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议家长不要给学生送饭菜也是一种教育行为

(2012-05-16 22:51:38)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建议家长不要给学生送饭菜也是一种教育行为

 

下午在一地方论坛上看到一所省级示范高中,以学校的名义给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建议家长不要在吃饭的时间给学生送饭菜。这封信虽然不长,但值得我们的思考的东西却很多。

学生家长在吃饭的时间给孩子送饭菜,原因不外乎是学校的饭菜质量不如家里,家长做点儿好吃的给孩子送去,想改善改善孩子的伙食。这件事情同时也反映出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有待提高,经营方式有待改变,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这个话题暂且不议。我想就事论事,就家长送饭这件事谈点看法。

家长给学生送饭菜,乍一看很正常,也无可非议。但仔细想一想,这件事给孩子以及孩子的同学们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小视。

首先直接影响的是那些吃到家长送来饭菜的孩子。他们经常吃到了家长送来的、在学校食堂吃不到的,色香味、营养俱佳的饭菜,时间长了,习惯了,就会渐渐失去对食堂饭菜的兴趣;反之,就会对家长送来饭菜产生一种依赖。长期以往,原来在学校吃食堂、过集体生活时养成的勤俭节约的习惯,艰苦朴素的作风就会慢慢丢失,从而助长了孩子们搞特殊化,养成了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不良习气。

其实,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是一个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难得的“吃苦”锻炼的机会。过去,很多人从初、高中到大学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都要吃食堂的。现在的食堂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相对于过去来说已经提高了许多。现在许多人回想起在吃食堂时“排队打饭 餐餐一样,菜菜同味,白水煮菜,如同嚼蜡”时,还记忆犹新,认为值得回忆,是一种难得的历练。我们的家长们如果餐餐给孩子送饭,无意中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受到伤害的还有那些没有家长送来饭菜,而处处看到同学享受特殊待遇的其他学生。这些学生家庭一般远离学校,要么是家庭条件不好,要么是家庭情况特殊,这些孩子内心里都有其脆弱的一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习惯在多数学生吃完饭后才去食堂买点儿便宜的饭菜。其实这些孩子内心都有这样或着那样的秘密,有不为人知,也不愿人知的一面。如果每每看到其他(她)同学的家长送来饭菜,他(她)们无形中就受到了刺激,甚至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这也许是那些送饭菜给自己孩子吃的家长们没有想到的、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另外,如果有条件的家长都在吃饭的时间给孩子送来饭菜,几千人的学校会是什么样乱糟糟的局面?一定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一定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几年前,在媒体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潮妈”想念上大学的女儿心切,当在电话里听到女儿想吃自己包的饺子时,竟然做好饺子搭乘当夜的航班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匪夷可思,令人啼笑皆非。当时成为笑谈。

其实,家长们在吃饭时间送饭菜到学校和这位“潮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再想想每天早晨上学放学,我们有那么多的家长,不管孩子年龄大小,也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也从不考虑自己上班是否迟到,像任务一样,按时接送子女放学上学。有的竟然用公车接送。有的家长甚至放弃自己的正常的工作、生活,全天候陪读孩子。

再想想在各类考试中,无数家长聚集在考点校门口的壮观景象: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家长们那期待的眼神,全神贯注的表情,尽管怎么也不会看到自己的孩子,但还是用眼睛一刻不停地紧盯着教室的方向。令人哭笑不得,令人痛心。

呵护孩子,是动物都具有的本能,但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在于有思想,有理智。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孩子不敢放手,事无巨细地大包大揽孩子的一切事务:“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跌了”;“孩子要天许半个”,“孩子想上月亮去想办法找梯子”,这样下去,恐怕我们的孩子永远都不会长大,永远都不敢单飞。这样的孩子即使上大学了,有硕士、博士文凭了,走向社会后,又有何用呢?我们真想喊一句:救救孩子!

教育孩子,就要敢放手、会放手,让孩子自然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