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亟需“把球往门里踢”
(2015-04-22 23:12:47)
在世界足球一路历经了什么……“链式防守”、“巴西技术流”、“荷兰全攻全守”,“巴萨、西班牙tiki
taka”……的技术革命和潮流之后,已很少有人再去注意英国人那些貌似早已过时的“原始理论”。比如“球离对方球门越近,破门可能性越大”,多射门就必多破门,“统计平均8—9脚射门必有一次破门”……
足球技术已越来越细腻、高深、尖端了?
然而,国安亚冠主场0比1输布里斯班狮吼几乎颠覆了所有这些理论,颇有几分像tiki
taka的连续短传,前后左右,直传、斜传、回传,把“傻大黑粗”的“澳洲袋鼠”溜得晕头转向,连后卫新人李运秋边路下底传中的脚法、时机都非常突然、准确,开场不久国安即连续获得多次射门良机,费祖拉乌头球、宋博轩射门、补射……到第39分钟被有越位嫌疑的破门前,国安射门次数13比3遥遥领先对手。
技术胜出好几筹,射门多出4倍多,球和一堆人都在狮吼队门前晃来晃去——无法再近了……从哪种理论上“分析”,国安都该获胜,甚至大胜?
有时恰恰是最简单的“东西”、而非尖端和高深的理论,能解释了足球(及其它任何事情)的本源。
凡认真看过比赛者,都不难发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国安全场17次射门,几乎全没射正球门。费祖拉乌接李运秋传中头球偏的离谱,巴塔拉射高,宋博轩补射离门柱20厘米偏出,于大宝搓射远角10厘米高出,德杨右脚弹射偏出40厘米……国安全场17次射门只有3次射正球门、还太正,没能将比分扳平、甚至反超,一点都不冤枉?恒大客战首尔FC,若郜林开场面对偌大个“空门”射正,打顺了的恒大很可能会有一场大胜?
在几乎所有体育项目中,足球技术是一项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个人传、接、带、射,对速度、力量、协调、头脑有全面的要求,且要在对抗下,在最大场地上和最多人数中,集体、配合完成。任何一个环节的缺陷,都可能成为制约整体实力的短板。而射门显然是“所有技术中的技术”,射门不行一切全成白搭。
一个球门长7.32米、高2.44米,中间站个门将。最好的射门是4个角,或擦着门柱、击中门柱弹进去、门将只能望球兴叹的那种。射太正固然不好,但若力量大,亦可造成门将脱手,或漏进门、或有机会补射,你根本没射进门框?那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了,总射不进门框?那上帝也没办法!
“如果你不知道把球往哪儿踢,就往门里踢”,德国人施拉普纳早已被证明是一介水货,他这句话却是没错的。听着简单、很糙,但做到却远非易事。
中超、亚冠和中国队比赛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好不容易攻到对方禁区,完成了一次传中、角球、射门,球被对方门将、后卫破坏,球刚出禁区、或击出(踢出)不远,进攻方队员跟上的射门经常是高射炮、或偏的离谱,或软绵绵击中防守队员身体……很少射正球门。我印象里近年来只有廖力生亚冠一次、陈志钊中超一次和吴曦亚洲杯一次插上“补射”射进门框,结果全得分制胜。最近一次是江苏舜天孙可的上轮中超,对方门将将球击出不远,孙可跟进爆射,球击中后卫折射入网。
很多情况下,你只要射正球门就能破门?或有两次至少一次破门?这不是废话!
国安本赛季被认为是中超最成功的球队,亚冠、中超一度保持不败,且一球不失。但进球少、进球能力欠缺亦一目了然,尤其费祖拉乌和德杨“两杆洋枪”暂告哑火后,后防漏洞立即被放大。其实前场进球等于后场补漏。
有人说射手的“杀手本能”乃天生,但更多需后天苦练却毋庸置疑。梅西、C罗、科比、詹姆斯……莫不如此。就连高洪波当年也是每次训练结束,皆要自觉加练上千次,才练就的“最佳射手”。前不久BTV6一次射门游戏,几位前职业球员竟集体败给一业余“高手”……现中国足球各队训练结束后有多少加练射门的、包括中后场球员?
“射正球门”是对所有踢球者的起码要求,但也是最高境界。国安亟需“把球往门里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