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饶雪莉
饶雪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382
  • 关注人气:9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时成绩比期末成绩更重要

(2013-11-28 11:06:03)
标签:

教育

育儿

分类: 先睹为快

   当孩子背着书包走进小学的大门,就必须要开始做好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的准备。尽管我们都知道考试不是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肯定是对学生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老师可以从学生的考试中掌握班里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也可以从孩子的试卷中分析出孩子学习上的问题。

但对小学生来说,什么样的考试最为重要呢?

我认为平时测验远远比期末考试更为准确地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成果。然而,有些家长走进了一个误区重视孩子的期末考试,忽视孩子的平时测验。

乔乔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因为打理生意,很少陪伴乔乔。乔乔每次单元测验后,让爸爸在试卷上签字,爸爸也只是匆匆看一下分数,说:“再努力!”便签上了大名,很少去分析孩子试卷上的问题。乔乔父亲潜意识里总觉得这是“小”,不要紧,只要孩子期末“大考”能考好就可以了。所以,每次到孩子期末考试的前两周,乔乔爸爸就会特意放下所有的事情,专门回家给孩子补习功课。有时,乔乔爸把孩子逼到晚上12点还不让她休息,用乔乔爸爸的话说:“我小时候念书也是临时抱佛脚,效果还是不错的!”

乔乔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虽说平时成绩不咋样,但在爸爸的突击辅导下,期末总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为此,乔乔爸爸很是骄傲,认为他的功劳最大。但是,当乔乔进入高年级后,乔乔爸爸突然感到期末前给孩子复习的强度越来越大了,因为孩子学的知识增多了,难度也加大了,对有些问题,乔乔爸爸也把握不定了。乔乔的叛逆心理也日渐严重,开始抵抗爸爸的突击复习父女的关系日益紧张,乔乔再难在期末取得“辉煌成绩了。

小学教材往往是分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围绕着一个主题。每单元结束后自然会有一个单元检测,让孩子这个单元的知识做个归纳复习。这样的单元检测最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孩子本阶段的学习情况。如果孩子该单元检测成绩不理想,老师和家长要在第一时间内分析发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若错过了这一时间,孩子又进入了下一单元的学习,那很可能会遗留一些问题,不但影响孩子阶段的学习,如此循环,孩子往往会“负债累累”,当问题堆积在一起孩子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补习。

打个比方,单元测验就像是一颗珠子,只有坚固地串在一起,才能形成一条完美的“知识项链”,如果其中一颗珠子没有好,项链很可能随时断掉,重新把它们串起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在开家长座谈会的时候,也会告诉在场的家长:“重视平时测验,平时成绩好比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才能保证房子牢固而漂亮。若平时没有学好,也就是地基没有打好,期末考试成绩偶然好,也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随时会幻灭。

所以,每当我将单元试卷发下去,第二天收回时,总能见到很多负责的家长在试卷上写上自己对孩子该单元测试的情况分析,有的家长分析十分仔细,令我感动。我也会认真地看家长的分析,然后在教学的时候有针对性地重视一些问题,有效地避免孩子再犯类似之前的错误。

这就是平时测验的意义所在。

而小学生的期末考试不像中考,更不像高考,它只是一学期结束时必须画上的一个句号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而且,小学期末考试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决定孩子的成绩:比如试题的难易程度监考老师的严格与否评卷老师的评判尺度等等,都没有严谨的把关。所以,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期末考试时,平时学习很优秀的孩子还不赢学习一般的孩子。但这都是正常的。如果老师和家长以期末考试的成绩表扬或者批评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因为我自己做老师,所以我有这样切身的感受。每当女儿拿着单元考试的试卷回家,我首先必须定会先仔细看看她的试卷,哪里出错原因问题是什么如果是全部正确的试卷,我也要仔细看看女儿是怎么做的对于分数高低,我并不介意。女儿知道我不在意她的分数,即便是考得不好,也会坦然地交出试卷,完全没有心理压力。有一次,她还天真地告诉我:“妈妈,我班里的小祥说他只要考了100分,他妈妈就会奖励他一个礼物。我告诉他我不需要考100分,我妈妈也会给我买礼物。”

如果大人过于重视孩子的期末成绩,反倒会给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考试的失误。

我教过一个学生,苗苗。苗苗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平时成绩很优秀,总是数一数二的,但一到期末考试就发挥失常。

有一次,苗苗在期末考了班里的倒数第二名,连试卷都没有做完。

虽然我没有批评苗苗,但苗苗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后在班里号啕大哭,任谁劝都没有用,甚至死死地拽住桌子,坚决不回家。

我只好通知苗苗的妈妈来到学校。苗苗的妈妈一到学校听到这个情况后,也十分生气,责骂着乔乔苗苗:“你这孩子,不知怎么回事,明明告诉你了,考试不要紧张,不要紧张,仔细做题,你就是不听话!”

其实,家长若在考试前对畏惧考试的孩子说“考试不要紧张,仔细做题”这样的话,不但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加重孩子的紧张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考试前,家长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把过多的心思放在“明天要考试”这件事情上,只要引导孩子做好考试前的相关准备,家长便可以多和孩子交流一下其他的话题,例如放假后的计划等。对于平时成绩优秀的孩子,考前不必勉强孩子复习,只要孩子觉得有把握,甚至可以不复习,休息好就行。对于平时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可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孩子一同复习,复习的方式应该多元化,尽量以比赛游戏为主,激发孩子复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充满期待。

家长过分重视孩子期末成绩的家长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虚荣心作怪。因为每到期末考试结束后,也正是孩子放假的时候,家长带着孩子走亲串户访友出门游玩时,难免会遇到相熟的朋友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大人也确实很八卦,一见到小朋友,总爱问:“期末考了多少分啊?”考得好的孩子可以洋洋得意地回答,考得不好的孩子会十分难受这时候他们爱面子的家长在一旁也会觉得颜面尽失。正是一些大人这种不良好奇心孩子的期末成绩变得尤为重要成了某些家长相互攀比的面子,让小学阶段的孩子过早地背负了考试的压力也让很多孩子本该快乐的假期过得“惨兮兮”。

不管是期末考试还是假期中,拜托大人见到可爱的小朋友,别再八卦地问孩子的期末成绩,而是一问:“假期打算怎么玩?有什么特别的计划?”这不很好吗?

 

贴心提示:

 

老师和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测验,及时找到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奖励孩子时,不应以分数为标准,应该以孩子取得的某项进步为标准孩子做题变得仔细了,书写变得优美了,作业速度提高了等等。这样孩子才不会过于看重分数,造成考试前的紧张。对于平时成绩优秀的孩子,考前不必勉强孩子复习;对于平时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可以用比赛或者游戏的方式带着孩子一同复习,激发孩子复习的积极性;对于有考前紧张心理的孩子,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在考前进行一些自我调节,如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大声说出)一定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考试对我来说就像玩游戏一样轻松!”……

 

该篇文章选自《别让孩子伤在小学2》。

甜蜜园家长会——分享你的教育故事。

平时成绩比期末成绩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