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祖宗学中医

标签:
运动中医感冒脾胃虚弱气血虚 |
分类: 紫悦的生活感悟 |
近期我又多了个爱好。
学中医。
说起学中医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号脉?找穴位?好难啊!
我没学这些。我觉得这些没个几年的功底就先别碰呢!
几个月前我在朋友圈别人分享的文章里关注了一个公众平台,叫懒兔子。这个懒兔子很厉害,把一般人觉得晦涩难懂的中医用漫画方式叫人一边笑着一边就看完了。症状什么的也用图表示,一看就明白了。就这样勾起来我看的兴趣。
看着看着我就开始跟着琢磨,原来人是由气血构成的啊~原来脾胃的功能是这些啊~原来很多毛病都是表象,真正的根是在这里啊~~~~~
看着看着我就开着照着她写的方子买中药了。泡脚用。
我明白了我小时候一直吃多了就生病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脾虚,吃多了消化不掉。我那时候人也是面黄肌瘦的,吃进去的也不吸收。
我脾虚这个毛病其实一直都有人告诉我,但我一直都没当回事。他们说脾虚影响吸收,我说,不吸收才好呢,怎么吃都不怕胖。
看了脾胃的功能我才知道,原来脾虚不仅仅是吃了的食物不吸收,还会引起很多问题,必须皮肤容易松弛,显老呢!我也才联想起几年前我在台湾住的那几个月,最后的一段时间我莫名其妙地开始荨麻疹,台湾的医生说是免疫力下降,在中医来说其实就是脾胃弱,体力的水份排不出去,成了湿热体质。湿气通过脚底排出,就让人有了脚气;从身体其他淋巴部位排出,就形成了湿疹或荨麻疹。
如果你想用药膏什么的抹掉它,它就会换个地方再排出来。反正它是要排出来的,不排出来对身体也不好啊~会引起便秘,食欲不振等等。
我说我那段时间吃的少,运动的多,为什么肚子还鼓鼓的,原来是湿气太重的原因啊!
读着中医方面的书籍,很多身体的症状都找到了原因,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于是我又买了几本其他中医作家的书。现在的人都很厉害,可以把中医讲的浅显易懂,看着看着就入迷了。
看过后又忘记了怎么办?我又专门找了个笔记本,一点一点开始做笔记。
把一些生活中很容易出现的症状,很容易被人误解的症状记下来。对症吃什么药也记下来。也许有一天我不仅可以帮自己,还可以帮别人呢!
一边看中医书,一边感慨:老祖宗太了不起了。1000多年前研制出的药,到现在依然是好药。1000多年前就把人体的各种毛病写的清清楚楚,如果没有人学习,那该多可惜啊!我姐姐嫁的是中医世家,她经常会说起一些症状,我一直以为她乱说。比如她说有蝴蝶袖是脾虚,我就暗地笑她。可看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
说巧不巧,正学着中医呢,我忽然感冒了。
前几天北京突然降温,我又赶巧有点内火,又赶上大姨妈到访。几件事情加一起,我又不敢降火,又不敢喝大枣红糖水,估计是免疫力下降,感冒就造访了。
根据那几天所学的知识,我判断自己的感冒可以吃小柴胡颗粒。晚上去药店买了2盒,就开始吃了。
这期间人有点虚弱,这就应了中医说我的:气血虚。
感冒+大姨妈,气血更虚。
早晨去了咖啡馆,人没力气,做事情也迟钝起来,顶替咖啡师做杯咖啡,这边咖啡机没关,那边就去做其他事了,晕乎乎的。
还有媒体采访,说话的力气都不够,就一点都没有谈性,勉强说完了一个,推掉了下午的另一个,回家休息。一回到家蒙着被子就睡了三小时,起来感觉好一点。
锻炼是不能够了。走路都有点弱弱的,说话也是没了底气。这时候就意识到中医的重要性了,我知道自己的毛病出在哪儿,所以就没硬来,能走一小段路就休息休息。J一直陪着我,说我慢慢走他也慢慢走。
第二天继续出门溜达,感觉到腿脚比前一天利索点,但还是跟健康时差别很大。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早晨起来我就感觉好了,就停了药。依然是早晨去咖啡馆,3点多回家休息。下午继续出去走,感觉比前一天又好很多。我明显感觉到力气一点点回到身上。
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在印证我所学的中医理论,让我明白气血在体内如何循环,让我明白脾虚该注意什么饮食(连喝了三天粥,什么都不想吃,也觉得消化不了)。
分享一下个人的小小心得,也是想告诉你,身体真的很重要,年轻时候觉得没什么,不好好照顾自己,就好像烧柴的炉子,年轻火力旺,可是等年纪大一点,柴火渐渐弱了,就感觉出问题了。
说这话的我像个老人家吧?哈哈~不过是真心话。开始照顾自己的身体吧,never too late.
前一篇:5月,必须精彩每一天
后一篇:难忘的高尔夫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