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之可卿的临终遗言
(2015-01-19 08:01:32)
标签:
贾府凤姐贾珍产业临终遗言 |
详解红楼第十三回
之
可卿的临终遗言
可卿临终之前托梦给凤姐,开出了为贾府子孙后代预留后路的妙方,那么这个百年大计凤姐到底执行了没有呢,如果执行了,贾家为何又一败涂地,使宝玉沦落到 “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如果没有执行,王熙凤为何不去做,又遇到哪些阻力呢,本文就来分析可卿临终遗言背后的故事。
清代的祭祀财产保护制度
满清入住中原以后,实现酷政统治,尤其喜欢用抄家之法作为对犯罪官员的一种最寻常的惩罚,每遇到国库空虚时,皇帝喜欢用抄家来惩治犯罪官员,籍此来补充内库收入。从历代档案所载来看,抄家案件大致可分为以下以下几类:
①有权势的大臣,功高盖主,如鳌拜、年羹尧、和珅等;
②违法乱纪的官员,如蔡敏荣、李维钧、陈辉祖等;
③文字狱牵连之人,如明史案、孑遗录案等;
④贪腐亏空钱粮的,如祖秉圭、曹寅、李熙等;
⑤谋反及手段残忍的杀人犯,如准噶尔贵族叛乱、大小金川战役等;
按《大清律例》,这些抄家之人,除本人受处罚(凌迟、监禁、流放)外,没收全部家产入官;家族、宗族16岁以上成年男子皆斩或流放,15岁以下男子及所有女子(嫁人除外)都付给功臣之家为奴,姿色女子多半会卖入官娼,株连九族的一律流放。
抄家案件除了谋反当诛外,其余案件大多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既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又有相互倾轧,还有皇帝的喜恶爱憎等原因,所以在具体处置上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相同的案件可能有不同的处罚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严惩、减等、从宽三种类型。在减等、从宽处理的抄家案件中,清朝政府认可抄家时祭祀产业给予“不入官”的优待,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也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通过秦可卿的托梦反映出来,那么这些祭祀产业到底包括哪些范围呢。
祭祀产业属于族产的一种,这些产业包括出租田地获得的谷物粮食、房产和店铺等。祭祀产业收益和普通的族产收益最大的区别是,祭祀产业主要是用于宗族祭祀所用,不做他用。在当时,田地被视为最可靠、收益最高的产业,因此大多数宗族的族产、祭祀产业都是土地。这些祭祀土地根据用途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祭田:田地出自的谷物粮食主要用于祠堂祭祀。
墓田:田地收益、房产和店铺收益主要用于维修和祭祀祖墓。
学田:田地收益、房产和店铺收益主要用于私塾、学塾开支。
义田:田地收益、房产和店铺收益主要用于救济贫困族人。
因此,祭祀产业属于族产的一种,这类产业主要为祠堂祭祀、维修和祭祀祖墓提供经费,除以上类型外还包括葬坟以及修建主人守制,祭祀休息用的房屋、义庄;比如贾家的家庙铁槛寺、水月庵等,这些房屋并不出租或变卖,这类财产在抄家的时候也是不入官的。祭祀产业的继承和管理一般由两种做法:
一、由尊长们选择正直、有威望的族人来管理,被选择的人员一般都是族长或者家族长房嫡长嫡孙把持,嫡妇协助办理祭祀,贾珍是宁府的第四代嫡长子,也是贾氏一族的族长,掌管族中大小事务,虽然他比贾赦、贾政等小了一辈,但是在对家族公开的活动中他是代表族长行事,比贾赦、贾政地位都高。比如在12回贾瑞的丧礼中,贾珍出资20两银子,和贾赦、贾政持平。这个份子钱不光代表宁府,还代表族长。否则以他玉字辈的身份,是不可能和贾赦、贾政出资一样的,在53回乌进孝进供的年货,以及荣府送来的年货,都是由贾珍来分配给族中子侄们。
二、由各房轮流掌管,也称“值年”,秦可卿遗嘱的建议就是轮值掌管。文本说“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虽然贾珍是族长,但是可卿却建议采用值年方法,很值得深思,可能可卿也觉得荒淫放浪的公公是没有能力管理好祭祀产业的,所以特意要托梦嘱托凤姐,可见对凤姐的器重。
可卿的遗言
前面我们分析了曹雪芹生活的清朝时期对于抄家的处理以及祭祀产业的保护做法,在《如何正确解读红楼梦》一文中,我们说推理的论据首先要从文本里找,从可卿的遗言里,我们知道了曹雪芹是红楼梦里设定的抄家及祭祀产业不入官制度和清朝时期是一样的,那么可卿的遗言透露出怎样的信息呢,先贴上文本:
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13回)
可卿来自孽海情天,是警幻仙姑的妹妹,下凡造历幻缘,托身秦家,嫁到贾府,在临死前挣脱了红尘俗世,恢复了仙界灵性,而且未卜先知,准确预测了元春即将晋升,并指出贾府大厦将倾,无可避免,特意给凤姐托梦为贾府献计献策,试图保住贾府根基,意图家败之后重整家业。从可卿的话语里透露出以下四点重要信息:
一、在祖坟附近购置田产,房舍的出租收入用作将来的祭祀供给。以弥补现在祭祀没有稳定收入的弊端,为贾府落败做好准备。
二、祭祀产业的管理可以由家法族规做出规定,由后代轮流管理,避免为争夺财产而导致家族不和,或者因管理者贪腐徇私典当出卖土地情况的出现,保证祭祀产业规范合理的发展。
三、祭祀产业不会被查抄没收,即便贾府将来被抄家,这类财产是不会没收的,因此这类产业除了维持祭祀外,还具有经济功能,可以通过收取祭祀财产收入为子孙后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四、将家塾设在祖坟处,成为祭祀产业,通过学田收入维持开支,既不会被查抄没收,又能让贾府子孙有科举晋升之路,以便将来重振贾家。
秦可卿的临终遗言清醒明智,攻守兼备,既顺应贾府即将衰败的现实,又预留地步,保证贾家子孙的繁衍,以及基本生活,为贾家日后复兴打下基础,是一步高招;连脂砚斋都感慨,可卿遗言“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之人能想得到处,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还特意勒令曹雪芹删除了可卿的有关负面形象;那么既然可卿早就看出了贾家积弊已深以及对将来的危害,为何在自己管家之时又不实施呢,这就涉及到了宁府的管理层问题。
宁府的内务本来是尤氏在管理,她本为续弦,家世浅薄,平日只是一味奉承讨好贾珍以自保,地位颇低,根本没有这个远见;可卿被贾珍看中后,让她和婆婆一起管家,可卿虽然才干高明,办事妥当,奈何她深知尤氏素日嫉恨,哪敢太出风头呢,况且她娘家也不是高官之家,自然没有凤姐底气足,任意挥洒。管理家务虽然以她为主,只怕也不敢如何说话的,不过和气待下,收买人心罢了。有的读者会说了,为啥不把这意见反馈给贾珍呢,你看贾珍那样子,是能听得进意见的人么,平日追欢买笑,一味高乐,恨不得把宁府翻过来,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家都上行下效起来,哪里还有人关注贾家的未来呢。况且可卿屡遭贾珍强暴,避之不及,又怎么可能和他讲这种百年大计呢,可怜的可卿也只有在临死之前给凤姐托梦,以为只有她能力挽狂澜,保住贾府基业。可惜凤姐和可卿白好了一场,虽然一时敬畏,却终究未能领会她的深意。那么凤姐到底有没有遵照可卿的遗言呢。
王熙凤是否遵从可卿的遗言
可卿临终前重托,王熙凤自然是记在心里的,但是从后来的剧情发展来看,凤姐并没有执行,她没有执行的原因是她没想到贾府落败的这么快,在可卿托梦之后,贾府即迎来了元春晋封的大喜事,大观园建造花钱如流水,耗费了贾府的大部分家产,这种情况下当家的凤姐心有余而力不足,并没有精力和金钱来增加祭祀产业的投入,在《第十一回之凤姐的高利贷》一文中,我们知道虽然她也努力放贷来增加收入,但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弥补贾府开支的巨大亏空。当贾府已经露出事败的迹象时,凤姐已经被休了。
在凤姐得病休养,探春管家的这段时间里,探春兴利除弊,给贾府带来了改革的新风气,在22回探春的灯谜之后有这么一条脂批“庚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从这条脂批可以看出,探春远嫁,应该是贾府被抄家之前,脂批认为如果探春没有嫁那么早那么远的话,可以为贾府早做更多的准备,不至于将来流离失所,由此可见探春管家的这段时间里,她应该也看出了贾府的弊端和危险,因此可卿托梦的嘱托,探春应该也着手在做了,只可惜还没完全展开,她就远嫁了,以至于贾府一败涂地。
在贾母生日之后,邢夫人借绣春囊事件向王夫人发难,王夫人匆忙应战,查抄大观园,并全面回收管家权力,探春三人组的改革举措付之东流。在探春远嫁之后,宝钗嫁进贾府之前的这段日子里,凤姐病重休养,那么只有王夫人管理整个贾府内务,她的能力和精力不足以支撑整个贾府的运转,这个时候内忧外患,元春被农民起义掳走,混乱中而死,迎春嫁孙绍祖,不出一年被折磨而死;探春和亲而被迫远嫁,卫若兰奉命镇压起义军,和史湘云天各一方,白首双星;贾母、黛玉先后去世,四大家族全面衰败,此时邢夫人乘机夺权,赵姨娘贾环乘机上位,王夫人为重组势力,贾薛联姻,宝钗嫁进贾府,但是宝钗并没有接上班管理家务,因为贾府此时迎来了查抄,贾府男丁及管家人均被监禁,宝玉和凤姐被关入御神庙,贾家族人移居家庙铁槛寺,惜春出家,巧姐被贾芹和王仁卖入妓院,被刘姥姥救出,嫁给板儿;此时怡红院丫鬟们早已变卖,袭人聘嫁给蒋玉菡,因为可卿的遗嘱并没有来得及实现,贾家族人生活困难,茜雪夫妇和贾芸小红夫妇冒死搭救宝玉和凤姐,凤姐被休,回王家在病痛交加中死去。宝玉宝钗夫妇生活贫困,“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靠蒋玉菡袭人夫妇偶尔接济才能生活。贾兰因战功显赫被身居高位,李纨母凭子贵而成为诰命夫人,却拒接接济贾氏族人,后贾兰早逝,李纨凄苦余生;宝玉离家出走,在瓜洲渡口巧遇沦落为娼妓的妙玉,却无力搭救,看破红尘而出家;可卿的临终遗言,终究化作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