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日记

标签:
杂谈 |
分类: 鞘翅目V5 |
http://www.zjfishing.net/data/attachment/forum/album/201108/06/182046401cb4wtd9rt4770.jpg
十星瓢萤叶甲
6mm的Size,我以为会是最难做的一个,而且也怀疑风干后会退色。
谁知,扎透的那针一压到泡沫板上,足便全部分开了,甚至不用插针固定,用针尖拨一下,足就到位了。
只是触角稍费了些力气。
http://www.zjfishing.net/data/attachment/forum/album/201108/06/182040wh29h962vr6h2lsi.jpg
广屁步甲
比较杯具的一个事件……本有一大一小,谁知大的酒精里泡了三个小时,居然腹部胀成气球!只能放弃,不得其解。难道是贮液室内的“生化武器”遇酒精剧烈反应了?!
留下小的这个,扎针到一半,发现右半边口器缺失。。遗憾。。可能天生残疾。
11mm的Size,整姿也费劲心思,足部末端的爪实在是很小,难以用针拉出固定。
让我高兴的一点,不具光泽的外表,经过三次闪光,细节尽现——这一点比起那些金属光泽的鞘翅目来说,好很多。
拓展阅读:广屁步甲防御腺化学物质由分泌腺产生,其成分主要为对苯二酚和过氧化氢,在贮液室内混合并保存。当受到刺激时,混合液进入反应室,在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燃烧变成温度高达100℃的苯醌类混合液,并产生大量氧气,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伴随响声喷射出体外;整个喷射过程是以脉冲的形式释放。
http://www.zjfishing.net/data/attachment/forum/album/201108/06/182034qq0s8190ssyqsy38.jpg
狭丽叩甲——有故事的虫!
太婆下葬那天,在坟前的枫树上看到一只,当时很想抓,结果位置太高导致失手。数日后在同一片山林又发现,成功捕获,后来去台湾,叮嘱父亲代为饲养。回来后已挂,且尸体并不完整。只得再去寻找,遍寻不着的情况下有些丧气,结果低头一看,哈!路上爬着一只!
扎针整姿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便是其胸节保持弹射之前的姿态(即胸节与腹节保持向下的角度),这样便难以体现其胸节后端的两个棘刺,且头节也一并下垂。我试着掰了掰,弹力十足,怕掰断,又想这虫子在北岭洞成泛滥之势,便大胆去掰。掰的过程中,发现了其弹射机关的奥秘!首先是一条白色的粗大韧带!其腹面可观察到一个类似古代投石机触发机关的生理结构。太牛掰了!
伴随咔哒一声,胸节仰起来了!弹射准备完毕(可不能让你再弹了),拿针卡住,韧带干燥失去弹性后,就弹不动啦!
http://www.zjfishing.net/data/attachment/forum/album/201108/06/1820255pps69wpyxw90jzx.jpg
扁锹形虫
36mm的Size,整姿几乎无难度。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尽量把每个足的爪都分开来,这点比较耗精力。
大牙掰到最大角度。
难点:3号针扎穿鞘翅非常吃力,扎到弯才勉强刺穿。且第一次扎的位置有误,导致第二对足被意外卡住,只得再次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