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学生的负面情绪
(2017-07-11 23:33:02)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问题探讨 |
如何面对学生的负面情绪
情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班主任如果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对于应对和处理学生问题大有裨益。
ABC理论(ABC Theory of Emotion)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
学生有情绪,我们班主任该怎么办?我认为,放低自己的身份,退避三舍,是不错的选择。
1.保护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错位,情绪就像暴风骤雨,极具破坏性,不能和他们较劲。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只是孩子,没有必要和他们争高低,决长短,就是赢了也是输。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脾气。任何情绪的背后,一定都是有原因的。情绪只是表象,不能被表象所迷惑,看到情绪,诊断问题,助推学生成长,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选择了班主任就意味着你选择了默默守护、默默陪伴。
2.成全自己
师生冲突屡见报端,追根溯源起因都是小事,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假如,最初有人选择妥协退让,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很难想象,教师如今成了高危职业,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要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救赎,不能让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
做班主任,可以认真,但切不可较真,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勿自取其辱。千年的师道尊严,常让我们面子上过不去,要谨记“死要面子活受罪”。撇开教师和学生身份,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都是生命体,应该是对等的。犯错道歉顺理成章,班主任如果能屈能伸更显气度。
3.升华人生
人家为什么喜欢你?曾有文章说,或许是你有德,或许是你有用,或许是你有料,或许是你有量,或许是你有容,或许是你有心,或许是你有趣。作为班主任,最好是兼而有之,有容有量,这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追求。
曾国藩将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本事有脾气的;第二类是有本事没脾气的;第三类是没本事没脾气的;第四类是没本事有脾气的。发脾气是本能,不发脾气是本事。班主任和未成年人一起,要修养心性,学会驾驭脾气,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修炼到不发脾气或基本不发脾气的境界,达到“笑看庭前花开花落,信观长空云卷云舒”的从容。
放低自己,退避三舍,不是无节制地妥协与退让,不是面对原则问题时的唯唯诺诺,而是胸怀大爱的理解与包容,是以退为进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