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8——最迷糊的预测:“闹地震”的这一年
(2011-01-24 15:38:55)
标签:
地震预测杂谈 |
分类: 封面报道 |
既然不能预测,怎么又能辟谣说“近期不会发生地震”呢?
《世界博览》编辑部
地震专家们在2010年承受的压力,估计比地壳承受的还大。
2010年地震言论之最
最矛盾的言论——全球地震“还没有”、“可能要”、“已进入相对”进入活跃期。
2010年2月25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在做客人民网科技频道“美丽的科学”访谈节目时指出,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的说法不成立。2月28号,智利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同样是孙士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全球可能要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时代。不过,在2011年1月1日,孙士鋐又在《环球》杂志发表文章,称《全球地震进入相对活跃期》,言辞一次比一次严谨,但是民众却一次比一次糊涂了。
最尴尬的言论——“近期不会发生地震”
2010年2月21日山西谣传要地震,致使太原、晋中等多个地区发生人心惶惶半夜离家避震的闹剧,随后山西及太原的政府和地震专家出面“辟谣”,称“近期无破坏性地震”,并抓捕了5名“地震谣言者”。结果时隔三天,即24日10时36分在山西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处真发生了4.8级地震。
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其破坏性之大,远远超出了2010年初海地、智利等国的大地震。
之后,中国地震局专家赶紧出面预测——“我国大陆暂不会发生破坏性大地震”。全国各地各个地震局的专家相继辟谣,称部分地区随即也出现地震的说法纯属谣言。
比如,北京地震局4月15日发出公告,称北京地区地震活动正常,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第二天,即16日13时25分06秒,北京昌平与河北怀来交界处发生里氏2.3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