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峰:缅甸“果敢族”遣返还是安置

(2009-08-28 10:59:14)
标签:

道德观察

社会视点

记者观察

时事评论

事件评论

新闻观察

历史观察

文化

高峰:缅甸“果敢族”遣返还是安置

【新闻观察】

【核心提示】——《武汉晚报》827日报道,由于缅甸政府军和果敢军之间发生对峙事件,造成当地局势异常紧张,迫使大批民众从缅甸东北部地区涌入中国境内。而造成对峙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缅甸军方向果敢军施压,以缓和他们对即将在2010年进行的缅甸大选的威胁。

据报道,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边境附近,大量民众逃离果敢进入中国境内,总人数超过10000人。

又据报道,云南省从维护两国友好关系和边境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进入中国境内的缅方边民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划定区域、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卫生保障。

 

高峰:缅甸“果敢族”遣返还是安置

 

◎文/高峰

 

高峰:缅甸“果敢族”遣返还是安置

南伞——位于云南西部临沧市镇康县境内的边境小镇,是临沧地区与缅甸的重要边境贸易口岸之一。距南伞百米之遥就是果敢。果敢是缅甸掸邦的第一特区,实行高度自治,拥有军队并自行管理内部事务。果敢与中国内地没什么两样:使用人民币,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区号,当地果敢族亦是缅甸的汉族。果敢近15万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从中国进口,可谓与中国唇齿相依、血脉相连。

高峰:缅甸“果敢族”遣返还是安置

果敢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在一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有一支汉民族已经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这支汉族就是生活在缅甸掸邦果敢及周边的汉族,在缅甸被称为果敢族。现在的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300多年前明朝灭亡之际,明朝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永历皇帝朱由榔(桂王)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其中包括闯王李自成手下的名将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他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通过300 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和这一区域其他称谓的汉民族。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缅甸耐温排华的年代,缅甸国内一律取消汉语和汉字,更不允许教授汉文,为了保存自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操地方言的汉语称为果敢语,使用的汉字称为果敢文,最终保证中华文化得以传延。

1968年后缅甸人民军进驻果敢,1989 年果敢成立缅甸掸邦民族民主同盟军,同年获缅政府承认成立掸邦第一特区。该辖区于2 002 年实现了基本禁绝罂粟种植,在当地的民族历史和禁毒的历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网友评论】——

网友1——中国政府应该和缅甸磋商,果敢回归祖国的怀抱!

网友2——这又是属于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应该管甚至该收回,别再让那的毒品流进内地了。

网友3——中华民族是团结的,奋进的,我们为了果敢,为了自己汉族同胞,也是为了中国人,应该收回果敢,果敢本身就是中国的。我们民族强大,国富民强,支持把果敢划回中国版图……

网友4——现在中国人成了世界穷经济国眼中的钉。许多国家把中国人当做搞穷他们国家的主谋,从俄罗斯清关开始,菲律宾也相对开始,许多国家对华人的态度恶劣,绑架抢劫目标都几乎是华人,到底中国人做错了什么,真的要打起来,中国不是弱者,我们的国家不能用商人的思想做定夺,要用人民尊严而强化。

网友5——我们中国政府强烈的抗议,谴责缅甸政府。

网友6——这件事不能急,作为中国,这块土地原本是中国的,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传承的文化也是中国的,所以中国收回是理所当然的。先让果敢的特区政府依照特区法律保持与缅甸的对峙平衡,不能让缅甸收,中国也不要去太多干涉。让它慢慢的回来!

网友7——既然果敢当地生活习俗与中国相近,在那里使用人民币,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区号,当地“果敢族”亦是缅甸的汉族。我国应该同情和给予帮助。

网友8——帮助一下果敢(汉族)难民,是我们中华民族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从人道还是龙的血脉出发,我们都应该接受难民,关爱他们!

网友9——来归来,人道主义固然重要.最好有度。他们必近是战乱国家来的人!最好不要扰乱我们国家的次序啊,希望有关方面注意下,我们现在很生活得很幸福,我们的老百姓要的是平安,远离战争!我不希望我们国家的任何一个人的平安受到威胁!担忧。

    网友10——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们流失在外的子民也不能不管,大家看看那些“拖家带口”同胞吧?希望我们的政府对他们能有所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