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米卢回来吃个“回头草”?
			
					(2008-11-29 19:01:16)		
		
						
		
			   
中国足协的燃眉之急不是选出一个足协新主席,或者一个新副主席、一个国足新主教练、一个国奥新主教练,而是先成立一个“辟谣办”。
   
据说,国足主教练又被“内定”为殷铁生了。因为有新“谣传”说,原来在“谣传”中沉沉浮浮了好几回的王宝山已被由戚务生、高丰文、金志扬等老教练组成的“教练委员会”否决——“太面、太缺乏成功的经验”。至今,有关方面尚未“辟谣”。“谢亚龙回足协”、“刘春明执掌国奥”,是明确辟过谣的。“南勇掌门足协”、“王宝山被否”是没来得及“辟”,是在遮遮掩掩之间,还是真的在骑虎难下之间,还是“辟谣”也要职业化?虽然有那么多重要的职务需要在12月的“中国足球协会代表大会”上选出,时不我待,但有多少个职务待选,就有几倍于职务数量的“谣传”要传之,要辟之,没有个“辟谣办”太不利于开展工作了!
   
但中国足球“后方”忙着扯蛋,“前方”却正在扯紧。
   
刚在上海结束的亚足联执委会已经决定:2012年伦敦奥运会预选赛提前到了2011年,而2014年巴西世界杯预选赛整整提前了两年,2010年南非世界杯7月打完,10月份即开打下届世界杯的预选赛。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原来中国足球2010年前面临的“挑战”只有一个鸡肋般的亚运会(足球赛)和一个连鸡肋都不如的亚洲杯预选赛,“一个半鸡肋”还值得全世界选帅、化巨款选个洋帅来?于是选帅的“国策”就早早的改为“土帅”、先凑合凑合得了。所不同的只是,拿谁来凑合?殷铁生,还是王宝山?以中国足球传统的反应速度和应急机制效率,否决王宝山、内定殷铁生还只是很滞后的“凑合”于“一个半鸡肋”的阶段。用殷铁生打2010年开始的世界杯预选赛?岂不是“同样的面、同样的缺乏成功的经验”?
   
“凑合”还没开始就必须结束了,扯蛋也必须结束了,正式“演出”就要开始了。打世界杯预选赛是否还要花大钱请世界名帅?这还用说吗?
   
中国足球改革一直在“走两步,退一步”、甚至“走一步,退一步”中徘徊,请洋帅就是一个例子。请施拉普纳被认为是打开了国门,但施大爷栽了,立即以“土帅”戚务生换之;“土帅”再次露怯,就再换成洋帅……最新一轮的土洋轮换是在奥运会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完成的,而殷铁生正是那个“末代土帅”。按这个轮回,刚刚的败军之将殷铁生是没有多少机会“复辟”的,弃王宝山,用殷铁生?这个“谣言”是否比“谢亚龙回足协”更不靠谱,更需要辟谣,还是根本用不着“辟谣”?
   
也许,对众“土帅”最好的辟谣是明确要选一个“洋帅”,对众水货“洋帅”最好的辟谣是选一个最好的“洋帅”。
   
以中国足球的选帅效率,即便是现在开始启动,没有几个月、半年的是断不会有结果的。水货不行,价格太高不行,而且最难达到标准的是,“不听话是最大的不行”……即便是听话几乎俯首帖耳般如杜伊者,最后还是因什么“迟到门”、“电话费门”,乃至简直不堪入耳的“宫外孕门”被提前“弄”下课。选世界名帅也选到了米卢、杜伊这样的“世界杯奇迹教练”和“世界第九大教练”了,还能再去选谁?谈了几次不下来的特鲁西埃,根本不可能来的希丁克、雅凯、温格、卡佩罗……时间紧迫,做生不如做熟,还不如吃吃曾经在中国混过的洋帅的回头草。比如曾经成功的两个洋帅,米卢和克劳琛,既好用,也好谈。
   
给米卢配以高洪波和杨晨做助理,在再次带出一支“快乐的胜利之师”的同时,也为这两个形象很好的年轻“土帅”增加点洋气儿,为他俩光明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克劳琛配以当年荷兰世青赛的人马为班底,召回陈涛、毛剑卿、董方卓、王大雷等杜伊、福拉多和殷铁生没用上的青年才俊,打出国青当年荷兰世青赛的风采和磅礴气势。看看赋闲在家没事、刚从上海亚足联年度最佳现场到北京的米卢在网上频频向中国足球抛出的媚眼,中国足球再不心领神会作出点化学反应,简直就是一个二傻子了。
   
把米卢请回来,别让他听中国足球的话,让中国足球听他的话。同时让米卢把国奥,甚至国青三支国家队都带上,中国足协只去专心去抓好基础。好马不吃回头草?为什么不是“能吃好了中国足球这个回头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马”?
    以上纯属忽悠,无需辟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