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次踏上采访世界杯征程——世界杯系列印象之五
(2014-06-05 15:52:44)
马特乌斯踢过5届世界杯,是个纪录,不能再多了。18岁踢世界杯是个奇迹,38岁踢世界杯(门将例外)是另一个奇迹,但踢5届世界杯不是一个奇迹加另一个奇迹,而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奇迹。
谁看过的世界杯最多?应无此项纪录,1930年至今80年,看过所有世界杯者应仍有人在。
谁采访过最多的世界杯,网上搜不到,根本称不上“纪录”?
中国有关世界杯的纪录很少、很短,一目了然。网上有个关于世界杯纪录的调侃,“从未有一支队世界杯上两次击败过中国队”……
谁最早看过世界杯也“近在眼前”。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转播国际体育比赛才开禁。1978年是“最老”一批中国球迷第一次看世界杯,这批球迷中“最年轻”者,当属46岁的前央视足球解说黄健翔。能说“我当年”者,仍风华正茂。
中国记者最早采访世界杯是1986年,体育馆路8号院学西班牙语的程征、饶广平,足球报严俊君、廖德营,寥寥几人,屈指可数。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派出三名记者的足球报仍是主力,中国记者不足10人……
1994年世界杯是我的第一次,新华社许基仁、中青报毕熙东、人民日报汪大昭、北晚李永广、足球世界冯建明、足球报陈伟胜……,约20人。至今,采访世界杯最多“纪录”保持者是陈伟胜(5届,我4届)。2002年,中国队唯一一次打进世界杯,采访的中国记者近千人(很多没证件)。此番去巴西,估计至少数百众。自2002年起采访过三届世界杯者,应以百计。
每一届采访都会碰到难忘的事、难忘的人,虽经岁月、不曾磨灭,经历过也是财富。
1994年美国,芝加哥一出机场,就碰上刚下飞机、一个人守着箱子的欧足联主席约翰森,聊过几句,临别时他说,“注意保加利亚”。我当时没太听清楚,直到保加利亚1/4决赛淘汰西德,才深刻领会其含义。两年后,采访欧锦赛,再远远见到约翰森,高头大马仪仗队保驾护航,众星捧月般,凡人根本无法靠近……
1998年法国,韩国队首战先进球、1比3被墨西哥逆转,次战0比5遭希丁克所率荷兰血洗、早早被淘汰,车范根被火线下课。许丁茂临危受命,韩国最后一场“临死拉个垫背的”,0比1落后下顽强扳平,将一只脚出线的比利时拉回地狱。赛后,韩国队如获胜般奔向看台一角守候的韩国球迷,比利时遭遇灭顶之灾,“一代神童”希福蹲在草坪上,深深低着头,只见肩膀随着抽泣颤抖……
2002年日本,第一次体会到参赛国记者的“特权”,包括决赛在内、所有比赛混合区都有采访证。但太多的中国记者也让他们太“宾至如归”,决赛前横滨体育场新闻中心,一个“女汉子”中国记者旁若无人般、以最高分贝给国内打电话达数分钟之久,众人皆道路以目,一位男汉子中国记者实在忍无可忍,大声以“国骂”怒斥之,那位女记者和整个新闻中心顿时安静下来,众人复侧目……
2010年南非,世界杯开幕前一天多起记者被抢。自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白人从约翰内斯堡市中心“撤离”,约堡就成附近各国非法移民首选,治安形势非常险恶。世界杯决赛前,我只在“光天化日”下去过一次约堡市中心。决赛前晚,国际体育记协希尔顿饭店开招待会,会完已近11点,没有、也没人敢坐地铁、公共交通,欧美记者没人顺路带我,打车横跨约堡市南北车费近千元、且深夜要谨慎选择司机,好不容易等来个面善的白人司机,将我拉到半路有记者班车的“指定饭店”……等待中,12点班车最后时间已过……荒郊野岭,夜黑风高……远处突然来了辆“迟到”的班车,司机我还认识,班车遂成我深夜专车,送我“回家”……
今晚我即将踏上第5次采访世界杯征程。巴西很不安全,但还能比南非更不安全吗?我将带着一大堆问号,前往这个神秘、令人神往的足球王国,再把难忘之事、难忘之人,留给读者和我未来的记忆,留给将来说“我当年”的资本。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