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关于信仰内心的力量杂谈 |
分类: 紫悦说时尚 |
近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关于信仰的课题。
不论是哪一个教会组织,天主也好,佛教也好,其实其根本点是相同的。就是要你以善为本,教你用爱去感化别人。只是形式不同。
我倒是觉得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有了信仰,你心中就会如同有了一盏灯,在你遇到重大抉择的时候,它会告诉你,该何去何从。
我听很多人说过,我谁都不信,就信自己。
中国人从小生活的环境和在成长过程中塑造的个性,基本上还是属于比较封闭的。谁都有过迷惑的时候,谁都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时候,你或许会请教你认为的高人,但实际上,高人也是人,他也只是用他自己有限的经验告诉你。是否适用,还得应人而易。
看到在家里供着佛像,天天要烧香拜佛的人,我倒并不觉得有必要模仿,因为很多人只是拘于形式。就好像叶公好龙,真的龙来了,他却被吓跑了。
信仰是存在于心中的。它是你内心的力量所在,是你的精神支柱。平时也许并不显山露水。只有在大的抉择面前,生与死,抑或舍与得,才会显示出真正质的差别。
老子说,不知死,安知生。而很多人,恰恰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惊慌失措,好像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会死。不是有医学统计吗?好多癌症病人不是因病而死,而是知道了自己的病后,被吓死的。
在四川,我们去的那所受灾严重的学校里,强烈的地震来临,老师们跑得比兔子还快,置学生的叫喊声于不顾。那么多的孩子失去了生命,而老师,一个都没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生死面前,什么为人师表,什么言传身教,一切都抛之脑后。
一个在四川做志愿者的佛教徒,当有人问起,看到那么多悲惨的场景,你恐惧吗?他回答:当慈悲心出来的时候,心中根本就没有恐惧二字。
舍与得。很多人在平常都表现出很大度的样子。而在真的大舍与大得面前,就显露出真正的本性。
老师说,每个人的极限不同,所以每个人所能承受的标准也就不同。贪嗔痴蛮疑,是凡人,就有可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藏传佛教的书籍,他们听从佛的旨意,是为了修来世。但当他们内心无比虔诚的时候,他们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无惧生死,只是不断地念诵着经文。
我想,人还是有信仰比较好。
我想,我也该找寻自己的信仰了。
----------------------------------------------------------------------------------------------
假期三天,安排了三场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