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紫悦ziyue
紫悦ziyue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427
  • 关注人气:8,3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形散淡,意不同

(2010-05-16 19:21:51)
标签:

读书笔记

周末生活

理想的下午

当我们谈论爱情

我们在谈论什么

摄影

分类: 紫悦读书

形散淡,意不同

形散淡,意不同
一个人游走于上海的街上,喜欢看有特色的房子
 

我是看书比较快的人。不看则以,看就要一气呵成。晚上临睡看到很晚,睁开眼睛就又捧起来读。周末时间,读完了两本书《理想的下午》和《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说起第一本书,就要说说书的作者。去年八月去台北,一个晚上我们终于决定去吃传说中比大陆好吃几倍的永和豆浆,同去台湾的苏州艺术家叶放老师听说后也表示要从其他地方赶过去。并推荐我们一定要去复兴南路二段的那一家。当我们点了自己想吃的后,叶放老师跟一个高瘦的男子一起来了。记得当时叶老师介绍他是谁,我忘记了。只记得那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推荐了很多台北小吃,并记得他说写了一本书叫做《台北小吃札记》。

那天回京看我订阅的《TIME OUT》,翻到某一页在进行好书推荐,看照片觉得这个作者好眼熟。看了介绍,才知道就是那天晚上推荐我们吃东西的人----舒国治。

这次推荐的书名叫做《理想的下午》。舒先生对书的定义是: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我一向比较喜欢悠闲地文字,于是回到上海就网上订了这本书,以及其他的几本。

 

书中的内容是很多篇短文集结而成。不相关,看着也不吃力。却也真切地感受到舒老师这些年的晃荡经历。

正如他在专访中所说:"人要任性,自己要做得了主。自得其乐其实是很难的,能假装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得有造化的。所幸一方面我天性如此,又生在了比较随性马虎的时代,即所谓粗粝的岁月。”

说到他是否有很多的钱容他去四处漂游,他说的一句话更为经典:我们缺的是生活,不是钱。所以就不难理解他的书中网罗的杂文从1988年到2009年不等。因为他不为钱写作。

 

读这本书的同时我还读一本,是因为外出时若将这本书装在包里,会觉得有点沉。所以我就带了另外一本。《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的代表作。也是由一些短篇小说构成。所以看起来很轻松,翻开来就读。这本不厚的书我是两次外出读完的。一次是昨天在星巴克,斜倚着沙发喝着拿铁吃着大苹果。一次是今天在人民公园的石阶上,喝着瓶装的蜂蜜柚子水。两次的感觉都是当我的注意力从书中跳脱出来,才发觉旁边其实挺嘈杂的,可是刚才却什么都没听见。。。。。。

雷蒙德的每一篇小说都貌似形散,没完整的情节,没故事的来龙去脉,就好像电影中的一个情节描写。但他却拥有着一帮忠实的粉丝。我看完小说后,我也认真读了几个重量级粉丝的评价。比如:“卡佛简约的写作手法给读者留下很多想象空间。那些不完整的情节和似乎没有结局的故事迫使读者思考”。“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藏在字里行间,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你不想知道的东西。。。。”作家苏童说的更牛:“读卡佛读的不是大朵大朵的云,是云后面一动不动的山峰”

 

这两本书都是由一些短篇构成,看似形散淡,但实际上,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照我评价,《理想的下午》当然更真实。因为他代表了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方式。后者的细节描写的确到位,难怪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说:我在描写人生微妙,难解却又真切人性的细节上,多数来自雷蒙德。卡佛的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