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州理工学院办学理念

(2014-04-02 16:50:47)
标签:

教育

上海某新建的高校带了60、70个人来加州理工学院考察,会开完以后,我们就认为他们做不到。因为他们马上要弄两万学生,老师要弄几千人,一年就雇800位老师。 -— 戴聿昌教授

 

戴聿昌教授(Professor Yu-Chong Tai)简介:

戴聿昌教授于1989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博士,随后一直工作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曾担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现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生物工程教授,先后被评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英国物理学会(IOP)会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等。

戴聿昌:加州理工学院全部约280位教授,年轻的老的都加在一起。Caltech最注重的是Research。我们甚至有的老师不怎么上课,上的课学生评价都很差,但只要研究做得好也行。大学部本科生900人,本科四年,有些学生念五年才毕业,不到标准不让毕业。研究生1200到1400人,没有人自己付学费。博士后500到800人,10年以来,这些数字大致没有变过。除了教授,我们还有研究员,大概也是300人。研究员跟我们的教授是一样的,但是不上课,唯一的任务就是做研究,他们也要写报告的,他们的薪酬完全是来自做研究的项目。Caltech全体教职员工大概6000人。剩下的许多是比如说行政人员和秘书,除了教职工还有从事物业性质的工人,油漆工、水电工、木工啊,什么样的人都有,全部加在一起就6000人,但是主力是教授。Caltech每年的经费大概是5亿美元,这5亿美元里面大概有4.5亿美元是和研究有关,而0.5亿美元是用于做直接研究以外的,比如种花、铺草皮。在这3亿至3.5亿美元的直接的研究经费中,有90%是从联邦政府来的, 只有少过10%是来自私人和公司。这在全世界是没有的,美国那么多好大学如哈佛大学、UCB、斯坦福大学等基本上都只有50%是从联邦政府来的,Caltech却有90%以上,实际上应该到95%了。换句话说,Caltech的研究工作可说是完全靠政府的,那拿政府的钱的意思是什么?那就是Caltech通常都做比较前沿的基础研究。因为你拿公司的钱大都要做实际的和较短视的研究,所以Caltech传统的研究一方面是比较基础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比较前瞻的研究项目(Advanced),我们基本上看得是10年20年以后的事情。我们Caltech的基础研究每年拿那么多钱(大概3亿美元到3.5亿美元),算起来其平均每一个教授的联邦经费大约是所有美国任何一个其他学校的3倍。这可以说我们做得看得都比较远一点。Caltech所有的教授都是一定要做研究的,我们有很多教授都是70多岁、80多岁,每天仍来实验室自己做实验的。关于研究工作,我们的undergraduate research是出了名的,80%的学生有在教授实验室做research的经验。我们鼓励每一个undergraduate去做research,而且我们做的到。为什么?我们差不多有300个教授,所以学生教授比是3:1,所以每一个professor只要照顾一个两个undergraduate就成了,所以我们的undergraduate到professor的实验室里一起做research是非常普遍的。我们的undergraduate毕业以后,大概80%的都会继续拿PHD学位。这是学生少教授多的好处,而这在Caltech未来20年內(规模大小)是不会变的。在Caltech我们是求精求实不求多。讲到学费,几乎所有的研究生的学费都是教授研究項目出的,学校一毛钱都不出,再者80%本科生可以申请到奖助学金,所以Caltech学费收入是极少的,大概统计上是一年1000万美元。一年5亿美元经费中,一年1000万美元只占2%,所以我们的学费通常比美国一流大学低,我们要增加学费对学校也没有多大帮助。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个想法,我们如果能够筹得到捐献的话,以后大学本科生就可免学费了。我们现在有这个想法,我们只要最好的学生,不但不收你钱,还要给你钱。

