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话中话潜台词牙医牙齿美容 |
让我们以一个笑话开始这篇文章吧。
一定是別人幹的!
一個八十歲的老人去做健康檢查。檢查途中,老人不斷向醫師炫耀,他新婚的妻子多好又
多好。「她才二十五歲!」老人叫道。「我們結婚四個月,你知道她對我有多忠貞?她無
時不刻需要我,黏我黏到我都感到厭煩了!」「而且,」老人又說:「告訴你,她最近還
懷孕了!」醫師靜靜地聽著。不發一言。「怎樣?」老人得意洋洋地說。「不錯罷!」醫
師抬起頭,看他一眼。「這讓我想到一位失散多年的朋友。」醫師緩緩開口。「他跟我說
過一個故事,是他在非洲狩獵時遇上的故事。」「當時,他在草原上,遇到一頭獅子。他
立刻從背上抓下槍來瞄準。然而,他立刻發現他錯了,他拿到的是雨傘,不是槍。」「這
時已經太遲,獅子正站在他面前,就要撲過來。他沒辦法,只好把雨傘扛上肩,使盡吃奶
的力量『砰!砰!砰!』大叫三聲。奇蹟發生了,那獅子竟然倒下來,死掉了。」「狗
屎!這怎麼可能?」。「那一定是別人幹的!」老人大叫,「我也這麼覺得。」醫師說...
-----------------------------------------------------------------------------
这是一个黑色幽默,医生的潜台词昭然若揭。
“回去以后他想吃什么就让他吃点什么吧!”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医生对恶性肿瘤患者下诊断的标志性语言。
出于某种原因,某种目的,医生往往不能直接了当的告诉患者真实的情况。而患者绝大多数是希望医生能给一个准确,果断的答案。
而敢于下准确答案而又于最后事实相符合就往往成了某神医的证据。
这样的神医结局往往是以被揭露而告终。
现在的医疗环境有些让人无奈,出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医生对于风险稍大的治疗,手术避之不及。而这样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不是我等小人物能做到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自己怎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怀孕期哺乳期妇女的牙齿治疗。镶牙以及拔牙问题一直是医生所回避的,从理论上来说,除了孕早期和孕晚期的某些强烈刺激的操作---比如拔相对复杂的牙齿--是有风险的以外,其他的治疗操作安全性比较高。
对于一个牙疼的孕妇来说,治疗则意味着医生把自己置于一个危险的位置,不治疗则患者的痛苦无法解除。
而且,牙疼的刺激对孩子的伤害恐怕远比治疗的刺激要大。
对于这样的患者,医生将她拒诊之后的心情并不好受。
患者一般会说:治疗是不是肯定对孩子没事?
医生一般会说:这种治疗通常是安全的。
谁能保证肯定没事呢?您买了2元钱彩票就一定不中奖?
这个时候冷静的分析医生的话就十分重要。
如果这种治疗是不可以的,那么医生会换一种说法。
比如,当一个患者牙齿不整齐应该做矫正而他考虑做烤瓷的时候,我通常会说:那绝对不行,你一定会后悔的。
经常会有患者在QQ上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没有亲眼看到,所以我所有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提出都是在猜测的基础上的。
我最常用的也是这两种语气:通常和最好。
比如一个患者拔牙之后当天吐痰带血,我会告诉他:这通常没事,如果实在担心又有足够的时间的话也可以考虑回去让医生看看。
如果是一个患者拔牙以后三天剧痛而且有口臭,我会告诉他:你最好回去看看,有什么事可以及时的处理。
我想,我说的已经够明白的了。
作为一个医生,能够帮助患者的我们会尽量帮,不过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一个患者,看牙的过程中间出现了一点纠纷,法律界的朋友找了一些,不过医学上的事都不懂。找到了我。
我于是把QQ的语音打开,给她的情况做了医学上的解释,说完之后我也明确的告诉她,之所以没有打字,原因只有一条,我不想留下证据,该告诉你的我告诉你,我也帮过了,不过我不想你拿我的话去打官司。
其实一个聪明的就医者,比如孕早期的女孩,因为牙疼而就诊,隐瞒怀孕绝对不可取。实话实说可能被医生所拒诊,您也许可以说:假如我怀孕了,那么这个治疗还可以吗?
相信医生也不是傻子,他的回话也是两种:那绝对不行,这种治疗绝对不能针对孕妇。
或者是说:假如你怀孕了,那么我会很小心的治疗,不过这种治疗是很安全的。
医生不把您怀孕的这件事情写到病例里,潜在的极小风险他怕什么呢?
---------------------------------------------------------
烤瓷牙咨询请到烤瓷牙网站论坛咨询
欢迎骚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