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丽
从1896年雅典到2004年雅典,现代奥运迈过了108个春秋。蕴涵着太多历史含义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充满了光泽的想象力。也许它的光芒,能为北京2008年的开幕式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美丽的“爱琴海”
2004年,希腊人在奥林匹克体育场造出了一片海洋,呈现出希腊的蓝、白颜色,波光潋滟,如梦如幻,这让全世界人的眼前都为之一亮。那是荷马史诗中蔚蓝色的爱琴海,孕育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也孕育了跨越区域、种族与文化的人类共同的奥运盛会。
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泰勒斯把水看作“始基”(arche),水既是万物之源,又是人类及其文明进化的开始。古希腊人生活的范围与现今的希腊版图差不多,包括海中岛屿及周围地区,开幕式整个主题就寓意着爱琴海是这片文明的摇篮。
将爱琴海“搬”到体育场,看得出希腊人对于水的“膜拜”。创意兼艺术导演帕帕约安努说,“我一直心里有个问题: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她的自然、气候及阳光。当然还有海洋、群岛。通过一个希腊自然景观的浓缩向全世界展示……”
爱琴海也见证了古希腊人生存的辛酸。传说中,雅典人得罪了弥诺斯,不得不每年向他纳贡7对童男童女。后来雅典英雄忒修斯勇敢地杀死了弥诺斯,为城邦解除了磨难。站在海岸岩巅盼望儿子胜利归来的父亲看见返航的船桅上仍挂着黑帆,以为儿子忒修斯已惨遭不幸,悲痛得跳海而死,从此这片大海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爱琴海”。
爱琴海把现代奥运和古代奥运的相连,这就赋予作为表演的艺术载体的“道具”和“场景”,以深遽而又贴切的文化涵义,兼具神秘的意境。
一个男孩乘着纸船穿越“爱琴海”,并挥舞手中的希腊国旗,“它象征希腊是一个疆域很小的海洋国家。我们不知道,这种场景设计是否能为全世界及现场的观众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帕帕约安努说。
希腊式的创作意图
德国艺术史家文克尔曼曾惊叹于希腊艺术“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雅典开幕式的设计让我们重新咀嚼了这句话。
帕帕约安努说,我们要表现希腊的历史和艺术,将古老的希腊和当代希腊相结合,但我们不想在对古希腊感到骄傲的同时陷入怀旧和民间传说故事的象征之中。我们采用了许多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手段去激发情感、去表现那些有象征意义,但却又能使世界观众从内在涵义能够领会的具象。
一开始,希腊就将目光聚集在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一些希腊年轻的先锋派艺术家也加入之中,一同来展现独特的现代希腊风貌。”帕帕约安努表示。
如何能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以希腊思维的方式,用人们能理解的图像,浓缩和勾勒出探索历程和民族特征呢?希腊人采用了雕塑的艺术方式,也就是生活于这片地域的文明人类用石头制作的自己形象的雕像。
“水面上升起一个巨大的白色浮雕,接着像慢镜头一样破碎,慢慢破碎……”帕帕约安努在他的手绘稿中画出了一系列的场景。以5000年前的巨大基克拉泽斯雕像作为开端,这是最初人类用石头表示自己的方式之一,隐喻世界的诞生、宇宙大爆炸。接着连续破裂出古老库罗斯雕像,库罗斯诞生于埃及,迈出所谓的“决定性一步”。他来到希腊,仍保持着一只脚向前的姿势。但希腊雕塑家没有让他坚持这种姿势,而是将其重心移到双腿之间,这样,人类在历史上首次能看到自己实体大小形象。与此同时,随着人类记述自身的感受,产生了哲学和抒情诗歌,然后雕像继续破碎,一个古典时期的雕塑出现,以自然和快乐的方式展示出人类,这些雕塑类型是民主政治的首批公民。
希腊人用这三组雕塑的解构重组和激光显示的几何线条,启示公众“人要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这种认识到自己的无智,一种具有宇宙观的自知之明和自我反思,正是希腊文化和智慧的精髓。
“沙漏”一幕则是以艺术图像叙述希腊的历史,描绘出史前到现代的生活。这一幕以史前生育女神开始,以一位孕妇告终,银河系的梦幻场景出现,并在水幕上形成DNA螺旋模型。将人的生命还原为最初的水和最后的DNA螺旋,它告诉人类,不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未来都锁定在这个简单的模型中,它创造了人类,又使人类步步相投。在这些图像中,志愿者所穿的衣服都脱掉,抛开过去,几乎是一起裸体进入大海,以合围这一周期的幻想曲。
