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5天速成鸡:早已不是秘密

(2013-01-04 14:02:09)
标签:

速成鸡

养殖

白羽鸡

肯德基

杂谈

分类: 社会

     人们对房前屋后散养、至少一年才能长成宰杀的家养鸡概念根深蒂固,而45天长成5斤左右后即可出厂的“速成鸡”让人们感到惊讶,不到两斤饲料转化成一斤肉听起来也有些吓人,但肉鸡40多天出笼在全世界属于行业常规正常水平。目前全世界的商品肉鸡大部分在42~48日龄出笼,最常见的是在45日龄左右。

45天速成鸡:早已不是秘密


    在我国这种良种肉鸡在上世纪80年代被逐渐引进并端上人们的餐桌。快大型白羽肉鸡(即所谓“速成鸡”)来源于技术而绝非激素。激素并没有促进鸡肉生长的作用,还会增加肉鸡的患病风险。不断发展的遗传选育技术是45天出笼的内因,而对应不同阶段的需求供给饲料以及洁净无疫病的生长环境则是外因。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并非行业常规,而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都明文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

    在调查报道中提到的“鸡舍附近的苍蝇都死了”,主因是现代化养鸡场自身及周边环境的洁净度都很高,不可能有污水横流蚊蝇遍地的情景。而饲料中添加灭蝇胺是世界通行的方法。在饲料中按规定使用方法添加制成预混剂的5ppm的灭蝇胺(环丙氨嗪),并遵守三天休药期的规定,鸡肉中环丙氨嗪最高残留限量将低于0.05 mg/kg的限值,还能进入人体的更是微乎其微了。另外,环丙氨嗪脱烷基代谢作用后生成的三聚氰胺残留也是极其微量且毒性很小,目前欧盟及国际食品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均未制订此项标准,我国风险评估显示灭蝇胺代谢产生的极低三聚氰胺残留是没有安全风险的。

    1950年,美国FDA首次批准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抗生素自此全方位推广应用于畜牧生产。2006年,欧盟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投放任何种类的抗生素,而中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而美国仅13克,鸡的平均用量虽未见报道,但也不容乐观。我国规定了允许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的药物添加剂共33个品种,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并规定疗程、通过混饲给药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有24种。  

     当前,我国要在饲料中完全禁止添加抗生素尚不切实际。在替代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没有全面应用时,应正确选用抗生素类添加剂,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的适应症,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抗菌作用最强或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无致突变、致畸变及致癌变等副作用、残留较低的抗生素品种,注意使用期限及停药期。

在目前不可能全面禁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养殖户执行用药量、控制休药期、监管残留量,就是重中之重了。从食品安全角度而言,现在一些所谓家养的鸡整个生长过程无从知悉,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更多,比如垃圾山上摸爬滚打长大的鸡,这个意义上说,反而是现代化舍养的为优。

    一些消费者认为,肉鸡口感和味道不如土鸡,也是饲料中添加了激素的缘故。确实,肉鸡的肌间脂肪和某些风味物质沉积较少,因此不如土鸡肉细腻味鲜,但那也是因为品种改良和高速生长,根本原因是现在人们对鸡肉的需求量太高。并且味道好并不代表营养更丰富,也不代表土鸡含有什么特殊的营养成分甚至药效。

    不过,小规模养殖场由于养殖经验和法律意识欠缺,也不能排除添加了激素的可能,更可能的是购买了不法饲料厂吹捧的违规饲料或添加剂。这些都是违规行为,其鸡肉产品流入市场的渠道通常也不规范。

(文章源自科学松鼠会及果壳网相关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