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芬家族故事集》付梓
http://s6/middle/4d4a1154hab9fb2986f75&690&690
http://s10/middle/4d4a1154hab9fb1980919&690&690
http://s3/middle/4d4a1154hab9fb1c2bd42&690&690
http://s1/middle/4d4a1154hab9fb1b82850&690&690
http://s16/middle/4d4a1154h778ff82f02ef&690&690
http://s16/middle/4d4a1154hab9fb1e465af&690&690
http://s3/middle/4d4a1154h778ff83cc122&690&690
http://s13/middle/4d4a1154hab9fb241649c&690&690
http://s11/middle/4d4a1154hab9fb22d8eda&690&690
http://s12/middle/4d4a1154hab9fb27c80db&690&690
http://s16/middle/4d4a1154haba04a4eb49f&690&690
目 录
鸿儒世家天下闻 谁人不知吴式芬(序言)……………………………刘兰芳
第一编 从“海丰吴氏”落户无棣到吴永孕、吴自肃的故事
“海丰吴氏”在无棣落户生息………………………………………………张海鹰
吴家大院的前世今生…………………………………………………………马荣振
吴志德大义助乡邻…………………………………….………………………张海鹰
“大善人”吴永孕……………………….……………………………………张海鹰
“海丰吴氏”首名进士吴自肃………………………………………………张海鹰
吴自肃中条山单骑招安张化金……………………………………………….杜秀峰
吴自肃“出租”宝马………………………………….………………………张海鹰
吴自肃万载巧断夺女案…………………………………………………….…张海鹰
吴自肃关注民生二、三事………………………………………………….…张树党
吴自肃彻查贪污案 无愧“山东人真好汉”.………………………………门红泉
吴自肃与“名宦祠” ……………………………………………….…….…张树党
第二编 吴绍诗、吴垣、吴坛的故事
无棣历史上的“法学世家”……………………… … ………………………张海鹰
乾隆皇帝为海丰吴氏题赠“忠贞世胄,恭定家风” ……………………… 李 兴
吴绍诗典衣恤灾民……………………………………………..……张海鹰 李同武
“三掌节钺”的吴家人……………………………………………………….张海鹰
陕西百姓难忘吴绍诗 ……………………………………………………….李 兴
大学士为吴家题写“尚书第” ………………………………………………张海鹰
吴绍诗“三进三出”大清刑部………………………………………………张海鹰
吴绍诗从容处置“叫魂案” …………………………………………………张海鹰
吴绍诗祝寿不忘家乡小枣……………………………………………………徐海霞
吴绍诗父子独享皇恩……………………………………………………….…张海鹰
吴绍诗重教办书院……………………………………………… ……………张海鹰
江西“老菩萨”——吴绍诗……………………………………………….…张海鹰
《清史稿》专载吴绍诗任命令…………………………………………….…张海鹰
吴绍诗“丁忧”三载 宅心仁厚扬美名………………………………………张海鹰
吴绍诗忍辱负重终成正果………………………………………………….…张海鹰
吴垣与刘墉知己情深…………………………………………………….……徐海霞
吴垣藏睿智 折服乾隆帝…………………………………………………… 李 兴
吴垣湖北赈灾殉职………………………………………….. …………….…张海鹰
吴坛智破淫妇杀夫案……………………………………………………….…张海鹰
吴坛煮酒郑板桥赋诗………………………………………….………………张海鹰
吴坛编著《大清律例通考》………………………………….………………张树党
吴坛力断金坛案……………………………………………………….….…..任连巨
国史列传四巨擘……………………………………………………….………李 兴
第三编 吴式芬的故事
吴式芬的“丁忧”岁月………………………………………………….……徐海霞
吴式芬巧“医诗” 众学子皆叹服…………………………………路兴宝 门福通
吴式芬初入京城以学长领衔士林……………………………………………李 兴
吴式芬雪后展德才………………………………………………………….…李 兴
金丝枣汁表孝心…………………………………….…………………………张永军
吴式芬巧借苏轼启重憙……………………………………….………………张永军
龚自珍的“遗恨”与吴式芬的“后福” ……………………………………张永军
吴公抗英扬国威………………………………………….……………………张海鹰
“三逆龙鳞”见忠贞…………………………………………………………张永军
“双虞壶斋”的由来…………………………………………………………张海鹰
吴公书肆留佳话…………………………………………….…………………张永军
吴式芬沧州解疑窦 释道儒共指人生路………………………………………李 兴
