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专业探索
不要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投入更多。大学四年如果努力学习一个自己不喜欢或者日后毕业后不
会从事的专业,那对毕业后的回报就是零,看似充实的大学其实对未来的工作、理想没有一点充分而有针对性的准备,这会直接导致大学生毕业时所学非所做,所做非所能,专业和工作的不对口就产生了!
有效的学习专业。知道日后要做的工作需要学习什么专业,那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专业,其努力和专研的动力就不仅仅是奖学金了,而是为了实现日后的目标。
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我们成长中的很多错位、不适和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不了解而导致的错误选择,因为不了解自己,我们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因为对自己的不了解,我们在大学漫无目的的虚度。在专业探索中,我们会进一步的了解在专业及其专业所决定的职业上,我们的兴趣是怎样的,我们的期望是怎样的!
做专业探索有什么收获
明确本专业自己是否喜欢和适合。在研究自己所学的专业中,知道这个专业自己是否喜欢,是否适合。如果不喜欢那就要赶紧探寻自己喜欢的专业。
明确本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出路。不能学了四年专业,还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工作,所经过专业探索后就会知道本专业的日后就业出路,如果这些工作都不是自己喜欢的,那就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学习专业,而要全力学习自己想做工作所要求的专业。
确定自己可能喜欢的专业。当知道自己不喜欢某一专业后,就要去探寻自己所喜欢的专业了,而专业探索的目的就是寻找自己喜欢的专业。
明确如何有效学习专业。找到了自己喜欢或者可能喜欢的专业后,接下来就要去努力学习了,但每个专业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资源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经过专业探索后就会明确如何学习一个专业了。
明确专业和要做职业间的差距。其实专业是直接对应的职业的,但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没有经过专业探索的大学生更不知道专业所对应着什么职业,就更谈不上了解职业的要求了,而经过专业探索后,就可以很快的进入职业探索流程,更重要的是为寻找专业和职业间的差距做了很好的准备。
什么时候做专业探索
以下的时段都可以:
大一入学时。这个时候进行专业探索,目的是更加有效的规划大学生活,而这个时候做专业探索也是最好的,因为有充分的时间,当自己还是一片空白时是最容易接受一些专业常识的。
大二迷茫时。经过大一的混沌后,尤其是在学习了专业课后,善于思考的学生就会对专业有疑惑了,这时也是进行专业探索的一个好时期。
大三实习时。大三实习时进行专业探索,实际上是验证自己的专业选择是否正确和是否真正学到了专业知识,另外就是为大四的考研做准备。
大四考研时。这个时候进行专业探索,主要是为了考研报名时的专业填报和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找方向。更多的是通过对专业的理论学习和求职体验来验证专业的适合性与否。
研一入学时。高考是人的第一次转折和选择,考研是人的第二次转折和选择,所以再也不能重复历史的悲剧了,如果研究生了对自己的专业还不感兴趣,那就很有必要在专业探索中锁定一个和未来就业相关的专业来学习和研究了。
做专业探索要付出什么
12周——24周的时间,平均每天2个小时的网上搜索整理时间,平均每天2个小时的图书馆学习时间,花费组建和维护一个团队的精力,明确不少于30个专业的专业描述,访谈不少于100人的专业调查,编撰一本自己的专业选择手册,帮一个高中生做专业选择。
怎样做专业探索
针对自己本专业(喜欢的专业)的探索,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的探索,专业探索只到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
专业探索的流程
组织者发布活动,参与者确定探索专业,自由组建专业小组,确定小组核心工作和分工,每周一次交流修正,一月后提交专业调研报告,一个月的实际专业访谈,确定专业。
专业探索的核心任务
团体专业探索里有五项核心工作:组建和维护小组,专业十项的调研,十个专业的选择,三个专业的学习,确定一个适合专业。
组建和维护小组:可以自己去寻觅说服组建小组,也可以组织者组合推荐组建小组,明确小组的核心任务,明确有效的小组分工,定期的沟通共享,求助组织者和杂志,一个尽心的组长,一定的赞美和奖励。小组的成立和运营主要在于组长,所以在小组组建初期,确立一个有为的组长是很关键的。
专业十项的调研:专业十项调研是整个专业探索的核心任务,了解和确定一个专业都是应用此种方法的,包括最后形成的专业报告也是对其拓展,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都要将完成专业十项作为第一目标。
专业十项具体包括:
这个专业是什么;
这个专业都学什么;
这个专业有哪些名校和名师;
与此专业相关的专业有哪些;
这个专业对社会和生活有什么用;
这个专业毕业后都能做什么工作;
学这个专业的牛人、名人都有谁,成就怎样;
在这个专业领域权威的企业有哪些;
学这个专业的上几届师长的目前状况怎样;
怎样才能学好这个专业,学习的圈子和资源都有什么。
十个专业的选择: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喜欢目前所学的专业,就要探寻自己可能喜欢的专业;信息充分,浏览专业设置目录和说明;了解整体中确定几个专业大类(如文理工法管大类);了解大类和专业中确定专业小类(入管理大类中分公共管理小类、工商管理小类等);了解各个小类和专业中确定十个专业(如工商管理小类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类中的行政管理等);针对每个专业进行“专业十项”的调研;最后确定三个目标专业。
三个专业的学习:专业的学习有以下要求和方法:自编一个专业通论教材;明确300个概念;抄写一本最厚的专业通论教材;制作一个专业学习和发展手册;拜访50个专业相关的人士;一篇原创的专业论文;翻译一本外文的专业通论教材;一个月的专业相关工作实习。如你能运用其中的三个方法坚持半年,那你一定是这个专业的小专家了,这也为日后的职业探索、职业定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确定一个适合专业:专业的最后结果表现为确定一个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专业,那如何掌握和衡量呢?这里有以下几个参考:熟悉专业通论教材;能写专业相关的文章;知道专业领域的最新活动和进展;能和专业领域的人士对话;明确专业的毕业出路是什么;喜欢这专业方面的书;总去听这专业的课并且很愿意发表言论;愿意和别人分享你对此领域的看法和见解。如果你这其中的三条,那你有资格说你确定了你所喜欢的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