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电影的秘密武器

标签:
娱乐 |
分类: 文化 |
文/张小野
极简的姜文概念海报,“高大上”的海外版海报,你可知这些其实是文艺宅男从北京“小黑屋”起家的原创作品。国产电影海报背负山寨恶名的同时,民间原创力也在悄然崛起,从无到有,也只是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也就是在3年前,国内还并无专门的电影海报设计公司,影视公司无法完成海报的整体设计,只能交给一些从事广告、平面设计业务的公司来做。短短几年内,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各环节被进一步细分,目前已经有了几家在业内响当当的专业电影物料设计公司。极简、泼辣的姜文“概念”海报,霸气、有范儿的《一代宗师》海外发行海报,文艺、有味的《黄金时代》汤唯“泼墨”海报,这些令人过目难忘的海报,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原创”。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增长,被冠以“山寨”、“抄袭”恶名的国产海报,在被长期诟病的同时,这些发乎民间的原创设计力量也正在悄然崛起。
姜文电影能有如此独具个性的海报,自有其“秘密武器”。从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开始,姜文电影的海报都交由远山公司设计,这本来是一家由奥美广告前员工创办的广告公司,姜文的电影是他们接触“电影海报”的起点。这群经历了长期的国际化广告与创意训练的“影迷”设计师,和姜文的电影一起“投石问路”,使得另类的“概念海报”在国内被逐渐认可。而这也标志着海报作为电影“嫁衣”的艺术和商业价值被真正开始挖掘和重视。
所谓“概念海报”,即公布于电影开拍之初甚至之前,有别于传统的“明星大头+大场面”,并不传达具体的情节或人物,只是用来传达电影气质和调性的海报。因为不拘泥于电影本身,发挥空间大,“概念海报”一般是海报设计师的“最爱”,也最容易被“夹带私货”。但这种海报以往并不为国内电影所乐于采用。“请了那么多明星来,不放明星的大头像岂不是很亏?而且这样的海报受众能懂吗”是片方的共同顾虑。
要打动姜文并不容易。据了解,远山制作姜文的海报颇费周折。都是从电影初期开始,基本就开始介入,跟导演沟通非常频繁。这些创意都不是灵光一闪的结果,而是基于对导演、新作品的足够认知上完成的。且每一轮提供创意方案多达20~30种,而反复还要经过3、4轮以上的筛选,最终一款海报被选中,背后被PK掉的创意版本多达上百个。“《一步之遥》女体+枪支的海报,就是在很多很多创意之后突然冒出来的。姜文对各种有新意的点子很‘open’,有时候还会问公司里年轻人的看法。”
国产电影海报的“黄金时代”
放着大明星不用,陈可辛独看上这两个字写得形神兼备,仿佛就是两个伸臂弹腿的拳师拉开架势在对打,准确地传达出了这部电影最主要的精神。而整幅海报围绕这两个大字,营造出中国画般飘逸悠远的意境。甄子丹和金城武这两个明星主演,位置则只是在“侠”字的一撇一捺上,根本没有突出他们的意思。两人低着头,把脸藏在阴影里的设计,又传达出“悬疑”、“神秘色彩”,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尚不完善、内地海报设计体系总体仍然比较“山寨”,但越来越多冒出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海报”,都是好导演和好设计师、甚至是好的“观众审美”一起“熬”出来的,他们共同推动着海报及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曾为《黄金时代》、《一代宗师》、《寒战》、《中国合伙人》、《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太极》等设计电影海报的竹也文化设计师黄海就透露,和徐克、王家卫、许鞍华等对美学要求比较高的导演合作,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受到“折磨”,但最终却很有成就感,因为推出了自己比较满意、导演也认可的好作品。
好莱坞:一款海报成本达十万美元
美国电影海报制作极其注重品质,有时一款海报的设计成本高达十余万美元。出色的电影海报设计师极受尊重,生于1947年的德鲁·斯特赞(Drew
常关注海报的影迷一定听闻过Mondo的大名,他们的手绘海报有的简洁复古、有的繁复怪诞,是海报收藏的个性之选。Mondo其实是美国Alamo
日版海报:独特的日本美学体系
好莱坞大片全球发行一般不允许他国更改他们的原始海报,但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日本可以制作自己版本的海报,而日版海报也常被用来在中国等亚洲其他国家宣传用。日本的原创实力与强大的美学体系使他们享有“特权”,而这也是中国设计师奋斗的目标——设计出有独特民族美学的海报,夺回“话语权”。
本文刊于2014年第12期《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