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许姓“敬”                <span st

(2009-03-21 09:26:00)
标签:

杂谈


  不许姓“敬”
  梁发芾
  昨天博客中说到石敬瑭时期让“敬”姓的人改姓“苟”或“文”。
  有资料证明,这个听起来不错的“敬”姓,历史上真是大大地倒霉。南朝时期,从北朝反叛过来的权臣侯景曾建立一个政权做了几天皇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与他的名字“景”音近,要求避讳,于是敬姓便改姓恭。注意,这里“侯景”的“景”与“敬”读音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声调不同。但是,仍然强迫“敬”姓百姓改了姓。不过这次改得还不算太难听。
  侯景的政权灭亡后,他们虽然得以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国时,又因为姓氏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不得不把姓氏拆开,一分为二,成为“苟、文”两个姓氏。
  后晋灭亡后,后汉建立,他们恢复敬姓,但不久以后后汉归宋,他们又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讳,而改姓文。 在历史上,皇帝们不但自己的名字是要讳的,就是开国皇帝祖上若干代的名字,也是要讳的。历史还有一个皇帝,他母亲叫“阿春”,就把“春”也讳掉了,地名“富春”改成了“富阳”,“春秋”也改成了“阳春”。而以极其残暴的手段惩罚犯讳之人的乾隆皇帝,将自己死去的儿子的名“琏”也讳起来,不许别人犯。
  近些年,全国各地的“苟”姓之人,开始了申请改姓的活动,他们要改回“敬”姓。一些地方成功了,比如,2006年3月1日,甘肃春风纺织集团干部苟信友成为天水市“苟”姓居民改“敬”姓的第一人,接着一些地方都同意了他们的申请。但是,也有些地方的公安部门并未同意这种申请。我在昨天的博客中说石敬瑭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指的就是这事。但而今公安机关拒绝居民改姓,我感到这问题又有些蹊跷。公民姓名权属于他自己,他想更改,公安机关应该同意。今天来说,一个公民姓什么,是个人的私事,国家制度姓资姓社,恐怕也不是你公安管的事,公民姓苟还是姓敬,有什么不予认可的呢?公民姓什么,这本身不是国家政权予以审批的事项啊!这点看,那些拒绝申请的公安,与古代的皇帝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是用政治权力干涉私人权利,把一切私人权利纳入到国家权力的管辖范围内。这事今天不多说,因为有事要出去。等回头再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