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而贫,贫而穷                <span style="position

(2010-02-02 16:18:00)
标签:

杂谈

    穷而贫,贫而穷
  梁发芾
  一次,看到一份杂志对于央视前台长杨伟光的专访,其中有一个地方印象颇深。专访写到,杨伟光办公室的3面墙上挂着书法作品,东边挂着“紫气东来”,很迎合风水;北边挂着“精品至上”,是他的座右铭;西边的颇有意味:“欲展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说“穷”字实在不好,换作了“展”。又说,自己其实要感谢当年的“穷”:大学毕业那年,全班28个人,他是留京工作的7人之一,“直接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年最好的新闻单位之一”,“很大程度是由于我的出身好,是贫农”。
  显然,杨伟光是把“欲穷千里目”中的“穷”字,当成贫穷的穷了,因为厌恶贫穷,他索性把这个字改了,就像元朝的皇帝也要忌讳这个不招人待见的“穷”字因而拒绝大臣在表文中使用它一样。
  其实,“欲穷千里目”的穷,表示的却不是今天所说的穷人的穷,贫穷的穷,它不过是指“穷尽”,就是说,已经到了尽头,不可能再进一步了,就是到底了,到顶了的意思。对于一个当官的人来说,杨伟光应该忌讳这个意思才对,没有必要在贫穷的意义上忌讳它。
  “穷”这个字的繁体字,是上面一个“穴”字,下面一个“躬”字。一个人,躬着身子,窝在老鼠洞里,你说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个“穷”字,是指没有什么出路,出不来,进不去,进退失据,很窘迫的一种状态。最早的时候,它根本就没有贫穷的意思。与穷相对的是“达”,达的偏旁是“走之底”,与道路或者走路有关,而达的意思就是四通八达的大路,康庄大道也。“穷”和“达”是一对反义词。《战国策·秦策三》说,“穷而不收,达而报之,恐不为王用。”
  因为没有路走,很窘,因而,“穷”就专门指在仕途上没有出路,没有建树。《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说,仕途得意时要为天下人做事,而仕途不通时就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并不是说仕途得意时要为天下人作好事,一旦贫穷没钱花就只好把自己的事办好。
  还有,欧阳修说,诗“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意思是说,作诗的人,波折多一些,可能就能写出好诗。但今天的人却理解错了,认为要写出好诗就必须先受贫穷,先尝尝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滋味,于是巴不得把天下的诗人全饿死了,还说什么这是在成全一个大诗人呢!事实上,古代的大诗人并不都饿过肚子,曹操贵为丞相,曹植贵为王子,曹丕身为皇帝,受过什么贫寒?当然,三曹中,曹植老想政治上有作为,可是兄长又不给机会,建功立业没有门,他很“穷”,当然不是没有钱,而是政治报复难以实现 。因此,曹植之穷,成就曹植之诗。
  所以,古代所谓“穷”,就是黄宗羲 所说的,“夫所谓穷者,失禄不仕,憔悴江湖之上耳”。
  这种意义是“穷”最基本的意义。有这个意义, 才引申出“穷尽”之类意思,“欲穷千里目”的“穷”就是这个意思。
  古代表示没有钱花,没有饭吃这类意思的词,是“贫”,人们都看的出来,“贫”字下面是一个“贝”字,贝壳在古代作为钱币,所以很多有关财富财产货币之类的字,都会有一个“贝”字偏旁,连偷人钱财的“贼”,也是贝字旁。“贫”有这个一个偏旁,表示的是没有钱,没有财产。
  今天,穷和贫一个是一个意思了,甚至更多的情况下,用“穷”这个字表示没有钱,没有东西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穷人,很少说贫人。
  为什么“穷”变成了“贫”呢?
  我以为这里还是有些关联,中国特有的关联。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一个能否“达”其实只有打江山当皇帝,但这个风险太大,其次的就只有当官了,只有当官才是“达”,不当官就是“穷”,当官不顺利也是“穷”,如黄宗羲所说,“失禄不仕,憔悴江湖”。而中国人有钱没钱,最根本是与当不当官挂钩的,历史如此,现实也如此。古代的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而之所以有这么多好东西,是因为读书才能做官,而作了官之后,才有刮地皮弄到这些东好西,才能“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如果读书而不做官,仍然“憔悴江湖”,哪来什么钱?如果不读书,又与官场挂不上钩,就只有过猪狗一样的赤贫日子,永无翻身的日子了。这就是说,如果仕途很失意,很“穷”,那么, 经济上一定也就会很清贫,很潦倒,一无所有,富裕生活与自己毫无关系。所以,仕途之“穷”与经济之“贫”,便形成了一种紧密结合的因果关系:因为“穷”,所以“贫”。但又话说回来,在一个官帽子需要金钱去购买的世道里,你赤贫如洗,也就没有投资买官的资本,也就不但贫,而且永远地穷,翻身无望了。这样,穷而贫,贫而穷,互为因果, 循环往复,世世代代宿命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