所以我们的teaching讲起来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我们有一点不同的想法,什么是最好的teaching?以后美国的大势很清楚,课堂会成online的,每一个基础科目最好的教学大概是一两个online教学了,我们就不要那么多人教基础科目了。所以课堂就会量化、商业化,我们也很赞成,大概Caltech只要有几个科目是最好的,收费很低廉,大家都可以上网来上这个些课。这样一来,全世界同学科的学生上的课都会差不多。那我们的区別在哪里?答案是research。research没办法上网的,Caltech未来要怎么走? 我们要每一个学生都做research,而且国家的命脉在research,尤其在美国的确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可感触到science 和technology的创新力量真的是太可怕了,美国为什么一直不倒? 美国的science 和technology玩了十几二十年部会被别的国家抄去了。先是日本,日本把美国的消費电子如电视全部弄走了,然后是computer,这些美国也完全退出了,但是美国为什么屹立不倒? 因为美国一直有新的东西出来,如:网络、云端技术等。为什么美国一直可以做到创新?這是因为学校发挥了作用,实际上是Research University尽到了责任,一直不停地有创新出来,谷歌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出来的,雅虎也是,这些全都是学校出来的。我看到的以后,美国会在Biomedical赚疯了,美国的Biomedical领域领先世界至少20年。以后这领域绝对是美国第一。亚洲国家卖Computer辛辛苦苦的赚少于10%的Profit,Apple卖ipone大概是50%的利润。但你吃一颗药大慨是90%的Profit, 这裡面有很多可以好好想想。Caltech看到了这些, 而且也真的是这样在做,朱校长您去别的学校看不到了许多Caltech的东西。朱校长您去UCSB、UCB、and MIT,可以去比较一下。其他学校都有点是两极化,因为一方面要收学生的钱,另外一方面要research,所以学校变成是两极化。两极化是什么意思呢?很多professor教学任务很重,但另一些professor有research能力有办法而基本上不怎么教学。

以后美国的大势也是一样的,学校也会分两极化,有些学校就是teaching Univerty,现在美国已经很多只是teaching University,不做研究了。因为做research很贵,比teaching贵太多了,大概是10倍到100倍,你弄一个上课的课件很简单,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写讲一讲,出个homework这太容易了,比起来,弄一个动手的实验室最少是10倍的价钱了,如果要让学生做research的话,大概是100倍的事情了。再说学校排名,大家都讲为什么我们亚洲的大学没有好排名,research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你能不能lead整个world就看有你没有最新的research,你学校的老师够不够前瞻,所以要做一流的世界大学就需要一流的research,teaching再好没有用。

再者,research也不是光给学校争这个名声,责任是要lead the country and lead the world,美国的最创新的研究不是军方做的也不是公司做的,我看得到的大都是university做的。这过程也很有意思,刚开始的时候没有industry,是由学校在创新,等到有商机industry会介入,慢慢地,Industry会反过来lead学校,这时,学校就去做別的创新了。就是这样,Caltech不做Industry比我们强的。像电子硬件的东西学校己很少做了,但学校还是有做不完的东西。像最近很Hot的”大数据”全都是学校弄出来的,今天internet速度那么快,Ideas全都是学校出来的,Yahoo、Google and facebook都是学生在学校玩的然后拿去开公司了,等公司起来了,成熟了,有能力了,学校就去找其他的东西做,只要够前瞻,多得是东西做。

程鑫:Caltech的知识产权的转化是怎么运作的?

戴聿昌:Caltech以前是很开放的,不管知识产权的,你要拿就拿去,我们不弄知识产权的,哈佛大学也是。后来就说好像有一些知识产权实际上也应该要保护一下,因为可以分利,所以大约10年前开始注意知识产权,今天虽然Caltech那么小,MIT是我们的十倍,我们的IP现在跟MIT差不多。Caltech的IP也跟整个UC的9个校园加起来差不多。其实,你越走在前端,越容易申请专利,你的专利随便写专利局都给你,因为你跟人家都不一样,如果你做得是很新的东西而且其他人没做过,拿专利就很容易,今天Caltech专利很多就这么一回事。

戴聿昌:许多人问我:你能给我们讲一下Caltech是怎么样的?我就很兴奋地给他们讲Caltech就是小而精的前膽型高校。上次上海某新建的高校带了60、70个人来Caltech,会开完以后,我们就认为他们大概也做不到Caltech这样。因为他们马上要弄两万学生,老师要弄几千人,一年就雇800位老师。我觉得这不是Caltech model。如果朱校长真的要让南科大以Caltech做model,我很愿意花时间帮校长看该怎么样做到,至少南科大在中国要有跟其他的学校不一样的东西。

