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峰:央视独霸权“活埋”何时休

(2009-09-25 17:25:34)
标签:

记者观察

时事评论

新闻观察

事件评论

文学观察

道德观察

文化

高峰:央视独霸权“活埋”何时休

【新闻观察】

 

【核心提示】——央视老牌栏目实话实说》将告别观众。从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中被到了央视一套,如今又将在央视一套改为高清频道的变革中被淘汰,正式退出荧屏。

据悉,央视新一轮转高清改版工作,终于开始动刀,届时作为央视王牌频道的一套,整体节目编排将有较大的调整,《艺术人生》等六档央视的金牌栏目将聚集在一套,而《实话实说》节目却由于收视率不理想而将于下周起停播,告别荧屏。9261723分播出的将是其最后一期节目。

——来源于《中国广播网》

 

    高峰:央视独霸权“活埋”何时休

    ——关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停播

 

●高 峰

 高峰:央视独霸权“活埋”何时休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和晶  摘自网络)

 

随着央视的改革,众多节目面临调整,《实话实说》近日传出停播的消息,面对《实话实说》因收视率低停播的说法,《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和晶23日当天中午和晚上连发两篇《和晶自述:我是怎样当上了崔永元的替补》、《别再拿收视率说事了》博文,以十分愤慨的语气批驳了这样的传言。

发表博文后和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博文里的亲爹指的是新闻频道,后娘是中央一套,她抱怨的是这个节目被人踢来踢去导致关注度下降:播出时间改了好多次,改到最后观众都不知道到哪儿找我们了。

而更早前,和晶就在其博客上表达过做《实话实说》节目的艰辛:做谈话节目的价值观是曾经的新闻评论部带出来的一起分享说实话的快乐和痛苦。但是,慢慢的大家只喜欢听高兴的事,说别人爱听的话,至于面对真相的尴尬和不堪,好像更愿意选择逃避和遮掩。

实话实说》节目最火时,许多观众通过热线电话和信函,对《实话实说》表示了热情支持,并积极提供选题建议,提出改进意见,踊跃报名到现场当观众,甚至希望购买某些节目的录像带。

主持人和晶认为,《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逾越的。他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山顶上,自己却倒下了。因为崔永元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几乎到了自杀的边缘。但这面旗帜,代表着胜利,代表着《实话实说》,它培育了亿万观众的喜爱和深切寄望。

和晶还说,在“崔永元时代”,人们最着迷的,是他的笑。因为那笑常常隐藏着意味更深的东西,那些无以言状的东西,被他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崔永元没有笑到最后,更多的时候,他笑不出来。而这种笑的意味,最终被人们的快乐情结消解了。那笑里的苦涩,笑里的痛楚,人们忘得太快。

和晶比较同情崔永元,她说,崔永元因《实话实说》而功成名就,成了央视的顶级大腕,他同时也挖了一个坑。有人说是万人坑,谁进去谁死。这话有一定道理。这个坑太大了,挖坑的小崔,自己先掉下去了。

他的心飞翔在自己的理想主义的天空,而身体却陷落在现实的沼泽里,越来越深。他在这个深陷之中无法突围,早生退意,可是,观众却欣赏他编织起来的那件金缕玉衣。他在灵与肉的涅磐中,不得不金蝉脱壳了。

和晶回忆说,心力交瘁的崔永元渐渐萌生退意,谁来接任?崔永元想到了自己的女弟子和晶。有一次喝茶的时候,崔永元对和晶说:你帮我盯几期吧。对崔永元的青睐,和晶给了他一个软钉子:你想害谁,你就让谁盯吧!”那时的和晶,非常清楚,当崔永元的替补,就等着挨灭吧。崔永元太完美了,对她来说,根本是一个魔咒。

和晶曾说:“我是谁?在上海,我很有名,在全国,我的名气还不够大。”

可是面对《实话实说》的接班人,谁上?谁来接手这面旗帜?在外界纷扰的猜测中,和晶的出场了。一开始,和晶是当替补,节目组告诉和晶,只是替补一两个月,让崔永元休息一段时间。两个半月以后,节目组又告诉和晶,希望和晶留下来。那时候,和晶的心才开始悬起来。要退,容易,要进,太难。但和晶觉得这娄子已经捅大了,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

和晶花了差不多一年时候,来适应这种风格的转变。和静主持的风格也渐渐地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和晶曾自豪地说:“在这一年,和氏版《实话实说》的收视率没有跌下来,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的确,和晶的理性不仅表现为其对《实话实说》的把握是个性的,更表现为和晶清醒地意识到,在大众传播的平台上,理性的声音往往是纤弱的。和晶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把节目做好。

和晶给人们的魅力表现就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告诉你什么是理性,以及含蓄。一些意味深长的东西被她出来。不喜煽情不喜淋漓尽致,所以有一种隐忍的力量。

众所周知,在感性与理性的对比中,感性是具有杀伤力的。我们的广大观众都是心太软,感情脆弱一族。只需轻轻拔动他的心弦,就容易产生共鸣。而和晶的理性,正好碰到了观众的弱项,人们总是懒于理性思维的,他们宁愿在情感的发泄中寻求快慰,不愿在理性的黑暗中穿行。这让和晶打拼得十分艰难。

为此,和晶在其博客里留下了五个问题:1、《实话实说》的选题是可以由一个人来画圈打勾的吗?2、哪个传媒可以给一个普通群众在央视的屏幕上给予40分钟长度的关注和讨论?3、网络可以隐身说实话,电视可以让一个隐身人来说真话吗?4、《实话实说》整整十四年,我的队友们依然乘地铁上班,买房还要靠家属帮忙,他们傻啊?5、一个亲爹不要,后娘不疼的孩子,是孩子自己的错吗?

现实呢,这五个问题现在一直没有正面的答案。然而,和晶这五个问题也折射出央视掌握着绝对的话语独霸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