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东钱湖

(2010-02-24 10:46:05)
标签:

宁波东钱湖

旅游

分类: 散文游记

    被郭沫若先生誉为“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地处长三角南翼,坐落在宁波主城区的东南部。东钱湖宛如一个标致俊秀而又质朴淳厚的村姑,裸露出一张出水芙蓉般的清秀容颜,她长年累月翘首顾盼,热情迎候着各路宾朋的到来。或许是东钱湖太过谦逊和低调,外来游客相对稀少,甚至有些冷落。去年,我因故去了一趟东钱湖。我去的时候是阳春三月,天上飘着小雨,空气温润清新。没想到东钱湖一游,竟然成了张贴在我心中的“一幅画”,直到现在,我依然时常打开这幅“画”,凝神贯注地品读东钱湖天造地设的神来之笔以及其中的美感和诗意。

    东钱湖不似太湖那般浩渺无际、气势恢宏,也不及西湖妩媚雅致、风姿绰约。但是,东钱湖那种浑然天成,不施粉黛的娟秀之美却在我的心里留下了烙印。东钱湖水域面积二十平方公里,群山环抱,峰峦迭翠。湖岸曲折多湾,旷幽有序,柳枝飘逸。湖中细雨霏霏,微波荡漾,鱼翔浅底。在湖心岛的雾霭中远远望去,看到山如翠屏环抱着碧水,水如镜面映衬着青山。山水相依,水天一色!阔大而朦胧,秀雅而脱俗的的东钱湖仿佛人间仙境!

    山灵水秀的风雅东钱湖,是一抹岁月沧桑过去的历史烟尘。沿着曲径缓步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陶公山。陶公山因范蠡与西施的一段佳话而让人神往。传说范蠡在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进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兴越灭吴。范蠡助勾践成就越王霸业之后,深谙“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古训,辞去“相”职,携西施“乘舟泛海”而去。后搏击商海,成为家财万贯的富商。晚年范蠡改名陶朱公,偕西施隐居东钱湖畔伏牛山,并将“巨万家资”救济乡民。后人为纪念范蠡,遂将伏牛山改名为陶公山。据说有缘之人来到东钱湖畔,则可以看到范蠡与西施或泛舟东钱湖中,或垂钓于陶公山钓矶上的倩影。美丽的传说背后,既寄托了后人怀念范蠡和西施的美好愿望,也留给了人们一个美丽的想象空间。范蠡和西施当年“逸隐湖滨作钓翁”,“不管人间吴越非”,这种淡泊名利的心境正好在这陶公山上找到了共鸣和归宿。闻牧笛悠扬,听渔歌低唱,望白鹭群飞,看鱼跃湖面,这是多么好的享受!

    东钱湖的中心,有片掩映在绿色之中的建筑群落,名曰小普陀。小普陀景区由陶公堤和小普陀组成。陶公堤把东钱湖分成南北两湖,小普陀在南宋时已建有霞屿禅寺和观音洞、望湖亭等胜迹,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我流连湖心长堤,欣赏清风香桂,耳听寺院里悠然的钟声和伴着香火的诵经声,感觉神灵寄托的禅界近在眼前。古庙内弥勒佛的笑容,淡化了人世间的尘缘因果,恩怨是非在他的笑态里豁然而释。有了香火经声,有了弥勒佛、观世音,东钱湖畔就荡漾出一派佛国境界。

    似乎有点孤寂落寞的东钱湖,不仅绽露出超凡脱俗的自然美,而且还拥有历史文化的厚积与内涵。东钱湖古有王安石留下的足迹,今有沙孟海“挥毫泼墨”的书院。环湖有陶公钓矶、二灵夕照、望湖亭等十余处景点,其间,庙宇、石刻、牌坊、楼台等古迹众多,给山水秀丽的东钱湖平添了深邃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王安石的文华墨彩,于含蓄盈美处流露出简洁峭拔之功力。东钱湖翩然的风姿里,有了王安石的气息,就使山水多了一种丽质,雕梁画栋的古迹添了一份典雅,进而显得深远与古朴。

    景区内的福泉山,峰峦起伏,谷壑清幽。福泉山上的主峰望海峰为东钱湖景区的最高峰,是放眼观景的绝佳去处。往西,可观赏东钱湖全景和钱湖落日;往东,可观看到东海和象山湾。山腰多处清亮的瀑布悠然自得地潺潺流下,山坡上是一片片泛绿的茶园,宛若“茶岭碧波”。置身于福泉山中感觉心旷神怡,感觉那里是少有的一块“清静世界”:清风拂面,树木葱郁,茶园苍翠,鸟语花香,点缀天然。

    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使东钱湖处处流露出纯朴、清丽、婉约和鲜活。临走的时候,我舍不得离开;离开了,我还想再去。去不了的日子啊,我常常在想......

 

http://s8/middle/3e6e3957t8052e3579cc7&690

http://s16/middle/3e6e3957t8052e59c42df&690

 

http://s13/middle/3e6e3957t8052ea2be7ac&690

 

http://s10/middle/3e6e3957t8052f004bda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节畅想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