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3期 篇首语

(2007-03-01 11:47:16)
分类: 其他
第3期 <wbr>篇首语【编者的话】

 

    宋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一书,内中多讲南宋都城临安(现今的杭州)的风情。杭州靠海驻江,打渔自然是很大的产业,《梦粱录》就记叙了当时浙江渔业的盛况:“(杭州)城内外鲞铺,不下一二百余家”,后面又详载了四十多种河鲜海味的产物品名。“鲞”的意思即为干鱼,这些干鱼的原材料都来自浙江东部洋面不远处的舟山渔场。明人王士性的《广志绎》也描述了舟山鱼讯来时的盛况:“每岁三水,每水有期。每期鱼如山排列而至,皆有声。”

    就在王士性用“如山排列而至”来形容拥挤的鱼群的八十多年前,一个受雇于英国国王的意大利探险家也向他的雇主亨利七世报告了他在帆船上看到的景象:在大西洋的西北部,有一块新发现的土地,那附近的海岸浅滩里,“鳕鱼之多让人可在水面行走!”这个叫卡波特的人用简单的逻辑为此地命名:纽芬兰(Newfoundland),直译即是“新发现的土地”。对于许多人还在忍饥挨饿的欧洲大陆,这个大“鱼矿”也许是一个比西班牙人的银矿更有价值的发现。

    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的渔船纷纷驶向这里,纵然纽芬兰距欧洲如此遥远,巨量的鳕鱼还是成为了16世纪欧洲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商品。欧洲渔民们在纽芬兰的陆上搭起窝棚,把捕到的鳕鱼制成“鲞”,再运回家乡出售。这些窝棚便成了未来新移民的定居地。最终,陆地面积比中国还大的加拿大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

    舟山和纽芬兰,也许是人类历史最为悠久的两个渔场。王士性写作的万历年间,舟山虽然来往大陆便利,海产丰富,却早被废县迁民,整个中国的海岸线,莫不是一副坚壁清野,对付倭寇的模样。反观纽芬兰渔场,却因大量渔船的往来,为英国培育出好几代训练有素、熟稔远航的海员。此后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权,由此奠定基石。

    对海洋的态度,影响了两个民族未来的走向。应选择封闭或是开放,历史给了一个最好的回答。然而今日纽芬兰鳕鱼的全面消失,又向我们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一个按照古老方式生存了几千年的土地和海洋,该如何发展才不至于步上纽芬兰渔场的后尘?

    范志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第3期 目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