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史考特·布鲁的《等待秋天》是一本什么书?
(2015-10-16 16:58:18)
标签:
转载 |
分类: 紫悦读书 |
相信直觉
读史考特·布鲁的《等待秋天》
正如史考特·布鲁所承认的,他首先是小说家,所以他能把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体验浓缩为六个月内发生的事情,把分散的事件串连在一起,从而不至于使它们像日记或回忆录。在叙事手法、人物设置上能够虚实相间,很有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风韵。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等概念的理解可以看出,他对东方文化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不但对中国的古代文化深感兴趣,即使如古印度的神秘文化像占星术,史考特同样津津乐道。
如果史考特仅仅是一个小说家,或许他不会对美国社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以致于很多读者把他的书作为修行准则而身体力行。那么,史考特在他的书里,究竟向读者传达了什么信息?
史考特曾说,《等待秋天》的写作,“为的是与读者大众分享这一路上我个人的体验和领悟”。史考特认为,虽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但这种科技的进步并不能解决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人将归向何处。与现代科技形成对比的是,已经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某些古老文化却对这一问题有着深辟的认识。史考特相信灵魂不死,死的只是肉体——灵魂的寄托处。既然灵魂是永恒的,那么人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就应该找寻被世俗纷繁掩埋的灵魂的本来面目。《等待秋天》里的主人公——史考特在一定意义上是作者的缩影。他被身边的不顺利围绕,这种外部世界的不顺利也逐渐侵蚀到史考特内心的宁静——他连续几个月晚上被噩梦惊醒。科技在这种困境面前无能为力,于是史考特求助于心理治疗,寻找自己“心灵缺失的碎片”。
史考特经历了萨满的灵魂复元术、家族治疗、光的启迪,以及其他形式的精神治疗,最终找回自己心灵缺失的碎片,并以饱满的状态进入新生活中去。对于这些治疗方法,作者史考特坦然承认均有不同层次的体验,因此书中主人公史考特在经历这些治疗方法时所产生的各种体验,均有真实的生活背景。这种体验在书中比比皆是,如主人公史考特在经受噩梦摧残时,婴儿时期的心理阴影以及未婚妻丧生时的恐怖场面。。。各种场景同时出现,支离破碎而又动人心魄。一方面是梦境的毫无关联的场景的拼合,另一方面是作者信誓旦旦的对真实性的保证,呓语者?还是体验者?
或许作者意识到“灵魂不死”的提法太突兀,所以他选择了“直觉”这一现代人更能接受的词语。直觉是不稳定的,所以可以用来描述梦境;社会也是不稳定,所以也可以用来描述社会。但有时直觉比理性更精确。“相信直觉”,这是作者对《等待秋天》的概括。直觉是进入自己心灵的最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