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一回之贾府的生日

(2014-12-09 08:23:38)
标签:

贾母

贾府

宝钗

生日

凤姐

详解红楼第十一回

贾府的生日

贾府里的生日是描述最多的聚会场景之一,但是花样繁多,不尽相同,每个人的生日体现着其身份和地位,贾府出现的第一个生日是贾敬的,最后一个生日是贾母的;贾府的生日场景在默默向我们揭示贾府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本文就来分析贾府里的生日。

 

贾敬和贾政的生日

宁荣二府是贾演贾源亲兄弟打下的家业,但是传承到如今,两府的交往并不算热络,最高家长贾母除了每年春节祭拜祠堂之外,几乎不到宁府,哪怕贾珍夫妇再三邀请,贾母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辞,邢王二夫人也是很少到宁府,钗黛湘和三春也没见串门子走这个亲戚;惜春更是从未回过宁府。和湘云三天两头往贾府跑形成鲜明对比。两府之间的疏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第十回之贾敬身世考一文中,我们分析了贾敬出家向道的原因,正因为贾敬的丑闻让整个宁府陷入无尽的尴尬,贾敬出家向道后,任凭贾珍恣意妄为,把宁国府搞的乌烟瘴气,让贾母为首的荣府之人刻意与其保持距离来表达不满的态度。

 

两府之间的交往的疏离并不意味着感情上的疏离,两府毕竟是血脉相连的,宁府依然视贾母为祖宗,在元春封妃之后要盖省亲别墅,两府打通连成一片,宁府出让了大片土地,贾珍是二话没说,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出钱出力,尽心竭力。在清虚观打醮,因贾母的参与,把规模和档次都提升一个很高的级别,贾珍父子尽力伺候,还赶紧让贾蓉回家报信,让尤氏婆媳赶紧来伺候,看贾珍说的话,倒也颇有些族长的气势。可见两府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并不因为关系疏远而疏离。

 

贾敬虽然出家了,但作为贾氏族长的爹,他的生日还是比较隆重的,持续热闹两天,一大早贾珍就让贾蓉和家人携带十六大捧盒的上等吃食和稀缺果品去给贾敬拜寿,请一班小戏是贾府过生日的标配,这次贾敬生日不但请了戏班子,而且请了打十番的。这个打十番是啥娱乐项目呢,它其实就是就相当于现在的乐队,在欢庆场面不断的循环吹拉弹唱。由几十人组成庞大的乐队,以鼓、锣、板、二胡、三弦、琵琶、笙、笛子、洞箫、碰钟等十种乐器,反复演奏《水底鱼》、《折桂令》、《翠妇登楼》、《枫桥夜泊》、《六十四板》、《将军令》、《思春》、《诉怨》、《当仁不让》、《懒画眉》等十支古典名曲, 所以叫做打十番。

 

荣府倾巢出动,男客方面,贾琏早早的就和贾蔷来了,贾赦贾政也来了,女眷方面,除贾母外,邢王二夫人携凤姐宝玉也来了,这里写到尤老娘也来了,却未见到尤氏姐妹的身影,否则凤姐和尤二姐就可以提前遭遇了。外戚方面,东西南北四大郡王,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国公爵,忠靖侯史府等八家侯爵等也持贴祝寿,可谓隆重之极。

 

如果拿贾政的生日和贾敬对比,就可以看出差距了,两人生日的规模和档次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我们先贴上文本:

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闹热非常。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的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并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赦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16)

 

贾政的生日比较简约,只请了一班小戏,并没有豪门贵族前来送礼,场面也极其一般,只是一个家庭的喜庆团聚,宾客也只是荣宁两府的内亲而已。作者在这天给贾政送了一个大礼当作生日礼物,女儿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但是场面却是一波三折,在听说皇宫来人宣旨时,合家人惴惴不安,把贾府在朝廷孤立无援,如履薄冰对皇权和当朝的敬畏刻画的的栩栩如生。

 

宝钗和凤姐的生日

22回中薛宝钗的生日过得非同一般,这是薛家入住贾府,元春省亲之后宝钗过的15岁生日,文本说贾母喜欢她“稳重平和”,又正值她才过第一个生日,便自己拿出二十两银子,命凤姐为宝钗置办酒戏。如果你真以为贾母是这样想的,你就错了,如果真的是喜欢宝钗的性格,那么在她生日当天把礼物送重一些也就是了,又何必自己拿20两银子单独给宝钗过生日呢,要知道贾府都有旧例的,贾氏三春过生日该多大的档次和规模,在帐房都是有定例的,从贾琏凤姐夫妇的交谈可以看出,黛玉作为客居在贾府的亲戚,又受贾母宠爱,她的生日档次应该是比贾氏三春更高一些。如今在贾府旧例的基础上,贾母亲自拿出20两银子给宝钗过生日,倒把凤姐难住了,大也不是,小也不是。贾琏夫妻商量一番后决定在黛玉生日的基础上再加大经费和规模。