朱清时:我们回去把这个整理出来。

戴聿昌:如需要帮忙,我在Caltech都可以找到其他人帮忙。希望南科大不是光嘴巴上讲我们想跟Caltech学习,其实弄了半天就是个包山包海的一个大学,如果最后跟其他大学没什么不一样,这个就没有意思了。

朱清时:关键是你这种认识跟这种情况比较广泛地被上层的人比较容易接受。

戴聿昌:是,上层的人应该都可以接受。第一个你在深圳弄一个南科大,弄一个跟所有的大学不一样的,而且是不一样的好,不是说不一样的坏,这样的话你对整个深圳、广东省,甚至全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要弄一个跟其他的大学是一样的,那有什么意思?

朱清时:这个是我们的理想。

戴聿昌: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你要做下去就做一个跟人家不一样,而且做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个成就够大,不然哪来得成就感。

朱清时:包括我们的学校里面的认识都到不了位,都认为teaching很重要。

戴聿昌:teaching重要,但是teaching through research更重要。另外一个讲法,不是说teaching不重要,而是说我们的teaching是跟人家的teaching不一样,我们是research teaching。比如说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某一位学生不懂一个科目,但他在研究中有这个问题要解决,能不能说你去修几门课,六个月以后再回来解决这个问题,哪有这个事情!你碰到这个课题不懂,就自修, 自已解決问题。如果说大概有10个最新的Papers和最新的书,你有多少时间念?两天!你两天时间得把这个全部念完,不懂的再讨论一下,学生就懂了。而且现在这是可以做得到的,不像二三十年前。朱校长应该深有同感。我当学生的时候没有电脑,要找什么资料要跑图书馆,一个礼拜找个一两篇paper出来好高兴,有的我们图书馆没有,还要托其他的人给你找,现在上网一秒钟全部出来了,所以今天的学习也要不一样了。teaching很重要,但是要teach最先进的东西,teaching的方法要变,要跟research结合在一起那才重要,不是光课堂上那样。以后的大势是,课堂的普通teaching 都会大部分成全世界通用的online teaching。那不一样的teaching怎么弄?把research跟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把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的teaching,那个才是南科大应该走的方向。

我们没有说让学生一门课学一个学期或四五个礼拜只把一个课题给弄懂。未来不能这样, 未来有多少课要学,而且都是交叉学科了,对不对?你不能说这个机械只学一个齿轮,我们要学生什么都能学,没学过可以很快的自学, 我们的理念就是要学生学两三个major,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因为现在科技那么发达,资讯那么容易,照理说我们人是越来越聪明的。我们那个时候是找一个paper需要一个礼拜,现在是一秒钟就找到了,省下的时间就应该去学其它的东西了。

所以,校长,你也要讲teaching很重要,我们也讲teaching很重要,但是要跟实际生活跟research结合在一起的teaching那才是最有用的teaching。我们Caltech有一种说法:不会做research就没最先进的知识,怎么可能教得好课?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些老师教同样一门课程教20年,用20年不变的笔记,所有的学生都不去上课了。

朱清时:这个是中国的实际。

戴聿昌:笔记我们都有了,影印一下嘛,那我还上这个课干什么?在Caltech不能那样,如果我们是那样的,学生会骂老师的。

朱清时:现在我们正好相反,年轻的老师做research的挺多,teaching不太认真,学生有意见。

戴聿昌:你可以鼓励年轻的老师把teaching和research结合在一起。

朱清时:也有老师做到这个了。像贺建奎的合成生物学,他也在做这个。

戴聿昌:是啊,生物是每一天都在进步的。其他的学科应该也是一样的,像我们教电子学,一定要最先进的东西,基本理论解释好,马上就用在最先进的器件上,一解释,学生都高兴了,这都可以见得到摸得到的。花点心思就可以做得到,而且那些学生训练出来的,才有真正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要解决困难的能力。校长,还有没有问题要问我的?

