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雅乐轩

标签:
北京酒店雅乐轩时尚 |
分类: 住酒店 |
雅乐轩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酒店的名字,就像W不像是一个酒店的名字一样。“与W酒店一脉相承”是雅乐轩的宣传口号,就印在门卡的封套上。我敢说,知道W酒店的并不比知道雅乐轩的多——虽然我去过位于香港九龙的W酒店。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再过一段时间,知道雅乐轩的人一定比知道W酒店的要多,到那个时候,也许受惠于这句宣传口号的将是计划中要开业的上海W酒店,看看,北京人又一次为上海的快速发展做了铺路石。
(上图:被命名为“w xyz”的酒吧)
我不太理解雅乐轩为什么要和W酒店这样拉拢关系。虽然W酒店堪称是喜达屋酒店管理集团旗下众多品牌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个,但毕竟是凤毛麟角,离我们最近的香港W酒店也是在2008年才正式开业,W所标榜和体现的“奢侈+大师”型地标身份只属于少数派,和立足于“小资”消费的城市LOFT风格相距甚远(雅乐轩的英文名字为aloft),消费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就像丰田花冠,车是好车,但不能说“和雷克萨斯一脉相承”;更不合适的是,没几个人知道W酒店是什么,实际状况是,知道雅乐轩比知道W更有意义。
(上图:被叫做“中转:站”的大堂休息区)
其实,你完全不用理会什么W和一脉相承,可以只把W作为雅乐轩的一个文字谜语,就像你住进酒店后要慢慢熟悉和习惯的那些谜语:乐窝(房间)、噗通(游泳池)、充电站(健身房)、能量站(餐吧),连房间里的正式欢迎信都以“让我们一起哈哈”作为结束语。好在下面的落款是“雅乐轩前台”,而不是一个草书字体的总经理。
好了,不说W了,只说雅乐轩。
北京的西区一直是好酒店的稀缺区,西三环的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一家独尊好多年,完全不能理解CBD、亮马燕莎、东单王府井和金融街等小区域内的酒店竞争之激烈。开车纵走西四环,最醒目的酒店招牌居然是如家和速8这些,还有就是汉拿山等桑拿、俱乐部……所以,当得知福朋喜来登和雅乐轩携喜达屋大旗扎根西四环的远大路的时候,就需要一个长衫老头子捋着胡子感叹“海淀之幸、中关村之幸、西区酒店之幸”了。
(上图:被称为“能量:站”的早餐台,“拿&走”概念,单品标价出售,方便住店客人打包带走。)
说西区缺少好酒店,主要是说缺少大牌。喜来登算大牌了,但福朋喜来登是打了折扣的喜来登(喜来登的妹妹),紧挨着的雅乐轩则是“亚太区第一家”,完全陌生(包括老外),因此虽然是方圆十里没有同级别的对手,但品牌推广的难度不小,从这个角度看,雅乐轩为什么要摽上W也就不难理解了。
找雅乐轩首选要找福朋喜来登,这两家酒店品牌不同、房间不同、价格不同,其他都同。同一楼群、同一业主、同一管理集团却有2家不同档次的酒店,在北京还有很著名的另外两处:中国大饭店和国贸饭店、丽晶酒店和丽亭酒店。基本都是5星加4星的搭配,会议、餐饮、健身房、停车场等设施都是可以通用的,为的就是大小通吃。我的一个朋友每次住在国贸饭店都去中国大健身,那感觉就是不一样!
福朋喜来登从房价上看比雅乐轩要贵三四百块钱,酒店设施也更完善,中西餐厅、SPA都有,比较标准化,也比较年轻化(相比正牌喜来登);雅乐轩配套设施则相对简单,有很多客人自助的设备,如入大堂内用于自助办理入住和查询的触摸屏幕、类似于飞机场使用的行李车、居然还有台球桌和象棋、快捷的茶餐厅,除了电梯要客人用门卡刷这点比较“高档”以外,整个大堂服务区的感觉像是进了某个机场的头等舱候机室。
(上图:很像机场柜台的前台服务区
雅乐轩的“简单”不是可以忽略的简单,房间里无处不在的设计元素和aloft的标示提醒客人这是家独特的酒店,茶包和咖啡都印着“专供雅乐轩”,咖啡壶和茶包与我住过的其他酒店都不一样;房间里的两个高背沙发一个绿一个紫;水杯是星巴克热饮外卖的那种发泡塑料;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与房间的42寸大屏幕直接连接;很多纸片和提示牌上都写着不知道要我干什么的“a-go-go!”,简单—不简单,雅乐轩是家需要客人仔细琢磨的酒店。如果把雅乐轩比作升级版的宜必思,合理的一点是:他们都是提供有限服务的高品质城市快速消费酒店;不合理的一点是:宜必思是标准的经济型酒店,而雅乐轩不是经济型酒店。
(上图:“乐窝”是酒店对客房的称呼,这对沙发是乐窝仅有的4间套房内的。)
问:“那雅乐轩是什么酒店?“
答:“是与W酒店一脉相承的酒店。”
哈哈。让我们一起go-go!
北京海淀雅乐轩酒店
海淀区远大路25号2座(金源燕莎购物中心西500米路北)
电话:010-8889 8000
网址:www.starwoodhotels.com/alofthotels/index.html
房价:约450-550元(有不同促销组合价格)
(上图:套房大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