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继明
周继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494
  • 关注人气:4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足球输球的哲学意义

(2013-07-14 11:23:31)
标签:

体育

    在一个科学正在解开几乎所有“十万个为什么”的时代,在一个“超级现实的时代”,很多人都在或多或少的怀疑哲学存在的意义。
    哲学是什么?是世界观,是经常藏在一堆表象背后的深刻原因。
    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足球刚开始输那会,很多人还是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他们坚信中国足球很快会在足球场上“成功”。刚开始,中国足球总结和反思的也都是场上技术层面的东西。临门一脚差,缺中场核心、缺高中锋、缺长传……,有一段近十年的时间,中国足球对输球最精辟的总结是——“技不如人”。
    但中国足球还在继续输,技术和细节问题越解决越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就有些人嘴上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心里却不怎么相信了。有人就想到教练的问题,想起请外籍教练,于是就有了施拉普纳“一个德国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足球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故事。若中国足球一直赢着、或不是输的如此痛彻心扉,是很难想象中国足球会如此之快的打开国门的。
    施大爷来中国还是一个象征,其意义已远远超出足球本身。与打开国门同时开启的还有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进程,中国足球场上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来自于场外成为共识。专业化过时了,要走世界足球职业化的共同道路。这一飞跃般的认识为什么最早来自中国足球?为什么是足球在中国体育、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中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因为输球,因为一次次惨败后刮骨疗毒般的痛苦反思?
    输一次是输,输10次是输,但输100次就不是输了,就成了“百输成精”。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就是输出来的,在哲学上,这也叫“物极必反”。这就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只不过这个成功不是现世报般马上体现在球场上而已。
    神奇教练米卢率国足打入2002年世界杯,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一夜间竖起了几十尊雕像,很多人都以为中国足球从此一马平川了。但那一次短暂的辉煌掩盖了多少中国足球已病入膏肓的问题?至少是收黑钱、吹官哨的陆俊就晚抓了十年,中国足球的假赌黑又多祸害了十年。一边忙着竖雕像,一边忙着歌功颂德、沾沾自喜,又如何能看到自身的问题?中国队千辛万苦的第一次打进世界杯,“中国金哨”陆俊也要去吹世界杯了,他屁股上的屎当然要先盖起来,此前他也曾身陷一场受贿官司,最后却是证据确凿的原告落荒而逃。
    职业化也没能挽救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连续三届世界杯预选赛没进十强赛,世青赛、世少赛预赛连续几届出不了线。阿里汉不行,杜伊不行,卡马乔更不行,输伊拉克、卡塔尔,一路输下去,最后连泰国二队也输了个1比5。职业化也不灵,世界名帅根本不管用,中国足球如看不到一丝光明的漫漫长夜,此时还有谁还会再说、再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那句充满了哲学智慧的古训?
    一则尚未最后证实的“传言”如拨开了满天乌云,“足协将从体育总局剥离 真正管办分离将去行政化”。据有关方面透露,国足1比5输泰国终于让“高层”痛下彻底改革足球体制的决心。“去行政化”?“政府机构管办分离”?中国的大学喊“去行政化”多少年了,“让民间协会社会化”喊了多少年了?让国企们“去行政化”喊了多少年了,都没有一点回声。为什么是中国足球弄出了最大的声音,受到极大的关注?以至于可能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去行政化”最有力的武器?——非因中国足球踢得好,赢了球,而是相反。
    中国足球场上表现出的表象问题,最终还要到场外才能得以彻底解决,这早已经是一个社会命题和哲学命题了,这个哲学命题就是:世上万物皆有用,苍蝇本身携带的免疫功能比人提炼出的青霉素强600倍,中国足球输球当然也有积极意义,输到尽头必是赢。若此番剥离也是喊喊而已?那就是还没有输到尽头,还有的输。
    若中国足球彻底解决了场外的问题,先成了中国体育、乃至中国社会改革的“急前锋”,再在球场上打进世界杯、取得好成绩还会是问题吗?
    勇敢的去拥抱中国足球场上失败!让中国足球失败的风暴来的更猛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