开幕式的整个场景以蓝、白色为基调,即使是将最原始的DNA图像搬上舞台,也是用一种冷峻的蓝色,而不是通常想象的红色来表现。看得出来,艺术家就是要表现希腊这个文明古国的深刻内涵,并告诉世人:希腊——一个带有古典美的巴尔干文化巨人正在重新崛起。
当冰岛女歌手皮约克唱起《海洋》时,让人心中浮现出“大音希声”和“静水愈深”的格言。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顾晓鸣深有感触,“那一刻,我竟然领悟了这小小民族的文化何以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根;为什么奥运开幕式,几乎每个民族都会显示自己文化的独特符号和象征及其表现的文化内涵,但雅典开幕式却别有一种意蕴。”
“在汉城、悉尼乃至亚特兰大开幕式的民族文化都达到那样高度和新鲜性的情况下,希腊开幕式有意去掉廉价的喧闹和煽情,水一般的纯净和流畅,宽广而沉着的大海风格,以及大国小国在赛场上的平等友好各得其所,在我看来,这是我一生中看到的奥运会中最安详最平和的一届。”他说。开幕式很希腊,就因为人们以虔诚的文化之心,对希腊文化作了内涵的开掘。
以数学和技术为代表的科学理性的文化,与梦幻般和神话般的人文理性互动交叉,它也远离了现代世界的“喧嚣”,重新回到了古希腊世界“静穆的伟大”。
梦中的橄榄树
希腊首都雅典(Athens)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
雅典城是以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相传,雅典娜与海神波赛顿为争夺雅典的保护神地位相持不下,后来宙斯决定,谁能给人类一件有用的东西,城就归谁。海神赐给人类一匹象征战争的壮马,而雅典娜献给人类一颗枝叶繁茂、象征和平的橄榄树。人们渴望和平,不要战争,结果这座城归了雅典娜。从此,人们也把雅典视为“酷爱和平之城”。
因此,奥运会也呈现出另外一个创作意图:战争止于体育。
正是古人对连绵不绝的战争的厌倦,才促使古代奥运会的兴起。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在奥林匹亚山下举行。为了通知所有人“奥运会即将举行,战火必须停止”,每个城邦的城门上都高悬着用橄榄枝装饰的告示,而参赛者所能得到的最高奖赏,也是一个橄榄树枝编制而成的花环。
2780年过去了,从希腊神话中祥和安逸的“黄金时代”,到1896年第一届雅典现代奥运会直至现在,人类文明走过了纷扰困惑的坎坷长路,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1916年奥运会因一战而停办,1940年东京及1944年伦敦奥运会也因二战而停办了。
开幕式制作总监佐尔克沃表示:通过奥林匹克故事,要告诉世人什么是人性、人类有什么相同点、人类如何和平相处和互相尊重。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奥运会,“和平共处”都是最高的梦想。开幕式上,在古希腊雕塑裂成的碎片上,灯光照出一张张笑脸:无论性别,无论老少,无论肤色。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到处都有笑容的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各种威胁。就在雅典奥运会开幕那天,电视里仍传来伊拉克街头枪战与哭叫的画面。这也是“9.11”之后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也是反恐、安保投入最高的一届奥运会。
希腊总理科斯塔斯·卡拉曼利斯表示:“我相信,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让全球在同一种理想之下大团结。奥运会为全世界的人提供了摒弃成见和分歧的契机。”
全世界人民也在开幕式上欣喜地看到,朝、韩选手再一次携手入场,伊拉克、阿富汗、东帝汶运动员得到了满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开幕式结尾,所有的演员都朝“海”中间奔去。那里,有一棵橄榄树,是人类梦中的橄榄树。
“历史年轮”惊现活雕塑
传说,奥林匹克运动曾是居住在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竞技盛会。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留下了人类童年时代灿烂的神话故事。
善于谱写神话的希腊人,岂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展示希腊民族魅力的良机?短短10分钟的“历史年轮”列队,便成为希腊人泡制惊奇的主战场。