朱清时:想问的很多。你今天讲的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想学的东西。

戴聿昌:南科大不但可以追上Caltech,还可以比Caltech做得更好。在我做教授的立场来看,因为Caltech浪费了很多时间申请研究项目,比如说我50%以上的时间在写研究计划,要拿研究基金,甚至有些教授花70%-80%的精力来做这个事情,我觉得那是太浪费时间了,我们最有用的地方不是写proposal,我们最有用的地方是做研究,在实验室里解决问题,想怎么样做新的东西。所以Caltech还有很多可以进步的地方。南科大有深圳市的支持的话,可以做得比Caltech还好。

朱清时:我们也希望深圳市的领导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

戴聿昌:上次有深圳市的领导来我这里,我跟他花两个钟头讲Caltech,他也很有兴趣,我就跟他解释Caltech也有很多问题,但是Caltech已经做得不錯了。的确, 领导要多支持,但他们先需要懂这些。我就告诉他,如果要把南科大弄得最好,Caltech是一个model,道理在哪里,逻辑在哪里。这没有侥幸的,这一定要有方向有实力的。

我当时听何志明教授说南科大希望拿Caltech做model,我很感动,我愿意帮忙。但南科大一定要知道Caltech是怎么一回事才能做的到。

Caltech跟哈佛,跟MIT这些大学校不一样,真的是不一样。

朱清时:我几年前曾经来访问过加州理工学院,那个时候巴尔德摩还是校长,还有一个中国学生,他的夫人姓黄。我们就问他为什么Caltech的学生就两千个,他说这个是每个校长当校长前就承诺的,要遵守董事会的规定,不能扩大。多招一个都是问题。当时我问他一个问题,中国都讲大学要大,有规模效应,你觉得加州大学这么小有什么好处?

戴聿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认为大学是厉行“大道”之学校,不是“大”的学校。

朱清时:你说的这个很对。

戴聿昌:校长一定懂我在讲什么。

朱清时:对,我就重复一下他的回答,我就说小有什么优点,他说小,每个周末我们可以吃顿饭,每个教授都参加了,比如说斯坦福,一个工学院,有很多的教授都不来往,不同的学院就更不来往了。

戴聿昌:我的回答有补充性,我觉得越大包袱越大,质量越大,所以你要达到高速的话就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小的话我们变方向,要加速,很快。我们没有包袱,我们对一个field,看一看没有什么意思,该放弃了,我们教授的total number不变,所以很多新的field我们就得放弃了。这个是不太一样的地方。大的department要放弃一个方向而全力冲另一个方向很难。

朱清时:你说的更准确。

戴聿昌:如果你觉得Caltech有好的东西,想学的话,我一定帮忙。

朱清时:你什么时候来深圳?

戴聿昌:我相信明年一定有机会,但还没有定案,但是大概没什么问题,希望中国出一个世界一流大学——那就是南科大。

朱清时:希望你下次来抽出一个小时到我们学校报告就讲加州理工的事,问答学生问题,最多有一个半小时。

戴聿昌:加州理工大学是什么,大多人都不懂。每个人都说Caltech是一个小学校,有一些怪人。不是这样的。

朱清时:很遗憾我们没有准备更多的时间。

戴聿昌:我觉得这个也重要,因为我跟朱校长讲一下以后,觉得这个方向是match您的vision的,我们一定可以找时间继续谈的。

朱清时: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在中国建一个不一样的大学,就是加州理工这样的大学。你说的数据我没有准确的知道,所以我赶快记,你说的这些理念,我们录音了,我们就整理出一个讲话稿,先给你看看。

戴聿昌:Caltech是全世界最小的好大学。伦敦Times World Ranking把Caltech评为世界第一,为什么?先前我们Caltech在美国,连续两年排第一,被其他”大”的学校置疑了,他们说你们学校那么小,就不配当第一。

朱清时:我还记得这个事。

戴聿昌:他们的讲法是“小”学校没有“大”学的social life,但是我们要的学生是有理想有志向的,我们招生的时候就跟他们说得很清楚,如果你要一流研究就来Caltech,如果想要开party,你就去出名的party schoo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