四级的有3大类,分别为:“医务工作者”、“演艺界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干部”。
调查发现,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关于各种职业的描述,对人们评价职业形象的影响并不大。当被问及“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关于各种职业的描述,对您评价职业形象的影响有多大?”时,近八成(79.0%)受访者表示影响不大(影响很小/影响较小/影响一般)。相比之下,表示“影响较大”(11.2%)和“影响很大”(4.4%)的受访者比例之和不足两成;还有5.3%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
个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形象的成功或失败,这是显而意见的。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意识到了个人形象与修养的重要性,才能体会到个人形象给你带来的机遇有多大。同时要注意交往的对象,与大众传播,广告或是设计之类等需要天马行空般灵感的行业人士交往时,个人形象方面可以活泼,时髦些;而与金融保险或是像律师事务所,以及日系公司等以中规中矩形象著称的行业人士交往时, 则尽量以简单稳重的造型为佳。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总之,交往中最需要表现给上司、同事、商务伙伴以及客户以专业稳重的个人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出门上班前,正确地选择服装,发式,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对你的工作绝对多有加分的效果。
职业形象建立不容易,想毁掉却可以在一瞬间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形象,不管是否刻意塑造。仅仅因为你没有有意识地设计,并不就意味着别人眼里就不存在你的形象。
因此,上班时间穿什么样的衣服,应该经过仔细考虑,而不应该碰到什么穿什么.要记住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身上的衣服是一件与人沟通的工具,我们要搞清楚别人是能够理解我们所发出去的信息的,注意说话方式花点时间想一下你的说话形象,它是整体专业形象的一个花点时间想一下你的说话形象。
想想你通常说些什么,是怎么样说的.人们注意听你说话吗?你是否有时说话含糊不清?有没有人曾叫你说话声音放小点?骂人话,下流话,讽刺挖苦和怪话是市井,自己家或特殊群体内部的语言,在其他地方说出口便会有损于你的形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