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印象

标签:
台北过年台北印象所见所闻诚品书店摄影杂谈 |
分类: 紫悦出行 |
在诚品,或坐或立,你可以很安静地读书
去台北每次都是风调雨顺,不知道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贵人出门多风雨哦~
8月那次遇到莫拉克台风,有限的行程中有一天哪里都不能去~~这次,听长住台北的人讲,以往春节也下雨,但也就是大年三十或初一下,很快就停啦~这次,从我们到的那一天开始降温下雨,一直到我们走的这一天,去机场的路上,我看到天开始放晴。第二天J的朋友就在MSN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又晴又暖。。。。
虽然下雨,我们还是去了一些地方,购物之外,我也对台北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认识。
先说几个印象深刻的吧~
场景一:车遇红灯,如果我们排第一个,我都会发现J将车停在离白线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前面空着的地方划了一个白框,问J,他说,那是给摩托车留的地方。后来我就看到摩托车会从车辆中间的缝隙中穿行,停在前面,绿灯亮,先是摩托车轰鸣着前行,车辆再行。非常有序。根本听不到北京汽车不耐的鸣笛,看不到摩托车在行人中穿梭的现象。
台北摩托车多,世界闻名。但摩托车并没有妨碍车辆的行驶,也没有影响行人走路就很难得。
我还看到路边的停车位处,划着一个一个的大白框,那是车停的位置;有一条一条细窄的白框,是摩托车停的位置。没有车会停在摩托车的细窄白框,也没有摩托车会占用车的位置。而且这些位置都不收费,没有人会在你停好车后忽然跑出来收钱。只有写着P的停车场才收费。
台北骑自行车的人很少。J的朋友说,自行车是休闲用具,大家都是闲暇时候才骑出来。政府专门在河边或公园绿地附近修了自行车道,空气好又很安静。他就有2台自行车,专门是周末骑出去玩的。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北京政府说今年会专门开辟自行车道,这是一个好消息。以前机动车和自行车混杂在一起,既不卫生又很危险。为了环保,也为了健康,我们今年计划买自行车了。希望骑自行车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场景二:几天来都在下雨。每家商场门口都有内放干净罩雨伞的塑料袋。进商场时顺手拿一个套在自己的雨伞上,防止雨水撒在地面又脏又容易滑。这应该是常事,上海很多商场门口也有。令我感动的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两位女子,折好伞后没去拿那些干净的塑料袋,而是去边上的垃圾桶里拿别人丢弃的用过的塑料袋!嘴里还在说着:用过一次就丢很浪费~
想想也是,装过雨伞的袋子也只是里面有雨水,外面根本就很干净呢!~用一次就丢既不环保也又制造了很多白色垃圾~~
后来我每次拿一个塑料袋,都反复用很多次,不用时就捏在手里,里面雨水多就倒着让雨水流出来,继续用~~
你能看出这是医院么?J说这是日本人留下的建筑
场景三:跟J去台大医院验血,也感受了一下台北市民的生活。
医院里人不少,却很安静,每个牌子写的很清楚,你要去哪里按照牌子的指引就走好。还有随处可见穿着马甲的志工,他们在窗口边,或者在人群中,看到需要帮助的就会主动帮忙。而那些志工,大多是头发花白的退休老人!
这一点叫我很震撼。
在大陆,退了休的老人大多觉得自己忙碌了一辈子,退休闲下来很不适应,有的就忽然病了,有的只能在家做些家务。而这里,老人一样可以发挥余热。记得上次在花莲慈济也看到很多老人去做志工。
跟J的生活计划中,有一项就是每年要有2次做志工的时间。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北京哪里可以有这样的机会,但我想愿意奉献爱心总会有地方吧?
这些还应该是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项目才是。不是人民缺少爱心,而是这样的平台的确有点少。
雨中的诚品信义店。那些车辆很有创意吧?既收了广告费又成为一景~
场景四:诚品书店,这次依然是我们购物外去的最多的地方。记得上次来,秋说原来买书也可以退税啊~但我当时已经买了,却没办退税单,也就算了。这次我就打算问一下。没想到柜台交钱时收银员主动说,出示护照就可以直接打九五折,购满1千元直接就享受退税政策了!~
真是方便!
每次去诚品人都很多,却都很安静。这也让我回忆起那次去北京的书店,那次我们想给一小朋友买儿童书籍。边上有个儿童绘画区,几个妈妈陪着孩子在涂色,结果妈妈说话的声音比孩子都大,然后孩子就也大着嗓子叫嚷起来。整个儿童书区就听见他们的声音了!~
无奈之余,我只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提高个人素质,该从父母做起啊~!
在书香和音乐中享受一餐安静的早餐
即使一家小小的米粉店,都会有些精致的细节叫你动容
在走前的一天,终于吃到了最最有名的永康牛肉面!
只要是看起来还可以的店铺小吃,就一定会有人排队等待
台北的硬件设施不见得比北京好,但软件服务这一块,个人素质这一块,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城市想要真正高水准,只靠巨大投资盖高楼是达不到的~国民素质提高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