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不能只有一个“拼钱”模式
(2013-12-27 09:54:34)
就在恒大打完世俱杯后短短几天内,中超各队“井喷式”“拼钱竞赛”表明,两个月后开赛的2014赛季中超已是“钱途无限”。
25岁的巴西前锋阿洛伊西奥,鲁能竟能开出他在圣保罗队4倍的工资;中超一赛季只有30轮,但恒大请“银狐”里皮两年半工资高达1000万美元,只排在穆里尼奥和安切洛蒂之后列世界第三;就连朱骏那般“上海阿三”,也曾斥巨资把世界级球星德罗巴、阿内尔卡买回来“当爱马仕皮带”把玩……
而恒大亚冠夺冠、打进世俱杯,更把中超已近疯狂的“拼钱竞赛”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据说,3年6换帅、连刚率队夺得联赛亚军的名帅安蒂奇都被火线下课的山东鲁能,新赛季开出高达5亿“拼钱引援”指标;而同样急匆匆将率队夺得第三的少帅斯塔诺“炒了鱿鱼”的北京国安,更扬言要斥资10亿,与恒大“血拼”,传说中他们已将新帅目标定在诸如希丁克、卡佩罗、海因克斯等暂时赋闲的世界名帅身上;甚至连已冠名中超、并与足协有国家队合作的万达集团,也顿生按捺不住之意,王健林暗示必要时“欲与恒大试比高”……
虽不及这几家财大气粗、但也被绑在“拼钱战车”上的还有贵州人和、大连阿尔滨、江苏舜天……正充斥媒体各大版面中超各队“拼钱买人”的新闻,像极了批发市场里的“采购”,挥动着支票,钱钱钱,买买买……
但“钱途无限”不等于“前途无限”,中超“拼钱竞赛”背后的弊病和后遗症,已如“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拼钱”的基础是什么?——“生钱”。但中超靠什么“生钱”?英超比中超更有钱、世界第一,但英超近3个赛季电视转播费已高达55亿英镑,每个打入英超的球队3个赛季内(无论是否降级)都可分到至少一亿英镑。你若知道英超是如何绞尽脑汁包装比赛、满世界推销,你就会知道他们的钱绝非白来,更非白给。中超电视转播费多少,有几个国家转播?电视转播不让球队交钱已是好事?卖球衣、门票收入更羞于启齿,有德罗巴和阿内尔卡时上海申花季票还不够看场大片的。
中超“生钱”功能几等于零?
中国足球不差钱?中超“拼”的是房地产、国企、私企的钱,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但一纸禁令,就足以让茅台酒一夜间掉价,让楼堂馆所公费消费萧条,谁又知道虚高不下的房价究竟能“死撑”多久?正面临改革的国企又能在足球上“拼”多久?
过度“拼钱买人”的另一大弊病是打压了本土球员和年轻球员的成长——破坏了“造血”功能。姚明日前疾呼要限制CBA外援的上场人数——限制了本土球员的成长。中超也一直有“禁止引进外援门将”的条款,但为什么各队中场和锋线主力位置,射手榜、助攻王前几名几乎全被外援占据,却无人过问?恒大亚冠一路夺冠,本土球员几近一球未进,各级国足大赛成绩每况愈下,暴露的问题已昭然若揭。
最有钱的英超既有“拼”外国资本的新贵——切尔西、曼城模式,也有“生钱”功能强大的百年老店曼联、阿森纳、利物浦、热刺模式,还有靠年轻球员强烈冲击的卡迪夫、斯旺西、赫尔城、雷丁的升班马模式。英冠、英甲、英乙更是初出茅庐者的沃土。正如此,英超才根深叶茂,形成鸡生蛋、蛋生鸡的良性循环。而中超只有鲁能、绿城等寥寥几队青训稍好,连恒大都什么人都要买。前中超深圳队连个正轨训练场都没有,一队二队混在一起……中甲也只有拼洋帅、拼外援、“拼钱”一个模式?只是“少有少拼”而已?
为什么中超没有更多模式,只有争先恐后去“拼钱”?穷则思变、输则思变,为什么没钱、成绩差的球队,不能像琼中女足和山师女排那样,卧薪尝胆苦练,短期内把基础很差的球员的体能和基本功迅速提高到比职业男足球员(12分钟跑等)还好,靠本土球员、年轻球员,取得好成绩、甚至夺冠,去开创一个新模式?
只有一个“拼钱模式”很危险。看似能带来一时繁荣,一旦“输血”难以为继,将立即“生命垂危”。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