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小青到香菱
梁发芾
小青是谁?小青是一个被拐卖的扬州瘦马,一个青春觉醒的女子,汤显祖的粉丝,《牡丹亭》的拥趸,一个被妒嫉的大老婆迫害死的妾。
小青的故事或许是一种传说,或许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据说小青生于1595年,死于1612年。她来自“扬州瘦马”。“扬州瘦马”,指的是在明清时期,繁荣昌盛的扬州,以出产美女著称的扬州,形成了一个以拐骗、培养、出售少女为特色的产业。一些人口贩子专门拐骗幼女,卖给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对这些进行文艺训练,让她们学习歌舞,乐器和书画,给她们缠一双符合上流社会审美标准的极为小巧的三寸金莲。总之是,按照妓女或者妾的标准进行训练。等过上十年八年,年龄到了十三四岁,就向拉出来公开出售。公然购买这些所谓“瘦马”的人,不是妓院的王八,就是大户人家的有钱人。从有些记载看到,这个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人口买卖事业,在当时十分红火,“扬州瘦马”声名远扬,整个交易过程与买卖牲口没有一点区别。
小青就是这样一个“扬州瘦马”。她被一个高官的儿子叫做冯云将的买走,做了他的妾。但冯云将的老婆是一个泼悍的妒妇,她让小青搬到西湖的别墅居住,并禁止冯云将探望她。小青从写诗、绘画及一位朋友杨夫人的偶然相伴中得到慰藉。后来杨夫人随夫远走他乡,小青变得更加孤独压抑。她模仿《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每天穿上盛装,通过将自己的肖像画下来,并焚香敬酒祭献。她郁郁寡欢,17岁 的时候就死了。冯云将的老婆,那位妒妇,焚烧了她的手稿,但她给杨夫人的11首诗和一封信被保留下来。她的下面这首诗让人想象到一个古代才女的凄美形象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
小青到底是否实有其事,已经不可考。而西湖边后来确实为小青树立了一座墓碑,后来,她的传说成为西湖佳话。而以小青故事为素材的戏剧,据说不下于15部。
(以上见美国汉学家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如果看过《红楼梦》,再看看小青的经历,对于小青的苦痛会更加熟悉。在《红楼梦》中,也有一个和小青命运十分相似的悲剧女子,她 就是香菱。
香菱原本名叫英莲,本来是地方士绅甄仕隐的掌上明珠,不料在元夜观灯的混乱中,被人口贩子抱走。拐子养了七八年后,准备高价出售。拐子先把她卖给了穷公子冯渊,但同时又卖给了呆霸王薛蟠。薛蟠打死冯渊,冯家状告到官府,接手这个案子的正是当年接受甄仕隐资助进京赶考龙门一跳作了官的贾雨村。这本来是贾雨村报答恩情,救恩人女儿出火海的好机会。可是,贾雨村为了讨好权贵,胡乱判决官司,从此英莲就成为呆霸王薛蟠的妾,她的名字叫香菱。
或许拐卖香菱的骗子并没有给香菱传授太多的文化知识。《红楼梦》中的香菱虽然也识文断字,但是不会吟诗作赋。但是,这个苦命的孩子,后来一心着迷于写诗,也许是想通过作诗书写心中的感慨。她拜林黛玉为师,日夜苦吟,其执著精神让人心酸。在《红楼梦》中,关于香菱内心的苦痛和想法,没有更多的描写。以她的处境,或许连小青那样通过看《牡丹亭》寄托情怀的资格也没有。在那个时候,被卫道士视为洪水猛兽的《西厢记》《牡丹亭》可以说是年轻男女追求个性解放的惊雷,多少少男少女,因为偷偷阅读了这几种禁书(其实是戏剧的底本),激发了自主追求幸福的强烈冲动。在《红楼梦》中,《牡丹亭》《西厢记》打开了宝玉黛玉青春萌动的心扉。就是宝钗,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同样看过这些激发青春觉醒的禁书,对于其中的唱词也能倒背如流。但是作为奴才的香菱定然没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格。
_sina_#8221_word__绕鹦∏啵懔獾拿烁摇O懔庾詈笏烙谘蠢掀拧⒍矢鞠慕鸸鸬恼勰ィ飧鼋峋钟胄∏嗍且谎摹5煌氖牵∏嗷蛐砘沟玫焦蚓母星椋懔獯哟舭酝跹茨嵌艿玫绞裁茨兀
说不定香菱的形象受到小青故事的影响,小青要么就是香菱的原型,也可能曹雪芹另有所本。总之是,被拐卖的女孩——妾——遇到妒妇,遭受苦难,永无翻身出头之日,郁郁而死,这是古代中国妇女宿命的一种,可能在曹雪芹时代也司空见惯。
