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后记(自引)

标签:
人类生态系统同舟共济演化机理 |
分类: 经济研究 |



本书交付出版之际,全球爆发了危及人类命运的“新冠疫情”危机。无法出门蛰伏家中这段时间,笔者常常昼夜伏案沉思。在感叹人类生态系统复杂和人体生命系统脆弱之余,对“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基本内涵以及本书相关章节内容有了一些较深层次的感悟和思考。
首先,人类生态系统本身也是由诸多“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复合交错链接而成的复杂生命系统单元构成,当然也应具有层次性、突变性、自组织以及系统开放性等显著生态系统特征,而具体表征是否也具有“强循环链接-弱循环链接”、“正向循环链接-负向循环链接”、“有益循环链接-有害循环链接”形态呢?
第二,本书所阐述的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物质代谢”、“冗余消解”以及“层次递阶”等内在演化机理,是否有助于人类探知这个神秘且可怕的“新冠病毒”疫情起源及演化趋势,尤其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过程所呈现的“非物质化”转移和“基因信息”传播特征。
第三,笔者构建的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方法论,包括系统要素识别、系统结构解析、系统生态行为分析、系统信息功能分析以及系统模拟仿真等。期盼这些系统研究方法论对生命科学诸多“未知”领域有所借鉴,尤其人类竞相探究“新冠疫情”危机不期而至的关键时刻。
第四,面对这场考验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同舟共济、共度时艰”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实世界却是事与愿违,但愿本书构建的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机制设计理论,包括激励相容、生产责任制延伸以及演化博弈等,对当前的人们有所启发。
笔者之所以有上述一些浅薄的思考,也许因为本书所探究的研究对象、方法理论体系以及相应技术支撑与生命科学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当大家共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之时,也可能会产生诸多不切实际的跨界“灵感”和多疑思考有关。
在此,笔者深深感谢出版社责任编辑,给予本书多次修改完善的宽容和理解。本书交付初稿后,还能数易其稿。......直至完成这个后记。
因疫情延宕付梓至今,诸多欣慰和感恩之余,更多的是沉思。
2020年5月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