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美眉
梁发芾
古代把美女叫做蛾眉。今天干脆把美女叫做“美眉”。
眉毛虽然是人类审美注意的焦点,但是天生的美眉似乎少而又少,真的要拥有一双美眉,须得经过后天的努力描画。眉毛是女人最着力美化修饰的重点所在。
据说中国女性在尧舜禹时代就开始描画眉毛。中国妇女从古至今大方向是崇尚长眉。所谓蛾眉,就是长眉,因为蛾眉指的就是像蚕蛾一样纤长揉曲的眉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度,以蚕蛾的形象为美眉的标准形象,不难理解。倒是现在的美眉们大多没有见过蚕蛾,对于蛾眉失去形象化的理解了
。
据说汉武帝的后宫里
,流行八字眉,将眉头的位置的描画的时候稍稍抬高,眉尾下压。当时的风流寡妇卓文君还创造了远山眉,若有若无的眉毛静若远山,清单而层次丰富,非常雅致。三国时期出现一款“仙娥妆”,为魏武帝曹操亲自所创,所谓“仙娥妆”,其实就是把两条眉毛连接到一起,也叫做“连头眉”。
时尚的变化总是莫名其妙,虽然中国一向流行长眉,但也有个别的时候,流行宽眉。汉代的阔眉
,又名大眉,广眉。民谣说,“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好家伙,半个额头都化成眉毛了,简直就是京剧脸谱了
,岂不些恐怖!这种时尚在历史上肯定没有推广,但是唐朝妇女代以胖为美,胖乎乎的圆脸上如果长者一丝细长的眉毛,定然有些搞笑,所以有的女人喜欢柳眉,桂叶双眉的,就是那种比较宽的眉。今天从一些当时的绘画作品中能够看到,我私下认为难看得要命。唐朝一个叫做莹姐妓女发明了“倒晕装”,把眉毛画成宽阔的月亮型,在眉毛的一端晕染开来,据说别有风韵,不过没有看到有关的绘画或实际打扮的标本,到底如何,难下结论。
时尚的流行就是这么的奇怪,荒诞。一向认为,愁眉苦脸是不受人欢迎的,但是,有意思的是,美女就是皱眉的时候,也被认为是
美的,绝代美女西施皱眉,引起邻居东西的模仿,成为千古笑谈。而东汉权臣梁冀的老婆孙寿的确实发明了一种“愁眉”,眉画得细长弯曲,眉梢向下微垂。美女的忧愁也是美的,这种眉型当然也流行一时。
在欧洲,妇女很早也是要着力美化眉毛的。欧洲中世纪的女性对眉毛的审美标准也是长眉,但据说各国不同。法国女人把眉毛化成棕色,把多余的拔掉。英国的是若有若无的眉毛,修正得又淡又细,伊丽莎白女王的那种。据说这样凸显贵族气质。甚至还有把整个眉毛剔光
,额头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当时的观点认为女人不应露出毛发
,女性的头发是严格地装在帽子中的,额头露出的头发也要被全部拔掉,眉毛无法装进帽子中,干脆刮掉算了。这种时尚到文艺复兴时期更加成为潮流,剃掉眉毛和额前的头发,额头一片宽阔,人们认为女子剃掉眉毛是智慧的象征。我们如果看看达·芬奇的名画《抱银鼠的女人》等,就可以看的清楚。实质上,这种刮掉眉毛,额头光秃秃白花花一大片寸草不生的女人,现在看来真是有些可怕。
在历史上,修眉的办法主要是描画。古代的西方,女子们是用煤炭和煤灰来描画眉毛的,应该说,这种化妆品实在有些寒碜,这种东西很容易脱落,遇到出汗或者下雨,恐怕满脸一塌糊涂。但中国的女子据说相对幸运。她们很早就知道用石磨、石青和青黛,也就是靛花来修饰眉毛。由于靛花的浓淡可以由人控制,女子们可以通过手劲的大小,画出由蓝到青,由碧到翠的层次变化丰富的眉毛来。
隋炀帝的宠妃吴绛仙,因为美丽的眉毛得到皇帝的宠爱,宫中只有她一人可以使用外国进口的螺子黛的画眉,其他妃子只好用其他颜料;唐朝的时候人们用烟墨画眉,这种烟墨及可以绘画,也可以描眉;五代时期一个叫做张遇的人发明的质地细腻的上好烟墨,却只有宫中为皇帝服务的女子才能有幸享用。
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画眉的高手或者有画眉癖好的人。汉朝的一个叫做张敞的人,当着大官,常给妻子画眉,长安城中都传说他画的眉妩媚动人。有关的官员将此事报告皇上。张敞说:“我听说闺房之内,夫妻的亲密还有超过画眉的。”后人常用“京兆画眉”、“张敞眉”、“京兆画”、“京兆眉”等词语写夫妇相爱之情,或表示女子秀眉,又用“画眉张敞”、“画眉夫婿”、“画眉敞”、“画眉客”等词语指风流多情的夫婿。曹操在铜雀台上,收集全国美女,让他们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额眉。唐玄宗李隆基具有眉癖,对于女子的眉毛式样格外重视,在安史之乱的逃亡路上,还钦定了十种标准眉毛形状,要求宫人据此化妆。显然这两个好色之徒都是走火入魔的家伙。
有关画眉,有一首小诗,可谓精彩,唐诗人朱庆余在科举考试前曾寄诗给考官张籍,探间自己的诗文能否符合主考的要求,诗中就把自己比作一个画眉的新娘:“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眉低声向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诗人巧妙地以“圈眉”比喻自已的诗文,以“人时无”询问是否符合主考的要求,写出了待见姑舅的新娘与待试学子相似的忐忑不安的心境神态,一箭双雕,刻画人微,真不愧是千古名篇。
历史上,除了用画眉的办法美化眉毛,人们甚至也用假眉毛妆扮自己。据说古代希腊的女子流行浓眉,倾向于将眉毛连成一条直线。但眉毛是天生的,没有浓眉的女人无法可想,就只好采用假眉毛。历史进入现代,美化眉毛的方法就更多了,五花八门。不必细述。
在中国文化中,眉毛可能是除眼睛之外,女性最为传情,尤其最有诱惑力的器官。汉字在“眉”字前加上“女”成为“媚”,表达风光明媚,尤其诌媚、献媚、媚惑、狐媚妖道等等意义。白居易《长恨歌》形容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可见美眉势不可挡的诱惑力。在古代,“眉史”这样的词就专门用来指称专用女性魅力媚惑男人的妓女。清人笔记说记载,唐代平原妓女莹姐善于装饰,尤其擅长画眉,每天都创立一个新式样,唐斯立戏弄她说:“西蜀有十眉图,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图。更假以岁年,当率同志为修眉史矣。”这就是“眉史”指称妓女的由来。而汉朝大文学家自枚乘《七发》说:“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意思是说,拥有美眉的美女就是砍人脑袋的利斧。后来人们以“眉斧”指女色,表达了面临美眉诱惑的男人内心深刻的矛盾的惊惧。
【附注:我谈的是眉毛的文化史。并没有去做今天网络上为什么把美女为叫美眉的考证。请读者不要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