吴式芬与许瀚的生死之交……………………………………………… ……马荣振
吴式芬睿眼识“花匠” ………………………………………………………张永军
吴式芬南安备战显神通……………………………………… ………………杜秀峰
吴式芬神断盗案……………………………………………….………………张永军
吴子苾巧用空城策 谈笑两退太平军………………………………….……杜秀峰
张穆撰联颂吴公……………………………………………………….………门红泉
吴式芬与陈介祺师友传佳话…………………………………………….……张树党
故里红枣医硕儒 海丰城中文救武……………………………………………李 兴
吴式芬与何绍基的莫逆之交…………………………………………………张树党
湖广总督为吴式芬题赠楹联…………………………………………………门红泉
吴式芬与龚自珍毗邻金石缘…………………………………………….……张树党
吴式芬与牡丹亭………………………………………………………………刘玉文
吴式芬南安解民忧………………………………………………………….…徐海霞
“土坷垃”变国宝……………………….………………………………….…徐沛琦
访古墓英才陷官讼 巧施计凶顽拜书生…………………………………….…李 兴
吴式芬与陈介祺的金石奇缘…………………………………………………马荣振
吴式芬苦心勉后生………………………………………………………….…张永军
吴式芬临危不惧主持乡试……………………………………………….……门红泉
吴公抱病巧劝捐…………………………………………….……………….…张永军
吴式芬与“东路吼儿” ……………………………………………门红泉 门福通
吴公评戏………………………………………………………….……………张永军
吴公遗言励子孙…………………………………………….…………………张海鹰
吴式芬最后的日子…………………………………………….………………杜秀峰
第四编 吴重憙的故事
吴重憙抚豫斗英夷维主权…………………………….………………………任连巨
吴重憙与袁世凯的师生恩怨………………………………………马荣振 门福通
吴重憙“覆舟鄱阳湖”………………………………………………………刘玉文
吴重憙创办“中国红十字会” ………………………………………………张海鹰
左宗棠出征过陈州 吴重憙款待锅子饼…………………………………… 门红泉
吴重憙平定电报风波………………………………….………………………李 兴
吴重憙智赎京汉铁路管理权…………………………………………………张海鹰
吴重憙三亲家轶事……………………………………………………………门红泉
吴重憙故乡行…………………………………………………………………任连巨
吴重憙位高不忘母校…………………………………………………………张海鹰
吴重憙幸会李叔同…………………………………………….……张海鹰 门福通
袁世凯为吴重憙发“退休金” ……………………………………………..张海鹰
吴重憙与天津烟台道56-58号…………………………………….张海鹰 门福通
第五编 “海丰吴氏”其他族人的故事
吴之勷为孙子取名“逢昌” ………………………………………………张海鹰
“雪堂宝砚”探源…………………………….……………………………杜秀峰
与民风雨同舟的吴之勷…………………………………………………….…张海鹰
吴之勷抗洪抢险保天津…………………………………………………….…张树党
吴峋上奏章 军机处“大换血”………………………………… ………….张海鹰
吴峋为陈国瑞平反……………………………………………….……………张海鹰
吴峋倡建“双忠祠” …………………………………………………………张海鹰
吴峋冒死上奏《治河疏》 慈禧太后收回成命……………………张海鹰 门福通
吴峋与希贤书院………………………………….……………………………张海鹰
叔侄二人情谊笃 吴峋割股救叔父……………………………..……………杜秀峰
鸡公山上显尊严………………………………………………………………徐海霞
吴嶔与徐世昌翻脸 梅兰芳、马连良祝寿…………………………马荣振 门福通
天津大厨拜无棣人为师………………………………………………孙玉玺 张树党
吴氏后人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马荣振 门福通
吴保锴与黄兴的同窗之谊……………………………………………马荣振 门福通
海丰吴氏在天津“悲情谢幕”………………………………………………..马荣振
第六编 “海丰吴氏”家族女性的故事
潘氏苦心育式芬………………………………………………………………徐海霞
朱印“寒荒”棉衣暖民心……………………………………………………张海鹰
吴家大院的“一品夫人树” …………………………………………………刘玉文
讨药方,刘氏赴德州 返途中,见危施爱心…………………………………徐海霞
刘夫人、吴式芬患难与共………………………….…………………………任连巨
吴式芬夫妇为女择婿…………………………………………………………任连巨
梳妆镜盒藏玄机 式芬夫妇现真情………………………………………… 李 兴
吴式芬之女与张守峤的诗扇情缘……………………………………………徐海霞
吴公摔琴祭亡妻…………………………………….………………………..张海鹰
吴重憙夫妇举案齐眉两相依…………………………………………………徐海霞
后 记……………………………………………………………………………编 者
