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政协建言——
以“生态航母”促进区域
生态农业发展
本报记者 高峰 通讯员 殷永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安丘市政协专题调研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调查》发展生态农业要打造“生态航母”的议题得到了安丘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创建作为2007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据悉,安丘是一个农业县级市,农业产业化颇具规模,农产品出口创汇优势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创建,对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和谐社会构建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快速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创建水平,打造规模宏、品牌优、质量高的“生态航母”现代生态农业规模,是当前安丘市面临的一重大课题。
为此,参加调研的委员建议,其一要加强领导,加大监管力度。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充分利用全市的执法力量,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加强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净化农资市场。建立农药经营许可证审批制度,严格按《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登记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分类经营。适时公布禁用和淘汰的品种和范围,抓好基地和市场的抽检和自检。要严格落实农产品控制、公示和责任追溯制度,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合格农产品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认真查处。
其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继续采取电视、报纸、赶科技大集、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通过干部下村,分片包干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引用现实生活中因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以及造成的人身、财产危害等典型事例,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不进行无公害生产就销路窄、效益低、无前途,从而把无公害生产变成自觉行动。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110服务热线的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咨询服务,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大棚内传授优质农产品栽培技术,指导帮助农民从事优质农产品生产。
其三要多方筹集资金,配强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在制定财政预算时,拿出足够资金,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培训检测人员,完善规章制度,确保2007年底农业部门的检测机构认证合格。建立镇级农药残留速测室,配备专职检测人员,搞好各自的监督检测。
其四要继续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搞好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依托全市农产品加工的优势,尽快建立一批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通过国家质量认证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镇村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人员在搞好基地认证的同时,搞好农产品品牌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