 

贾母为何单独要给宝钗过生日呢,元春省亲时皇家的声势和权威让人记忆犹新,而此时的宝钗是公主伴读待复选身份,在《第七回之从送宫花看宝钗选秀的内幕》一文中,周瑞家的送宫花让贾府皆知宝钗是即将入宫的人,众人眼中的宝钗形象和贾母是一样的,是“稳重平和”,这种性格的人在宫里生存有着绝佳的天然防御,宝钗搞不好又是一个皇妃的待遇,以后绝对是贾家在皇宫里很好的人脉资源。所以贾母才高调的给宝钗过这个隆重的15岁生日。我们先贴上文本:

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因问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大家叹息一回。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两个,又另外赏钱两串。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一时散了。(22)

 

贾母的苦心并不被外人所知,凤姐是略懂一二,而黛玉更是一无所知,她在贾府的处境是远不如宝钗的,因此她唯恐别人小瞧了自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对宝钗的超规格生日怀着强烈的不满和嫉妒,黛玉的嫉妒像蝴蝶效应一样把各种矛盾集结爆发,尤其是散戏后,好挑事的凤姐问大家那位小戏子长得像谁,宝钗心里明知口上却故意不说,宝玉也看出来了却不敢说,唯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看出来就说像黛玉。

 

因为戏子在当时社会地位是最低的,在黛玉看来,大家拿小戏子比自己,这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污辱,碍于情面,也由于当时特殊的场合,她当时并没有发作。可是,事后宝玉前来向她解释时,她却毫不留情地对宝玉发泄出来:“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矛盾终于爆发了。宝玉不仅惹恼了黛玉,也气坏了湘云,湘云当晚就收拾东西,并说:“明儿一早就走。在这里作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于是宝玉又得给湘云赔不是,并赌咒发誓。在这件事上,宝玉本是好心,既担心黛玉生气,又恐怕湘云与黛玉产生矛盾,结果却是里外不是人,不仅和黛玉、湘云都有了矛盾,黛玉和湘云之间也有了不睦。而挑起事端的凤姐却一点儿事儿也没有。黛玉、宝钗、湘云、宝玉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把一件日常生活小事描写得丰富多彩,曲折多变,妙趣横生。

 

凤姐在贾府是孙子媳妇,她生在四大家族首富的王家,既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又是长房儿媳妇,又得到贾母的特别宠爱,再加上她的聪明才智,终于当上了荣国府的大管家,其地位之显赫、身份之非常是可想而知的。43回对她过生日的描写,也足以说明了这一点。贾母亲自动员大家为她“凑分子”,来庆贺她的生辰,这是她的一种荣耀。有此种荣耀的,只有王熙凤一人。

 

凤姐的生日由尤氏主办,尤氏把生日办得红红火火,非常热闹,不但搭台唱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然而这样热闹喜庆的场景里,宝玉却一早偷跑出城外去水仙庵祭奠投井而死的金钏,气氛何其悲凉,这与凤姐生日的喜庆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读来耐人寻味。生日高潮之际,贾琏与鲍二家偷情被凤姐撞见,文本借此充分暴露了贾琏、凤姐、平儿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透过这次生日描写,让人看到贾府繁盛表面下的衰败之兆。

 

宝玉和贾母的生日

宝玉是诸艳之冠,62-63回作者花了一回多的篇幅来描写了宝玉过生日的热烈景象。因为王夫人等不在家。来送礼的不很多,表面看似乎不如往年热闹。但是,正因少了这些世俗表面虚荣的东西,宝玉这个生日却过得非常人性化,真实尽兴。这天同样也是平儿、薛宝琴和邢岫烟的生日,于是四个年轻人的生日在一起过,就越发显得人们无拘无束,热闹非凡,每一个人都唤发出了青春朝气。这是一次难得的自由与解放,大家“没了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八。

 

在谈及众人的生日时,探春一口气数了那么多人的生日,太祖太爷的生日记得,贾琏的生日记得,宝钗的生日也记得,怎么就想不起黛玉的生日呢?袭人说出了黛玉的生日,马上又说“就只不是咱家的人”,宝钗不也同样“不是咱家的人”吗?怎么对宝钗生日探春却能牢记不忘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黛玉在贾府常常不被重视的情景,至少不如宝钗受人重视。难怪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她的反应那么强烈。

