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与上纽大选择之我见

(2017-04-11 09:53:00)
标签:

高考

教育

分类: 教育理念
  • http://s7/bmiddle/001916pKzy7addudmVU76&690

  • 知乎上一篇贴,究竟是选择清华大学还是选择上纽大?引来许多人围观,大约有300多条。回答的包括许多国外读书的博士,各种意见都有。国内学生支持选清华的多,在国外的学生支持选上纽大的多。
  • 以前博客写过北大与上纽大比较,为什么不写清华与上纽大?因为学校类型不同,不大好比较。
  • 从教育原理来看,也是可以比较的。以通识教育为例分析:
  • 清华大学方面
  • 大概从2007年开设通识教育,首先由经管学院的钱颖一院长提倡。钱颖一院长是原加州大学教授,对如何培养一流人才自然清楚。钱颖一院长发现许多学生反映进了清华,英文水平反比中学期间差了。于是提出增加英语学分比重,增加通识课程。
  • 真要开设通识课程,发现有许多问题:第一,是没有师资;第二,开设小班课堂成本比较高;第三 ,课程不配套。清华每学期12-13门课,再开通识课程学生忙不过来。
  • 尽管如此,还是取得较好效果。目前清华已经有50%课程为英语授课,学生反映视野与思维有所提升。
  • 在2014年,这个课程改革获得教育部的教学一等奖。
  • 从2008年开始,清华就开始办学习班,推广通识课程。2016年清华成立新雅书院,并且在国内由北大,清华,复旦,中山大学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师资问题,课程配套问题,小班课堂成本问题。
  • 从上述情况看,通识教育在国内刚刚起步,还不完善。
  •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的意见是,一流大学要开设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如何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目前也只有这几个大学初步具备开设通识教育的条件,以后逐渐推广开来。
  • 上海纽约大学方面
  • 从入学开始既接受通识教育。师资是配套的;第二,开设小班课堂;第三 ,课程配套。上纽大课程与哈佛,哥伦比亚大学一样,每学期都是4门课。既按照世界一流大学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
  • 上纽大为全英语教学,英语水平自然不用说。
  • 以前大家认为选择上纽大的学生是去做小白鼠实验。从接受课程设置讲,从上述罗列的看,分明在清华是做小白鼠实验吗。
  • 清华新雅书院总监甘阳谈到清华的课程说,清华每学期12-13门课,其中1/3课程是重复的。从每门专业课程看也无法深入。想想看,每学期12门课,每门课程如果安排一天学习,2个星期才能接触一次,如何深入?可能熟悉都困难。当然清华的学生学习能力强,自然不乏学的好的。但是否符合学习的规律?
  • 清华在国内地位目前当然是前列的,且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学生生源也最好。但一个刚出现仅仅才4年的小型学校,已经受到如此瞩目,一定会有原因。
  • 从上述二方面比较,自然是说明一些问题的。当然选哪个学校,哪个好,这个不同人有不同标准。也不用比较。本文提供一个思考角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