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肝胆照汗青。
没有人从来没输过,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可以永远赢球。但怎么输的、怎么个输法非常重要,一如有的人死的重于泰山,有的人死的轻如鸿毛,死的“重于泰山”是一种永生,而输到绝处的球队其实也是一种“赢”——他们把一个扣人心弦、甚至几乎令人窒息的精彩过程留在了历史上,让人永远铭记。
而那个输掉的结果只会让人更刻骨铭心。
常规赛最后一轮、获胜即可出线的首钢男篮113比114一分之差输给四川,三届总冠军7年来第一次无缘季后赛。但就在首钢男篮以68比78落后10分之劣势进入第4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将“平淡无奇”的输掉这场比赛时,首钢男篮却以最后两分钟内的6记三分球和2次罚球将比分扳成113平,而当所有人都以为比赛将进入有利于主场五棵松作战首钢男篮的加时赛时,哈达迪却在最后2秒底线直接长传发球至己方篮下,王汝恒接球上篮被犯规,他罚进第一球后比赛结束……
最后90秒内6个三分球,朱彦西4个,张庆鹏1个,马布里1个,张庆鹏还有一次3分刷筐而出。首钢男篮最后时刻所有投篮全是三分球,几乎全在10秒内出手,对手一发底线球就犯规,对手罚中一分、或2分后,立即快攻打三分。五棵松体育馆每隔十几秒秒就掀起一次波澜、就沸腾一次,爆发出一次山呼海啸般的声浪,最后10秒方硕进攻被犯规两罚全中后,2秒内再上演“生死大反转”……这样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剧情”不仅CBA前所未有,很可能很长时间内后无来者,而且连集全世界篮球精英、“剧情”最丰富的NBA也难得一见,甚至与NBA历史上最著名的“麦迪最后39秒3个三分球反败为胜”,“费舍尔最后0.3秒跳投得手逆转”……相比亦毫不逊色。
首钢男篮输了这场比赛遗憾吗?不管你是否首钢男篮球迷,给你一个选择题:一是以一场永载史册的输球昂首挺胸结束本赛季,这次“死”了,但死得其所,两年后又是“一条永远争第一的好汉”;二是或因主场平淡无奇的赢了四川(四川已确保进季后赛,不玩命、送首钢男篮个人情),或平淡无奇输四川,而没有丁彦雨航的31分、山东也输给了青岛,但进了季后赛的首钢男篮再因实力差距窝窝囊囊的被新疆狂虐。你会选择前者,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还是后者“好死不如赖活着”、“多活一年是一年”,“不求争冠夺第一,只求年年能混进前八”?
历史不容假设、选择,但历史很快将证明首钢男篮此“输”会与他们的CBA三夺冠一样被长久铭记,此“输”与彼“赢”同样辉煌。
在我心目中,还有一支球队的“输”几乎比所有的“赢”更刻骨铭心,更能体现“生命的意义”;还有一个亚军几乎比所有的冠军都令人扼腕叹息,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个队就是1974、1978年世界杯上的荷兰队,克鲁伊夫、内斯肯斯、伦森布鲁克、克洛尔、阿里汉……以全攻全守的青春风暴荡涤着一切因循守旧的污泥浊水,第一轮小组赛0比0瑞典,4比1击败保加利亚,2比0胜乌拉圭;第二轮循环赛4比0击溃阿根廷,2比0淘汰巴西,2比0胜前东德,最后在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决赛中1比2负于拥有贝肯鲍尔、穆勒等猛将如云的东道主德国。四年后,缺少了克鲁伊夫的荷兰队再在决赛中加时赛1比3不敌东道主阿根廷……
相比于荷兰队这两场“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决赛,多少人还对乌拉圭两次世界杯夺冠、意大利队除1982年那次夺冠外的三次世界杯决赛,德国1994年一个点球击败阿根廷夺冠的决赛……留有更深刻的印象?1974、1978年世界杯的决赛和冠军被称为“决赛中的决赛”、“冠军中的冠军”,完全是因为先有了“死的重于泰山”荷兰队,是他们亚军“壮烈的死”凸显了冠军“光荣的生”。1974年世界杯,克鲁伊夫压倒冠军队队长贝肯鲍尔捧走金球奖,就是当时历史对他“死的伟大、输的光荣”的一种承认。没有生,何来死,但没有死,生也就失去了意义。有时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死”、“输”,更能让人体会到“生”的绚丽和“赢”的辉煌,输到绝处亦是赢。
有多少人与我有同感?
中国男子三大球为什么每每“生”的窝窝囊囊、生不如死?因为从来都“死”的窝窝囊囊?从未壮烈无比的“死”过?
40岁的马布里和他的队友以一场永载史册的“输”(本轮上海对浙江、山东对青岛的比赛也很有品质),不仅体现出了最纯粹的体育精神、提升了CBA和中国篮球的品质和档次,还给更多人以“不服输”、“不窝窝囊囊的苟活”、“追求生、也追求死”的人生启迪,功莫大焉。首钢男篮今日有如此壮丽之死,他日定有凤凰涅槃之重生。至于老马是否会自此打住挂靴,他赛后对着裁判比划、嘴里嘟囔了些什么,都可忽略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