鸿儒世家天下闻 谁人不知吴式芬
——《吴式芬家族故事集》序言
刘兰芳
我与无棣结缘,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
第一次到无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去惠民县参加胡集书会打无棣路过,在县宾馆作短暂停留。那时,只知道无棣是全国闻名的“小枣之乡”;时隔近三十年,再次踏上无棣的土地,是从吴氏家族和吴式芬开始的。这样,我就有机会进一步了解无棣、了解无棣的历史人文。
无棣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据史书记载,西周初期,周武王灭商之后,周公大分封时,这里即为齐疆无棣邑,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先后涌现出后唐宰相李愚、北宋词人李之仪、明太宰杨巍以及现代的建筑设计大师张鎛等历史文化名人。同时,这里还有碣石山、信阳古城、海丰塔、大觉寺、县衙大堂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就是这样一方文化沃土,在清代,孕育了一个了不起的鸿儒世家——海丰(今无棣)吴氏家族,其代表人物即著名金石学家吴式芬。
海丰吴氏是清代享誉山东乃至全国的名门望族,号称“进士世家”、“尚书门第”。该家族自顺治至宣统260年间,科甲如林、方伯连第,著述等身、政绩卓然。其中,吴自肃是吴氏家族第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既为后人树立了忠义、仁厚的道德典范,又不断激励着吴氏后人在科举仕途上积极进取,堪称“海丰吴氏崛起第一人”。吴绍诗与他的两个儿子吴垣、吴坛是吴氏家族振兴的重要人物,不但出任封疆大吏,身居显位,更以其胆略与才学成为清朝中期著名的法律专家,在清代政坛上颇有影响,堪称“海丰吴氏的中心人物”。吴式芬半生求学半生为官,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被称为“艺苑鸿才,禁林硕望”,堪称“海丰吴氏的文化宗师”。吴重憙为官四十余载,始终保持一腔爱国热情,坚决抵制外来经济侵略,兴慈善,开自治,创实业,办西学,忧国忧民,为民谋利,为推进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堪称“海丰吴氏最后的辉煌”。可以说,吴氏家族在长期的做人、做文以及从政的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忠君爱民,清廉俭朴;诚信公正,勤勉谨慎;兴文宣教,以德化民。
历史需要传承,文化更待弘扬。新一届无棣县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于去年提出了“挖掘宣传吴式芬,促进无棣大繁荣”的工作思路,并成立了文化宣传指挥部,主要任务是制播、拍摄一部反映吴氏家族历史的评书和电视剧,真不失为明智之举。我想,这对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于今年春节前专程进京,向我讲了有关情况及制播评书的打算和想法。起初,这一题材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但随着接触的增多和了解的深入,我的看法逐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深深地感到,吴氏家族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十分难得,值得大书特书、大播特播、大拍特拍。遂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增强了信心。从今年3月5日起,我和我们的评书创作团队三次亲临无棣,座谈研讨、考察采风,获取了大量资料。尤其是文化宣传指挥部文学作品创作组创编的吴氏家族故事,为我们的评书创作提供了最直接、最现实、最鲜活的素材。
一人一故事,一城一传奇。本书所集成的一百单八个故事,都是根据有关史实创作、编写的,基本上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可以说,既是故事,也是历史;既是写照,也是传奇。用这种通俗生动、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宣传推介吴式芬和吴氏家族文化,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喜欢吴氏家族文化,可以达到“小故事、大文章”的宣传效果。因此,这部故事集理应被看作是文化宣传指挥部奉出的第一个成果;同时,也是填补吴氏文化研究空白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最后,用我3月5日写给“中国·无棣吴氏家族文化研讨会”的一首贺诗作为结束语,曰:
鸿儒世家天下闻,
谁人不知吴式芬。
兰心竹节浩然气,
化作甘霖润古今。
2011年5月20日
于中国文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