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2期 篇首语

(2007-11-23 13:38:49)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其他

第12期 <wbr>篇首语【编者的话】

 

    在第10期编者的话中,我不慎将《水经注》的作者误为徐霞客。一位来自广西象州,自称“爱《世》读者”的朋友首先向我指出了此点,之后又有许多读者指出了这个错误,令我额头生汗。在此一并致歉并感谢。

    从事文字的工作愈久,愈发现行文走笔的不易。任一知识点、任一概念、任一术语,不作核对就容易出现错误,正如把郦道元认作徐霞客。读者朋友的来信提醒了我,对于文字的对错,对于事实的真假,人们还是很在意的。历史并不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众多读者的督促,对于写作者来说,是极好的提醒。

    这一阵子有两位英国的研究者做了一项实验,他们邀请一批人在一个房间里填写问卷,其中安排了一些“内应”。当他们往房间的通风口送烟雾时,“内应”对此视而不见,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镇定地填写问卷,这时其他的人绝大多数会效仿他们,认为什么都没有发生,哪怕烟雾已经浓得让人咳嗽。而要是只有一个人在房间里,一点点的烟雾就会让他惊叫起来。研究者得出结论:部分人的无动于衷,会让所有人降低对危险的警觉。他们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说明我们在媒体上虽谈论了很多的气候变暖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无动于衷还是降低了我们对气候变化危险的警觉。我们缺乏对于气候改变的相互提醒。

    在过去的几年里,学者和专家一直在告诉我们,冰川正在以超出所有人预期的速度加快融化,各地的物种灭绝还是那么快速而不可逆转,我们正处在地球气候变化的临界点。但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只会关心明天的气温和穿衣指数,以及是否会降雨影响洗车。对于身边的气候改变,我们的观察与体验往往被城市系统所营建良好的环境所阻碍。所以,在我们每天的谈话里,天气好像没有太多的变化,我们并没有像恐龙或猛犸那样,面临那么现实的气候威胁。

但就像一个错误的名字会改变对一本书的认识,一段错误的记录会改变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我们不能因感觉的迟钝,忽视身边的气候改变。如果我们都不断地互相提醒,这种督促会让我们面临未来的危险更有准备。

    范志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