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最大的“全民健身”
(2009-11-04 20:20:09)
日前,一份很有影响的南方报纸一篇重要评论的题目是,“把全民健身搞上去,足球随它他去吧”……
足球是什么?是脱离其它项目的“单身贵族”,还是“95%好的和比较好的之外的一小撮”?足球不是三大球之一,众多现代体育项目之一,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众多金牌项目之一吗?不是甚至还被称之为“人类第一运动”吗?什么时候突然成了“坏分子”?或者,该评论听上去至少是,足球与“全民健身”是对立的、不属于“全民健身”。
是中国足球长期上不去让某些“恨铁不成钢”者把足球边缘化、另类化,甚至妖魔化了?所以要“珍惜生命,远离(中国)足球”?还有多少人曾一遍一遍的不断发誓,再也不看中国足球了?……细读之下,还可以发现,该评论所说“随它去吧”其实还只限于中国男足,曾经的“铿锵玫瑰”并不在此列。“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恨铁不成钢就臭之、丑之?该评论是在高屋建瓴的阐述“全民健身”,还是如普通球迷般在中国足球输球后的非理性发泄?
也许,真正需要斟酌、讨论和较真的,是该文对“全民健身”的理解。
按我对该评论之理解,“全民健身”不仅把足球“狠狠的踢了出去”,字里行间还把三大球和竞技体育“剔”了出去。“全民健身”是什么?只剩下了什么?太极拳、散步、踢踺、爬山、抖空竹、放风筝、钓鱼……最后是小区里老头老太太用体彩公积金配备的健身器材上压腿、抻腰,来回晃悠?什么意思?“全民健身”只是些适合老年人的轻微活动,还是所有非世界锦标赛项目?这种对“全民健身”的理解听上去怎么很像老弱病残?这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吗?
前国际足联阿维兰热80岁时还参加足球比赛,足球不是“全民健身”吗?前中国人大委员长万里90高龄一直坚持打了几十年网球,网球不是“全民健身”吗?太极拳是“全民健身”,拳击就不是全民健身了吗?太极拳没进奥运会是全民健身,进奥运会就不是全民健身了吗?太极拳和拳击都是格斗术、都健身强体,太极拳甚至被认为是格斗术中以柔克刚的最高境界,如何就一个“全民”,一个“不全民”呢?据统计,英国人90%的体育都是足球,足球不是英国人的“全民健身”又是什么?
这种有意无意间对“全民健身”的误解,很可能来自长时间以来对现代体育的一种误读。近年中小学学生体质下降,很多青少年沉湎网络、缺少体育锻炼,不少人将之归咎为“现代体育的某种缺陷和匮乏”:“看我们那时候有多少可以玩的,滚铁环、扔沙包、弹杏核、拍帖、敲四角、砸皇帝、捉迷藏……”我亲眼看到北京有中学体育课新设了滚铁环……
现代体育实际上就是全世界很多国家“土”项目的集大成者。田径最早是希腊人的,足球来自英国,排球、篮球发源自美国,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亚运会上巴基斯坦的卡巴迪,中国的武术……现代体育的精髓不仅是强身健体,还倡导了公平竞争和集体主义,是工业化和法律的产物。在由最初“民族的”走向“世界的”的过程中,哪个项目“越世界”,有越多参与的人群,哪个项目就“最全民健身”。足球以其对人的综合体能有最全面的要求,以及场面最大,最具观赏性和参与性而成为“第一运动”,是完全有理由的,而相比之下我们那些大多是单人和简单的“土”游戏失去了参与者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是我们自己,先把一些世界性的竞技项目变成“非全民”的一部分人——国家队、职业队、专业队的夺牌“任务”,而不是从更多的人、从基础抓起,又从理念上与“全民健身”对立了起来。其实,现代体育一开始就是“全民健身”,参与人数越多,观众越多的项目,就越是“全民健身”。换句话说,若我们真正利用好所有的足球场地、足球时间和足球资源,使之真正成为参加人数最多的“全民健身”,中国足球如何还上不去?上不去又何妨?那时再上不去就“随它去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