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进藏日记(过去的故事) |
大早起来,先从窗外看天气。地是干的,天是阴的。还好,没下雨。
夜里因为呼吸受阻而醒来,听得到心跳的声音,砰砰砰。再睡,再醒。每一觉似乎都很短,每一觉又似乎很完整。睁开眼的时候,心情是舒畅的。我是,鹏也是。
准备出门时已十一点多,我们拿起书找了半天,想寻找一家地道的藏式餐厅。后来一致认定,去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位于大昭寺边上,也离拉萨著名的商业八角街不远。是书上重点介绍的有特色,又好吃的藏式餐厅。后来才知道,其实北京也有一家,而且2年前我就去过,只是当时对藏餐没什么兴趣,因此印象不深。
靠近大昭寺,才感觉是真的到了西藏。这里游客与穿着传统服饰的藏民错综交织,不宽的街道两边店铺密集,除了为外来游客开设的当地工艺品,户外用品,各色餐吧,尼泊尔服饰外,也有为当地藏民开设的藏族服饰店,甜茶室,香火店。街道两边也摆满了铁棚子做的摊位,有藏银做的各种首饰,经筒,也有各色的哈达,藏民们装饰房间用的顶棚布,藏族音乐。还有些店铺的门是关着的,中午过后才会开门营业。

问了好几个人,走了很多弯路,才在一条幽深的巷子口找到那家著名的玛吉阿米。杏黄色的三层小楼,宗教色彩浓厚的音乐,爬上狭窄的木板楼梯,二楼有充足的阳光。已经坐着就餐的有一个读书的外国人,几个内地来的年轻男女,也有当地的藏民在沉默地喝着酥油茶。

我们很想尝试地道的藏餐,于是点了酥油茶,当地的牛肉烤馕,青菜。服务生提醒我们说,你们可能喝不惯酥油茶,甜茶好一点。我们肯定地看着他:酥油茶!
酥油茶用小的暖壶盛装,便于保温。再倒进面前的陶瓷茶杯。鹏看着我的反应,我小心翼翼地摒住呼吸,轻轻嘬了一小口。我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前味是有些酥油特有的腥膻味,后味是浓重的奶味。接连喝了几口,我说:可以接受嘛!
几分钟后,我却改变了看法。放凉了的酥油茶上凝了一层发黄的油,看起来有些不舒服。后面的半壶,我再也没碰,全是鹏一人独享。
馕的味道还不错,上面的番茄牛肉香味浓郁,就是肉有点嚼不动。
吃饱肚子,沿着八角街看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这条街因为西藏的旅游业的日益火热,分外狭窄拥挤。街两边高高的白墙下,搭满了摊贩的篷车。在中间走着看着不知不觉已过了两个小时。
一回饭店,鹏就拿起预防高原反应的红景天。倒水,准备服用。
在北京,他是有病也不吃药的人,到了西藏,却按时按点拿出药盒。随身带着的腰包里,速效救心丸一直放在里面。
他认真地从药盒里拿出药,数了两粒给我,嘴里说:给,吃苏丹红。我正要伸手接药,一听他的话,楞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扑哧一声乐倒在床上。
鹏奇怪地看着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乐:你昨天给我药时说:吃藏红花。今天又变苏丹红了。你不想让我活啦?
他仔细想想,挠着脑袋乐了:我真是那么说的吗?高原反应,一定是高原反应闹的!
再出门时,已是下午四点钟。外面空气干燥而清爽。云开了,太阳也露出了半边脸。
白天的布达拉宫广场多了很多游人,更有转着经筒,嘴里不断诵经的藏民徘徊在布达拉宫周走围。听说当你围着布达拉宫周围的上千个经筒顺时针方向圈,将会得到神灵的庇护。成群的藏民用手转动每一个经筒,口中念念有词,每个经筒下的木柄都已被磨得光滑发亮,这写满了六字真言的经筒,不知寄托了多少期盼和祈祷。
不管真假,我和鹏也跟在后面,一个个地认真转动经筒,为家人,也为自己。
布达拉宫的门票每天限量售出,没有人能买到当天的票,于是我们再次返回大昭寺,咨询了几家散客旅行团,开始计划接下来几天的行程。
确定了明天去林芝的行程,已是傍晚六点钟,又到了寻找晚饭的时间了。
还是在八角街上选了一家藏式餐厅吃家常菜,鹏点了酥油茶,还有糌粑,短短的两天,他倒是爱上了这里的美食。
吃过饭,沿着八角街步行回饭店。
大昭寺附近已成了繁华的集市,每走过一个摊位,都会有热情的商贩招呼,砍价后,购得经筒两只,挂历两副,笔记本两个。
回去的路上,天边炸起了雷,乌云又积成了堆,可雨,始终没下下来。
人很疲惫,也许高原反应还没完全消失,回到酒店整理好行李,准备早睡,明天7点半,前往林芝的车将会来酒店接我们。
夜间经常是醒着的,心慌慌的不知道怎么睡也舒服,一个姿势坚持不了多久就得换另一个姿势,直到凌晨三四点钟才熟睡过去。6点半钟,闹钟响了。
夜里因为呼吸受阻而醒来,听得到心跳的声音,砰砰砰。再睡,再醒。每一觉似乎都很短,每一觉又似乎很完整。睁开眼的时候,心情是舒畅的。我是,鹏也是。
准备出门时已十一点多,我们拿起书找了半天,想寻找一家地道的藏式餐厅。后来一致认定,去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位于大昭寺边上,也离拉萨著名的商业八角街不远。是书上重点介绍的有特色,又好吃的藏式餐厅。后来才知道,其实北京也有一家,而且2年前我就去过,只是当时对藏餐没什么兴趣,因此印象不深。
靠近大昭寺,才感觉是真的到了西藏。这里游客与穿着传统服饰的藏民错综交织,不宽的街道两边店铺密集,除了为外来游客开设的当地工艺品,户外用品,各色餐吧,尼泊尔服饰外,也有为当地藏民开设的藏族服饰店,甜茶室,香火店。街道两边也摆满了铁棚子做的摊位,有藏银做的各种首饰,经筒,也有各色的哈达,藏民们装饰房间用的顶棚布,藏族音乐。还有些店铺的门是关着的,中午过后才会开门营业。

