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墨花》赏析

(2016-04-25 21:22:08)
标签:

文化

               http://i04.pic.sogou.com/65bd80f5f0166078                               墨花(并叙)

 

                                       苏轼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

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

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

在诗前的小序里,苏轼说了写这首诗的缘由:世人大多用墨画山水竹石人物,没有用墨画花的,但是汴京人尹白能画,为此赋诗一首。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造物”即造物主,大自然,既然被称作“造物”,就说明本来没有“物”,都是创造出来的。虽然没有人用墨画花——因为花儿比较艳丽,单纯的墨色很难加以表现花儿的美丽吧,但是尹白就能画,而且像万物生成一样,自然而然就创作出来了,好像并非是什么难事。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在尹白的笔下,墨晕一层一层由花心儿向外逐渐散开,他的笔端就像带着春色一样,画到哪儿哪儿就有花儿绽放。这几句诗是在夸赞尹白高超的绘画技能。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缥缈”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扶疏”是说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意思是说尹白画的花儿外形隐隐约约刚刚具备,刚刚画出来,但是给人什么感觉呢?枝叶繁茂的姿态已经自然显露出来了!这句既是在夸赞尹白的绘画,也是在描绘墨牡丹的神韵。牡丹,在刚刚长成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姿态。就像一个人一样,从小看大,他的性格、品行、志向、追求,在很早就会显露出来。俗话说就叫“一岁看大,三岁看老”。譬如杜甫,他在《壮游》一诗中,说自己“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七岁就能写咏“凤凰”的诗,其追求和志向已显露端倪。苏轼也一样,《宋史·苏轼传》记载: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苏轼从小就有以范滂为榜样的愿望,范滂清正无私,得罪了很多人,苏轼后来既不曲意阿附改革派,也不一味讨好守旧派,秉持公心,百折不挠,一生坦荡光明磊落,不能说和范滂的榜样作用没关系。

所以,这句诗可以说抓住了墨牡丹的“神韵”,把墨牡丹人格化了,写得既是墨牡丹,也是苏轼自己。

世人有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有喜欢灿烂明媚的杏花,但是苏轼觉得这两种花都太较弱。“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一经历风雨的洗礼,莲花容易被吹断,杏花容易凋残。这样太过娇弱的花儿,苏轼是看不上的。所以作为一个“狂居士”,一个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曾经徘徊于生死边缘的人,一个被贬官到黄州做了一个“团练副使”的人,自己和其他人相比,经历真是太不一样了!可是自己不会当一个经历点人生风雨就会沉沦、颓废的人!所以苏轼不会让尹白给他画那些莲花、杏花之类的娇弱之花,要画墨牡丹,丰腴、壮实,可以经历风雨的洗礼依然还能盛开的牡丹花!

苏轼一生写了三十多首咏《牡丹》的诗,看来对牡丹也算情有独钟了。也许,在他心里,喜欢的并非牡丹的艳丽富贵,而是其大气、厚实的外形,是其国色天香、艳冠群芳的气质。苏轼也是这么一位才华过人,很早就成名的天才文人,连文坛宗主欧阳修都说:“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认为苏轼的名声在后代一定会超越自己。在宋代文坛中,苏轼苏辙兄弟都是响当当的风流人物,那一年殿试结束,宋仁宗也曾经高兴地对曹皇后说:“今天朕发现了两个堪当宰相的人才啊。可惜朕已经年老,只能留给子孙使用啦。”历代文人的人生追求基本都一样,希望能成为宰相,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熟读圣贤书的苏轼心里肯定也是如此,更何况宋仁宗对苏轼苏辙两兄弟还都寄予厚望。所以,苏轼喜欢艳冠群芳的牡丹,和他的性情、才情未必没有关联。

“平子”是张衡的字,张衡曾经做过《归田赋》,是在仕途不得志,想回家种田的时候写的。苏轼把张衡的赋题写在画上,心情可能是很复杂的,既有不得志的苦衷,也有归隐的想法,可能也在提醒自己:无论是仕是隐,不管生活经历怎样的波折,他就像墨牡丹一样,本心不改,秉性不改。他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写诗惹祸,说不写了可是还是忍不住继续写。政治上有不同的意见,该发表意见继续发表意见。做官,就好好做官,想方设法为百姓谋福利,所到之处,政绩还是很显著的。不做官了,也想方设法帮助当地百姓解决生存和生活问题……

他把墨牡丹拿回“雪堂”——他被贬黄州的居住躬耕之所,用心守护,既是在守护尹白的佳作,也是在守护自己。

    http://i02.pic.sogou.com/3802e6242b9e38d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