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少行政开支正当其时

(2009-01-13 09:52:03)
标签:

杂谈

减少行政开支正当其时
梁发芾
初步确定的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5720亿元,比上年实际财政收入增加8%,“一方面收不上钱来,一方面又要扩大财政投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部的两难局面已经非常明显了。”一位财政部官员则对记者表示。(2009年1年11 日新华网)
按照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披露的消息,2009年国家将减税5000亿元。但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采取大规模的政府支出来拉动和刺激经济,又需要更多的支出。支出的多了,收来的少了,这就是财政部官员所说的两难境地。因此,也有报道说2009年的赤字规模预计在此前5000亿元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
一般来说,遇到财政紧张,入不敷出的局面,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借债,另一种是节约开支。现在看来,增发国债,扩大赤字已属必然选择。但是,借来的钱终究是要还的,国债最后仍然需要纳税人埋单,它不过透支了未来的财政收入而已。因此,更可取的办法是把行政开支减下来。
我国政府的行政开支和行政成本极其巨大。大到什么程度?2008年4月29日国内权威媒体《瞭望》报道说,我国行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12年间增长了6.60倍,远远超出同期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远远超出人们收入的速度和政府财政收入的速度。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6年为 18.73%,这个比重在日本是2.38%、英国4.19%、韩国5.06%、法国6.5%、加拿大7.1%,美国9.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4/29/content_8071274.htm)。其实, 18.73%这个的统计数字仍然是不完全的,因为还有更多预算外的行政开支,根本说不清道不明。
中国高额行政开支用于什么地方?人们可能对于公款吃喝,公款买车,公款出国这“三公”大概并不陌生。在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也披露,每年我国三个消费花费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当然,这9000亿元,或许有不少通过技术手段,并不在国家预算的行政经费中完全体现出来。除了“三公”的惊人浪费外,公共部门办公条件的豪华与享受,政府采购中虚高的水分,庞大重叠的机构,人浮于事的冗员,更有甚者,不少地方还普遍存在持空饷的现象。这些都造成极大的财政浪费。
针对经济形势困难的局面,人们也注意到,一些地方决定在2009年的政府预算中,会议、公车、出国等开支零增加。但是,仅仅零增加是不够的,仅仅对于某些行政开支零增加也是不够的。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中,对不急之务,能够压缩的应该压缩,能够取消的应该取消,能够冻结的应该冻结。这样一定会节约相当的资金,缓解财政困难,降低发债带来的压力。在国际上,我们还看到,因为经济困难,一些国家如韩国,冻结了对于公务员工资;有的国家,如新加坡,则降低公务员的收入。而我国不少地方却在忙于增加公务员收入和补贴。值此困难之际,有必要花费巨资增加公务员的收入吗?
多年来,降低,压缩行政开支已经成为人们迫切的呼声。但一直无法做到 ,现在,经济和财政的困难形势要求政府必须十分认真地面对行政开支过大这个实际问题。对于政府来说,经济危机也是压缩行政开支的一个契机。压缩纯属铺张浪费的行政开支,这还谈不上是让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而是仅仅要求政府不过豪华日子而已。政府不以纳税人的钱过豪华日子,这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在经济困难的时期,更应如此。如果借此经济危机而能够推动财政预算的更加民主化法制化,也借此而约束政府行政开支的铺张浪费,那么,也可以说是将经济危机的坏事化为好事的一个实际举措。如果一方面财政困难而另一方面政府行政开支有增无减,大量宝贵的财政资金用于不急之务,那必将激化社会矛盾,失去人们的信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