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及分析 |
临汾一中心理辅导中心
预约电话:13096525208
提纲:
一、考后心态面面观
二、心理归因及利弊
三、应对策略
正文:
一、考后心态面面观:
二、心理归因及利弊:
自卑心理:出现这种心理的考生,一般把考试看得很重,把分数和自己的一切挂钩,认为分数高就等于在班级中威信高,就等于被人看得起,有面子,等于前途光明;分数不高就等于什么都不是,老师同学看不起,父母怨声载道,唉声叹气,唠叨不停。所以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反复咀嚼失败和痛苦的情绪体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们一般拒绝与人交往,即使与人交谈,也总是诉说自己的失败,自怨自艾。
麻木心理:一些考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同学的嘲讽,于是妄自菲薄,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以此掩盖内心的自卑和哀伤。更有的学生从此对谁都充满敌意,看不到人们善意的一面,觉得谁都在讽刺他,对成绩好的学生更是充满了嫉妒、仇视和敌意。
内疚心理:每次考试,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激励,本想考一个理想的成绩以示报答,结果心想事不成,遂产生了愧对家长与师长的内疚心理。
沮丧心理:每次考前,总是用功复习,刻苦学习,感天动地,每次考试,都是信心百倍,充满必胜的信心。但分数下来,大失所望,一片苦心毫无半点收获,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浇到了脚,透心凉啊!从此沮丧万分,一蹶不振。
嫉妒心理:看到别人比自己分数高,特别是暗中较劲的对手以及和自己相关的同学朋友,尤其是那些自己觉得他们根本不如自己刻苦的同学,成绩居然比自己高,心中的那股酸涩,无法诉说!
孤独心理:一些考生因自我感觉没有考好,害怕别人嘲讽挖苦,不敢与人交流沟通,整天把头埋在书中,节假日闷在家里,上网看电视,避免会亲拜友。这种自我封闭很容易形成孤独心理。
骄傲自满心理:成绩好,进步大,高兴满足。由放松而放纵,下次肯定退步。成绩好完全可以骄傲,但不骄人,不能看不起别人。
完美主义心理:一些考生,已经考的非常优秀了,但还不满足,没有一丝成绩优秀的感觉,哪怕是考了年级前三名呢。整天要求自己好上加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种心理下痛苦地考试着,痛苦地咀嚼着考试的结果。
高考之后还会有大大的失落心理。
以上这些心理都是允许存在的,但只是允许它们暂时存在的,一般在三天到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