之所以叫“历史年轮”,源于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名言:“人类的历史代代相传,像树叶一样,不断地更新。”整个列队跨越5000年,演绎了希腊历史上史前时期、麦希尼文化时期、几何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戏剧时代拜占庭时期、传统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里,衮衮诸神被“复活”了——半人半马、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克戎、众神之首宙斯、天后赫拉、阿波罗、雅典娜……还有传说中的英雄:杀死邪恶巨龙的赫拉克勒斯、从一片铠甲后升起黄金面具的阿伽门农……好像一道漫长、鲜活、艳丽的图案,从希腊诗歌、历史、雕塑、绘画、文学中走出来了。
导演帕帕约安努是希腊最有影响的舞蹈家和舞蹈编导之一,在他的“执笔”下,“活雕塑们”涂满各式颜料、身着不同时期的衣服,依次经过场内,整个表演好似一段流动的历史。
“通过考古学上的壁画等形式,表达人类从混沌到现代的时空发展中,向全世界展示象征意义上最本质的人类价值观以及人类自我意识上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描绘从始至终人类永不磨灭的爱。”帕帕约安努这样阐释自己的创意。
“每次我去体育场,看到开幕式的排练,尤其最后两次彩排,那种强烈的震撼力和冲击力,都要让我哭一次。”雅典奥委会主席吉安娜.安杰洛普洛斯.达斯卡拉基说。
卡里奥彼是350名参加“历史年轮”那一幕的演员之一。退场后的卡里奥彼气喘吁吁地说:“我是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虽然之前参加过无数次演出,穿过无数件服装,但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由于出汗太多,卡里奥彼脸上的彩妆早已被汗水浸透。
卡里奥彼扮演的是少女像柱,看起来,她的服装洋溢着轻盈浪漫,褶皱、垂坠、围绕、系绑……这些才华与美学浑然融会的细节将希腊风情展现出来,让人难以忘却,也让她有一种女神般的高贵。但实际上,服装为了追求雕像一般的效果,并不是布料做的,她说,她的“像柱服”就像石膏一样,又硬又难穿。
而扮演塔纳格拉、拜占庭时期的宗教圣像的服装,则做成了彩色陶罐一样的长裙。“众所周知,陶罐是除雕塑外,最能代表希腊古代文化的一种艺术。”
据卡里奥彼讲,参加演出的人员不仅来自希腊,还有很多人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和巴西。她说:“我们都是志愿者,参加演出没有任何报酬,整整两年半,就为这一天。”她身旁的同伴马上纠正她,“是整整三年,就为这三个小时。”
与卡里奥彼相比,化妆师塔斯基里的工作更加辛苦。她与其他100多名化妆师一起从中午12点忙到晚上7点半才为所有演员化完妆,细致到每个演员的手指甲都不放过,“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啊!”塔斯基里半开玩笑地说。
希腊人的努力,也终于赢来所有人的眼球投入。有一位中国艺术家评价,“大量的饱和色彩,线条流畅,远看像水彩画,近看又像雕塑,演员的形体动作也很到位,有体育的力度,又有舞蹈的柔美,几乎每个画面都美不胜收,太让人惊喜了!”
史诗般的超级制作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把希腊制作团队的工作比作一种传统希腊舞蹈——希塔基舞:“开始时动作很慢,接着一直在加速,到最后,跳舞的人就再也跟不上节奏了。”
一家希腊报纸甚至援引一位志愿者的话说,从他参加八日的彩排中不难看出,希腊是在奥运会的最后一刻才准备好的。
这一点似乎可以理解,用现代风格呈现“寓言”故事,这背后需要用最尖端的技术将体育场转换成巨大的制景机器,并不断变化场景。
开幕式前,希腊人仅为人造的“爱琴海”,耗时整整6小时注入2162吨清水。而演出结束后,这些水又在3分钟全部被排光,为此,组委会动用了10台直径长达0.5米的抽水泵。
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投资为4900万欧元,制作总监大卫·佐尔克沃说,这是个史诗般的超级制作,“我们的表演动用的可移动灯光超过了2000盏,这绝对创造了在一个单项活动中用灯量的世界纪录。我们还安装了复杂的高空飞行系统,这些系统包括18个轨道钢缆,在三维空间内运输超过10吨重的物件,仅钢缆的长度就超过了35公里。”
而这里几乎完全依赖于志愿者的工作,一共有8000名志愿者在台前和2000多志愿者在幕后工作,仅开幕式便投入500名技术人员。“我们不在乎多少人在工作,而在乎是哪些人。”正如希腊奥运的宣传片中称,“需要的是有个性、有活力、充满激情、能奉献自己时间的人。无论业余还是专业,大家一起来吧,来帮助我们将梦想变为现实。”
彩排结束后,副导演蒂娜提议所有演员们向技术部工作人员鼓掌表达敬意,“很遗憾你们没看见自己的表现有多完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