 

在这次活动中,描写了很多动人的喜庆场面,“拇战”(即划拳),“射覆”玩的不亦乐乎,此外还有斗草,行酒令占花名,击鼓传花等,也借此生动、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了宝玉、黛玉、宝钗、香菱、平儿等人的性格特征,其中又以湘云的性格刻画最为深刻。“湘云酣眠”是红楼四大美景之一。

 

在当晚袭人等八个丫头单独为宝玉凑分子过生日,这与凤姐过生日有些相似,但其中又有本质的不同。凤姐的“分子钱”,是由贾母亲自倡导,并又率先示范,大家谁敢不积极响应,何况很大一部分人是惧怕凤姐这位管家人的权势和淫威,奉承巴结者大有人在,于是一下便凑齐了一百五十两有余。而宝玉过生日是在贾母、贾政、王夫人不在家的情况下进行的,姐妹们来“凑分子”纯粹是自发的和自愿的,是基于宝玉平时对于她们尊重和爱护的一种感恩的回报,并非是为了讨好贾母、贾政、王夫人和宝玉,就像晴雯说的“这原是各人的心。那怕他偷的呢,只管领他们的情就是。”此时的袭人早已被钦定为准姨娘,成了甩手掌柜的,服侍宝玉的位置早就被晴雯所替代,袭人晴雯两姐妹的感情也到达最亲密的时刻,俩人斗嘴狎笑,丝毫不见早期时的剑拔弩张。这次夜宴狂欢持续到凌晨一点多。这也是大观园众姐妹最后的狂欢了,此后的大观园经历查抄,死的死,撵的撵,众多女儿经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正应了开头癞头和尚说的:“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

 

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兼形象领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她多次出钱或亲自倡导给儿孙辈过生日,并且每次都过得非常热闹。到了她老人家自己的八十大寿,这无论如何都应过得比任何人都要隆重。贾母的八十大寿是在贾府强弩之末的状况下渡过的,虽已显露悲凉之意,但是却仍就写得很详尽,突出了其特有的气派。贾母的生日是八月初三日,但却定于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府齐开筵宴。从七月上旬,送寿礼者络绎不绝。这样的寿辰庆典在贾府中是任何人也不能相比的。何况这已是贾府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如果是贾府如日中天、蓬勃向上的时期,为贾母过生日,那盛况是普通人不敢想象的。

 

贾母的这个生日过的是不平静的,因为已经是贾府的末世了,各种矛盾激化,并且浮出水面,因为南安太妃来相亲,贾母并没有让迎春出席,导致邢夫人的极大不满;邢夫人全面反击,争夺贾府的领导权,在生日当天当众辛辣地嘲讽了凤姐,使她遭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极大打击,她“由不得越想越气越愧,不觉灰心转悲,滚下泪来。因赌气回房哭泣,又不使人知觉”。这表明邢夫人与凤姐的矛盾已经开始公开激化,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何况邢夫人与凤姐并非一般的婆媳之间的矛盾,这背后其实是贾赦贾政两房之间的争夺战,他们背后的主宰者邢夫人与王夫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这些矛盾在平时被和谐的局面掩盖着,却在贾母生日这天巧妙而自然地揭示出来,这一生日庆典非但没有给人什么显赫之感,反而让人感到死气沉沉,已透出几分悲凉气氛。

 

在众多生日中,曹公一直秉持乐中有悲,悲喜交加的局面,贾敬的生日虽然喜庆欢乐,却穿插了秦可卿病情加重;宝钗过生日是贾母亲自出钱置办的,这是宝钗的殊荣,曹公却在这喜庆的日子中,穿插进了黛玉、湘云和宝玉因拿小戏子比黛玉而引起的矛盾冲突,闹得不欢而散,气氛由热而冷。凤姐的豪华生日穿插宝玉祭金钏和贾琏偷情的情节,最后闹的鸡飞狗跳,合府不安。宝玉的生日欢乐最后却以贾敬死亡来结束。生辰与死亡,人间生死之间的轮回。贾母八十大寿本是一次盛典,但是里面却穿插了凤姐因遭到邢夫人的嘲讽而哭肿了眼睛的情景,这次过生日,贾母并没有多大兴趣,甚至还感到很厌倦,因为处于贾府的末世了,贾母的生日挪用了府里几个月的日常开支,入不敷出,凤姐要偷贾母的东西出来借当才能维持开支。这样的安排是大有深意的,足以引起读者的深思。

 

                                                                                                                                        王一贴

                                                                                                                                     2014.1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