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国外看牙牙医牙科美女美容 |
分类: 马强的心情故事 |
原文地址:http://club.health.sohu.com/read_art_sub.new.php?b=teeth&a=122511&NoCache=1
01年到02年那一学年我在德国,虽然在出国前已经尽可能的把该看的牙看了(当初怀着忐忑的心情,觉得国外看病是多么不方便,所以先把能看的都看了,其实也不然),但是在到了那边一个月后就因门牙崩掉了近半颗而不得不开始找牙医。对国外的诊所没有什么概念,请教德国室友是该去医院还是牙医诊所,要不要花钱等,她说应该找牙医诊所,给了我一本本市的厚厚的电话黄页,翻到牙医那页给我。大约百十来个,只好找邮政编码和我一样的,可以预约的(我感觉要预约说明生意好,生意好说明技术好)。最后锁定了一位女牙医,电话约了时间,初约是在两天后。
她的诊所在一座3层的别墅里,占整一层,只有她一个医生,规模不算大。上了楼,一个小护士出来迎接,问我是哪一位,把我迎到了等待室里,她就走了。等待室里有许多杂志书报,布置得像家一样,很温馨。我拿了一本儿童画册开始看,那时候的德语水平就能看看这个不费劲。
不多会还比较准时的,护士就来喊我了。随她进了诊疗室。这间屋很大,靠门边的电脑桌边坐着一位穿西装的女士,女士问我是否有保险卡,我将卡递给她,她输了号码后还给我。护士招呼我坐上椅子,给我系上一块围兜,然后当着我的面将一盒钻头拿出来。这时我开始打量旁边的设备。座椅和设备很新,所有的地方看起来都很干净,连水池都看不到印渍和渣子。
很快医生就进来了,她大约30多岁(我看外国人年纪可能会有所偏差),很客气的和我问好握手后,闲聊了一下我来自哪里,然后转入正题询问我哪里不好,非常和气,得知我的德语不是很好后,还主动换了英语问我英语是否更好,之后就一直用英语和我说了。她先检查了我所有的牙齿,记录我所有坏的补过的牙,像做一个档案一样,描述给桌边的女士听,女士在电脑上作记录,没有纸病历本。她们之间的对话我都不是很听的懂。我很不好意思的说我的牙很不好,她说是啊,非常非常不好,呵呵。她也会向我解释一些,告诉我现在哪几颗牙有问题,今天要做什么。没有想到我除了门牙要补,还有别的问题。期间女士还接过电话,预约的事情全由她来安排。她问我要不要打麻药,我说不用了,因为我觉得这次不会疼,很奇怪她竟然要我自己选择要不要麻醉,在我看来这是医生的职责。很快补好,下了椅子,和医生道别,她就出去了。接下来到电脑旁和女士约时间,女士给了我一张很可爱的小卡片,是拿着一把大牙刷的snoopy,反面印有诊所地址、电话、医生名字,还有手写的预约时间。
后来去的几次我不太记得了,印象较深的是有一次需要拍片子,医生问我是否怀孕了,我脸一红有些诧异的说没有。因为在国内,拍片前,不管是胸片还是牙片,从没有人问过我这个,而在德国人眼中,我长的像一个14、15岁的中学生而已,她也照样这么问我。不过这是对病人的负责。拍片不需要去另外的房间,仍旧躺在那椅子上就可以了,拍完马上就可以看,挺有效率的。
至于牙医的水平如何,我无从评价,但是在当年来说,和国内比,从头到尾都让人感觉很舒服,服务很好,环境也不错。我是在那里第一次见到吸唾器(是叫这个不?)、一次性围兜纸巾、水池边可以自动出漱口水。当然,现在国内这些东西也比较普遍的使用了。以前在校医院看牙时,不见换钻头的,而在德国看牙时,钻头配备很全,给我一个人都换了n多个使用。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预约,无需起大早挂号,无需长时间候诊,更不会有任何病人在旁边观看(现在国内看病这个问题仍然不可避免,口腔科好的多,但是其他很多科都是一堆人围在医生边上听,一点隐私也没有)。只要出示保险卡,一分钱也没花(修复还是要花钱的)。不过很欣喜的是,国内发展很快,这几年医院不论硬件还是服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附其中的一篇评论
lian_diary http://images.sohu.com/cs/sohuim/em/user_off_0.gif[ID: lian_diary@sohu]
非常对。我和LZ一样也在德国,而且我们学校的医学院挺有名的,但是我要去看牙,大部分朋友都不支持我去大学医院看。原因是像我们这样持公立保险的学生,去医院是不能够自己挑大夫的;只有那种买很贵的私立保险的人才有资格挑有名的医师,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医院更好。
不过我觉得在小诊所就诊也有个好处,就是医生会认识自己所有的病人,熟悉了以后看病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也更便于医患之间的沟通,所有的病史、资料在医生那里都备有详细的档案(看病是不用带病历的)。总之在诊所看病,你会感觉到享受的是一种服务、医生会尽量让你在舒适的条件下就诊。我在国内不到万不得已是很不愿意往医院跑的,但在这边,大家随便有个头疼脑热都要和自己的医生联系,感觉很自然,提前约医生,也避免了排队等待浪费太长的时间。这边的人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诊所以及固定的家庭医生。
不过有大病还是得去医院的,医院的医生更多,诊断疑难杂症也更快。一般这种情况也是由家庭医生转诊的,当家庭医生认为你的病他无法确诊或者治疗的时候会主动推荐你去医院治疗,并且负责把你全部资料都转到医院供他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