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央视独霸权“活埋”何时休

标签:
记者观察时事评论新闻观察事件评论文学观察道德观察文化 |
【新闻观察】
【核心提示】——央视老牌栏目《实话实说》将告别观众。从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中被“踢”到了央视一套,如今又将在央视一套改为高清频道的变革中被淘汰,正式退出荧屏。
据悉,央视新一轮转高清改版工作,终于开始“动刀”,届时作为央视“王牌频道”的一套,整体节目编排将有较大的调整,《艺术人生》等六档央视的金牌栏目将聚集在一套,而《实话实说》节目却由于收视率不理想而将于下周起停播,告别荧屏。9月26日17时23分播出的将是其最后一期节目。
——来源于《中国广播网》
●高 峰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和晶/
随着央视的改革,众多节目面临调整,《实话实说》近日传出停播的消息,面对“《实话实说》因收视率低停播”的说法,《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和晶23日当天中午和晚上连发两篇《和晶自述:我是怎样当上了崔永元的替补》、《别再拿收视率说事了》博文,以十分愤慨的语气批驳了这样的传言。
发表博文后和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博文里的亲爹指的是新闻频道,后娘是中央一套,她抱怨的是这个节目“被人踢来踢去”导致关注度下降:“播出时间改了好多次,改到最后观众都不知道到哪儿找我们了。”
而更早前,和晶就在其博客上表达过做《实话实说》节目的艰辛:“做谈话节目的价值观是曾经的新闻评论部带出来的‘一起分享说实话的快乐和痛苦。’但是,慢慢的大家只喜欢听高兴的事,说别人爱听的话,至于面对真相的尴尬和不堪,好像更愿意选择逃避和遮掩。”
《实话实说》节目最火时,许多观众通过热线电话和信函,对《实话实说》表示了热情支持,并积极提供选题建议,提出改进意见,踊跃报名到现场当观众,甚至希望购买某些节目的录像带。
主持人和晶认为,《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逾越的。他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山顶上,自己却倒下了。因为崔永元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几乎到了自杀的边缘。但这面旗帜,代表着胜利,代表着《实话实说》,它培育了亿万观众的喜爱和深切寄望。
和晶还说,在“崔永元时代”,人们最着迷的,是他的笑。因为那笑常常隐藏着意味更深的东西,那些无以言状的东西,被他“笑”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崔永元没有笑到最后,更多的时候,他笑不出来。而这种笑的意味,最终被人们的“快乐情结”消解了。那笑里的苦涩,笑里的痛楚,人们忘得太快。
和晶比较同情崔永元,她说,崔永元因《实话实说》而功成名就,成了央视的顶级大腕,他同时也挖了一个坑。有人说是万人坑,谁进去谁死。这话有一定道理。这个坑太大了,挖坑的小崔,自己先掉下去了。
他的心飞翔在自己的理想主义的天空,而身体却陷落在现实的沼泽里,越来越深。他在这个深陷之中无法突围,早生退意,可是,观众却欣赏他编织起来的那件金缕玉衣。他在灵与肉的涅磐中,不得不金蝉脱壳了。
和晶回忆说,心力交瘁的崔永元渐渐萌生退意,谁来接任?崔永元想到了自己的女“弟子”和晶。有一次喝茶的时候,崔永元对和晶说:你帮我盯几期吧。对崔永元的“青睐”,和晶给了他一个软钉子:“你想害谁,你就让谁盯吧!”那时的和晶,非常清楚,当崔永元的替补,就等着挨灭吧。崔永元太完美了,对她来说,根本是一个魔咒。
和晶曾说:“我是谁?在上海,我很有名,在全国,我的名气还不够大。”
可是面对《实话实说》的接班人,谁上?谁来接手这面旗帜?在外界纷扰的猜测中,和晶的出场了。一开始,和晶是当替补,节目组告诉和晶,只是替补一两个月,让崔永元休息一段时间。两个半月以后,节目组又告诉和晶,希望和晶留下来。那时候,和晶的心才开始悬起来。要退,容易,要进,太难。但和晶觉得这娄子已经捅大了,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
和晶花了差不多一年时候,来适应这种风格的转变。和静主持的风格也渐渐地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和晶曾自豪地说:“在这一年,和氏版《实话实说》的收视率没有跌下来,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的确,和晶的理性不仅表现为其对《实话实说》的把握是个性的,更表现为和晶清醒地意识到,在大众传播的平台上,理性的声音往往是纤弱的。和晶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把节目做好。
和晶给人们的魅力表现就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告诉你什么是理性,以及含蓄。一些意味深长的东西被她“笑”出来。不喜煽情不喜淋漓尽致,所以有一种隐忍的力量。
众所周知,在感性与理性的对比中,感性是具有杀伤力的。我们的广大观众都是心太软,感情脆弱一族。只需轻轻拔动他的心弦,就容易产生共鸣。而和晶的理性,正好碰到了观众的弱项,人们总是懒于理性思维的,他们宁愿在情感的发泄中寻求快慰,不愿在理性的黑暗中穿行。这让和晶打拼得十分艰难。
为此,和晶在其博客里留下了五个问题:1、《实话实说》的选题是可以由一个人来画圈打勾的吗?2、哪个传媒可以给一个普通群众在央视的屏幕上给予40分钟长度的关注和讨论?3、网络可以隐身说实话,电视可以让一个隐身人来说真话吗?4、《实话实说》整整十四年,我的队友们依然乘地铁上班,买房还要靠家属帮忙,他们傻啊?5、一个亲爹不要,后娘不疼的孩子,是孩子自己的错吗?
现实呢,这五个问题现在一直没有正面的答案。然而,和晶这五个问题也折射出央视掌握着绝对的话语独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