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生活禅的小幸福

(2011-05-14 20:34:54)
标签:

记录台北

旅游日记

紫悦在台北

瑜伽

生活禅

细小的幸福

分类: 紫悦在台北

 

看看日历,才发现我来台北的时间已经20天啦!这么快?!真不敢相信!

我以为4个月的时间会非常久,没想到还什么都没做呢就已经过了20天!

我是个喜欢总结的人。所以在这第20天的时间里我在自己的内心里总结了一下,想看看在这20天的生活里,我有哪些不同。

 

第一个不同,也是最重要的,除了去SOGO买了一套瑜伽课需要的瑜伽服,去便利店买必须的生活用品之外,我居然没有去SHOPPING!我住的地方离忠孝东路很近,那里是著名的商业区,几个大商场之外,众多精品服装的小店铺遍布在巷子里。每次必去的信义新光三越也距离不远。之前每次回来J都会带我去那里走走看看,我也会迫不及待地安排出专门的时间四处逛一圈。

如今,J走了一周了,我每天要去的瑜伽会馆再向前走一点儿就步入那些有着美丽店铺的街道,可是我居然一次都没有去过!

清理了自己的衣橱之后,我忽然发现我依然什么都不缺。来台北带了几条连衣裙,一条牛仔裤和3条短裤,还有3件衬衣等,每天换洗,也依然有没动过的挂在衣橱里。我找不出逛商店的动力。。。。

内心里购物的欲望忽然象蒸发掉了,我想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好的转变。

 

第二个不同,就是在这个星期(在父母家时肯定少不了要与老人聊天,交流),每天都有课程,每天也要出去吃饭和走路,我说话的频率非常之低,除了必要的礼貌,买东西要说的谢谢之外,加起来的话语不超过50句。

记得以前有朋友说去某地内观。我说内观是做什么,她说就是每天都不能说话,跟着老师练习打坐,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收获是自己会越来越了解自己。

我想我目前的状态应该可以算做在生活中修行了吧。我去上报了名的课,听同学们在对话,听老师在传授,然后说谢谢,下课步行回家;我乘搭坐了很多人的捷运和大巴,看形态各异的人上来下去;我在咖啡馆看书或写字,旁边的人或高谈阔论或低声细语。我拍照,对着自己想要拍摄的物体。而我一直在沉默的状态。我的心,却一直保持着平和与快乐。我意识到我脸上的微笑越来越持久,因为我不断地发现生活中很多细小的动人之处。

这种状态,对我来说的确很新鲜。很享受。

前两天感冒了,有天问老师问题,我忽然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哑的,老师一时没听清我在说什么,我只有大声缓慢地重复一遍才清楚一点。我心里想,呵呵~感冒了,正好需要噤声。还是多喝水,少说话。

饮食清淡,睡眠充足,说话很少,每天出门都戴一瓶白水,加之依然坚持瑜伽,我的感冒居然很快就好了。

在与J视频时,他说你的气色非常好啊!面颊红润的,一看就知道你状态很好。

没错,我自己感觉状态真的很好~每天做自己的事情,内心无比澄净。好像在修生活禅。

 

修生活禅的小幸福

再细想,我觉得这跟大环境不无关系。在这个充满人文气氛的城市,很多细小之处叫你感到内心温暖。

我不想一直夸台北有多么好,可是在人性方面,的确比大陆要柔软很多。

随意走在街上,你会为一株开满花的树而打动。那些色泽艳丽的花朵开的密密匝匝,花瓣落在路边的车上,地上,一幅“繁花落尽执何手,一季繁花一世缘”的绝美画面。

坐在大巴上,你会忽然看到一段话,是请喜欢随手乱画的人不要再画,话却说的非常艺术,叫人会心一笑。

捷运内浅蓝色的座位是大家坐的,深蓝色的座位是给老人,妇孺等的。你会看到即使有人站着,也不会去坐深蓝色的座位。或者一旦有老人上车,立刻就会有人主动站起来让座。

一棵被锯掉的大树,你会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为什么锯掉这棵树的解释。我想住在这附近的居民内心会有种被尊重的感觉吧。

我去一家写着艺术指甲的店里询问他们有没有帮人做指甲,店主人说没有,但她还是会热情地告诉你哪里可能有,大概是写着什么招牌的店里会有等等很多信息。而不是一句话就打发了你。

我去面包店买面包,收银的女子快乐的声音会传染给每个人吧。一个小面包而已,她用快乐的声音告诉我这个面包是什么味道的,她们还供应到了哪里,吃时可以配一点什么东西会更加美味,要不要在纸袋外再套一个包装等等。除了报以微笑,并连声谢谢你还能怎样呢?

还有,那些高大的楼宇,看似冰冷,在你抬头仰望时,你却会看到那些阳台上,多是绿意滋生的茂盛植物,你会想象那里一定住着一个温暖的家。

很多细小的美好,叫我虽然沉默地前行,心中却暖意满满。

 

那天看到一本书,说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小幸福的人比较容易幸福。因为很多的小幸福集中在一起,会变成中幸福。当你有了中幸福,就可以生活在大幸福中啦!~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慢 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