问了好几个人,走了很多弯路,才在一条幽深的巷子口找到那家著名的玛吉阿米。杏黄色的三层小楼,宗教色彩浓厚的音乐,爬上狭窄的木板楼梯,二楼有充足的阳光。已经坐着就餐的有一个读书的外国人,几个内地来的年轻男女,也有当地的藏民在沉默地喝着酥油茶。

我们很想尝试地道的藏餐,于是点了酥油茶,当地的牛肉烤馕,青菜。服务生提醒我们说,你们可能喝不惯酥油茶,甜茶好一点。我们肯定地看着他:酥油茶!
酥油茶用小的暖壶盛装,便于保温。再倒进面前的陶瓷茶杯。鹏看着我的反应,我小心翼翼地摒住呼吸,轻轻嘬了一小口。我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前味是有些酥油特有的腥膻味,后味是浓重的奶味。接连喝了几口,我说:可以接受嘛!
几分钟后,我却改变了看法。放凉了的酥油茶上凝了一层发黄的油,看起来有些不舒服。后面的半壶,我再也没碰,全是鹏一人独享。
馕的味道还不错,上面的番茄牛肉香味浓郁,就是肉有点嚼不动。
吃饱肚子,沿着八角街看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这条街因为西藏的旅游业的日益火热,分外狭窄拥挤。街两边高高的白墙下,搭满了摊贩的篷车。在中间走着看着不知不觉已过了两个小时。
一回饭店,鹏就拿起预防高原反应的红景天。倒水,准备服用。
在北京,他是有病也不吃药的人,到了西藏,却按时按点拿出药盒。随身带着的腰包里,速效救心丸一直放在里面。
他认真地从药盒里拿出药,数了两粒给我,嘴里说:给,吃苏丹红。我正要伸手接药,一听他的话,楞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扑哧一声乐倒在床上。
鹏奇怪地看着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乐:你昨天给我药时说:吃藏红花。今天又变苏丹红了。你不想让我活啦?
他仔细想想,挠着脑袋乐了:我真是那么说的吗?高原反应,一定是高原反应闹的!
再出门时,已是下午四点钟。外面空气干燥而清爽。云开了,太阳也露出了半边脸。
白天的布达拉宫广场多了很多游人,更有转着经筒,嘴里不断诵经的藏民徘徊在布达拉宫周走围。听说当你围着布达拉宫周围的上千个经筒顺时针方向圈,将会得到神灵的庇护。成群的藏民用手转动每一个经筒,口中念念有词,每个经筒下的木柄都已被磨得光滑发亮,这写满了六字真言的经筒,不知寄托了多少期盼和祈祷。
不管真假,我和鹏也跟在后面,一个个地认真转动经筒,为家人,也为自己。
布达拉宫的门票每天限量售出,没有人能买到当天的票,于是我们再次返回大昭寺,咨询了几家散客旅行团,开始计划接下来几天的行程。
确定了明天去林芝的行程,已是傍晚六点钟,又到了寻找晚饭的时间了。
还是在八角街上选了一家藏式餐厅吃家常菜,鹏点了酥油茶,还有糌粑,短短的两天,他倒是爱上了这里的美食。
吃过饭,沿着八角街步行回饭店。
大昭寺附近已成了繁华的集市,每走过一个摊位,都会有热情的商贩招呼,砍价后,购得经筒两只,挂历两副,笔记本两个。
回去的路上,天边炸起了雷,乌云又积成了堆,可雨,始终没下下来。
人很疲惫,也许高原反应还没完全消失,回到酒店整理好行李,准备早睡,明天7点半,前往林芝的车将会来酒店接我们。
夜间经常是醒着的,心慌慌的不知道怎么睡也舒服,一个姿势坚持不了多久就得换另一个姿势,直到凌晨三四点钟才熟睡过去。6点半钟,闹钟响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