梁发芾
小青是谁?小青是一个被拐卖的扬州瘦马,一个青春觉醒的女子,汤显祖的粉丝,《牡丹亭》的拥趸,一个被妒嫉的大老婆迫害死的妾。
小青的故事或许是一种传说,或许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据说小青生于1595年,死于1612年。她来自“扬州瘦马”。“扬州瘦马”,指的是在明清时期,繁荣昌盛的扬州,以出产美女著称的扬州,形成了一个以拐骗、培养、出售少女为特色的产业。一些人口贩子专门拐骗幼女,卖给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对这些进行文艺训练,让她们学习歌舞,乐器和书画,给她们缠一双符合上流社会审美标准的极为小巧的三寸金莲。总之是,按照妓女或者妾的标准进行训练。等过上十年八年,年龄到了十三四岁,就向拉出来公开出售。公然购买这些所谓“瘦马”的人,不是妓院的王八,就是大户人家的有钱人。从有些记载看到,这个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人口买卖事业,在当时十分红火,“扬州瘦马”声名远扬,整个交易过程与买卖牲口没有一点区别。
小青就是这样一个“扬州瘦马”。她被一个高官的儿子叫做冯云将的买走,做了他的妾。但冯云将的老婆是一个泼悍的妒妇,她让小青搬到西湖的别墅居住,并禁止冯云将探望她。小青从写诗、绘画及一位朋友杨夫人的偶然相伴中得到慰藉。后来杨夫人随夫远走他乡,小青变得更加孤独压抑。她模仿《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每天穿上盛装,通过将自己的肖像画下来,并焚香敬酒祭献。她郁郁寡欢,17岁 的时候就死了。冯云将的老婆,那位妒妇,焚烧了她的手稿,但她给杨夫人的11首诗和一封信被保留下来。她的下面这首诗让人想象到一个古代才女的凄美形象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
小青到底是否实有其事,已经不可考。而西湖边后来确实为小青树立了一座墓碑,后来,她的传说成为西湖佳话。而以小青故事为素材的戏剧,据说不下于15部。
(以上见美国汉学家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如果看过《红楼梦》,再看看小青的经历,对于小青的苦痛会更加熟悉。在《红楼梦》中,也有一个和小青命运十分相似的悲剧女子,她 就是香菱。
香菱原本名叫英莲,本来是地方士绅甄仕隐的掌上明珠,不料在元夜观灯的混乱中,被人口贩子抱走。拐子养了七八年后,准备高价出售。拐子先把她卖给了穷公子冯渊,但同时又卖给了呆霸王薛蟠。薛蟠打死冯渊,冯家状告到官府,接手这个案子的正是当年接受甄仕隐资助进京赶考龙门一跳作了官的贾雨村。这本来是贾雨村报答恩情,救恩人女儿出火海的好机会。可是,贾雨村为了讨好权贵,胡乱判决官司,从此英莲就成为呆霸王薛蟠的妾,她的名字叫香菱。
或许拐卖香菱的骗子并没有给香菱传授太多的文化知识。《红楼梦》中的香菱虽然也识文断字,但是不会吟诗作赋。但是,这个苦命的孩子,后来一心着迷于写诗,也许是想通过作诗书写心中的感慨。她拜林黛玉为师,日夜苦吟,其执著精神让人心酸。在《红楼梦》中,关于香菱内心的苦痛和想法,没有更多的描写。以她的处境,或许连小青那样通过看《牡丹亭》寄托情怀的资格也没有。在那个时候,被卫道士视为洪水猛兽的《西厢记》《牡丹亭》可以说是年轻男女追求个性解放的惊雷,多少少男少女,因为偷偷阅读了这几种禁书(其实是戏剧的底本),激发了自主追求幸福的强烈冲动。在《红楼梦》中,《牡丹亭》《西厢记》打开了宝玉黛玉青春萌动的心扉。就是宝钗,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同样看过这些激发青春觉醒的禁书,对于其中的唱词也能倒背如流。但是作为奴才的香菱定然没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格。
_sina_#8221_word__绕鹦∏啵懔獾拿烁摇O懔庾詈笏烙谘蠢掀拧⒍矢鞠慕鸸鸬恼勰ィ飧鼋峋钟胄∏嗍且谎摹5煌氖牵∏嗷蛐砘沟玫焦蚓母星椋懔獯哟舭酝跹茨嵌艿玫绞裁茨兀
说不定香菱的形象受到小青故事的影响,小青要么就是香菱的原型,也可能曹雪芹另有所本。总之是,被拐卖的女孩——妾——遇到妒妇,遭受苦难,永无翻身出头之日,郁郁而死,这是古代中国妇女宿命的一种,可能在曹雪芹时代也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