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缺失教育却万万不能

(2015-06-20 09:00:00)
标签:

教育

育儿

情感

分类: 教育经典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缺失教育却万万不能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曾经伴随多少人,那年少的追求之梦;这首诗,有多少正在追梦的人,还奉为座右铭;这首诗,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放在心中?

一、我们处于一个怎样的年代?

观看华夏的历史,我们的先祖为我们留下的文明,可以得知文明一直伴随着民族的延续和发展演变至今。曹操在《短歌行》中赋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辅,天下归心。这歌赋,当可代表古人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代表对有知识文化的人的敬重,代表愿意为天下苍生太平而发愤图强的胸襟。

近代中国,由于历史的羁绊,自然科学文化明显落后于同期世界发达国家,船坚炮利的洋人,打败了满清朝廷——从信仰到文化。这种影响的深远,对今天社会,仍有一定的作用。今天社会人群,信仰是什么?国人现在的文化根本是什么……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传统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精粹,被忽视;历史文化的本位思想、唯利是图等等,被继承……运用了西方价值体系的皮毛,但放下西方的科学文化精髓。……以一时的得失论成败,以物质的多少论价值,已是生活中不争的事实。

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以及谋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环境,更取决于社会对人的教育——现状中的成年人,扪心自问——从学校到社会,成就于自身的,是怎样的思想和行为?

人们追求健康——不崇尚运动,而往往采用食补……

人们追求财富——不尊崇规则,却梦想一夜暴富……

正是因为这些事实,导致社会的正常规则,在社会人群中体现为道德价值和生命理想的不足;所以,生活中的人们,能够看到各种宣传人生理想的口号、标语——应验了那句话:缺什么,补什么……

身处于这个年代,看到这些事实,对正在成长和教育中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

二、这些孩子们,怎么啦?

我班有好些学生,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就连课堂上的练习,稍不留意,也会偷懒,就更别说我视线以外的家庭作业了,经常不按时完成。如果要完成的话,也是需要老师或家长寸步不离地守着,盯着。我曾问过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是不是不会做呢?也不全是,有的是不会做,有的是不想做……我也曾想过一些办法,找学生谈心;帮扶结对;给家长打电话,要求家长协助;适时进行表扬、鼓励,但往往坚持不了几天,一切又回到从前,怎么办呢?

这是一位教师的问题;这是一个朋友的问题;这,是一个家校中不少见的问题。作为教师,希望学生完成作业,学习进步;作为朋友,希望孩子培养好习惯,健康成长;作为家校教育,希望孩子成才——作业的训练,是孩子学习知识文化的过程中,一种正常和有效的手段;而,现实中的这些不自觉完成作业的孩子,的确让人头疼、伤脑筋。不禁想问:这些孩子们,你们怎么啦?孩子们身上的问题,是环境的熏习形成。

社会中对知识文化的尊重,对文化教育的推崇,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标语中;有的人,甚至心中和嘴里,只有——钱。有种很奇特的现象,普遍存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如座下名车,手握权柄……大概,也是不争的一种事实。在这种大环境中,有的孩子做作业,不给力,客观看待,也属正常吧。不禁反思:现在的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还真得以身垂范——至少还可以在自己身上,体现出尊重自然、规律,以及尊重社会和规则的意识;与孩子相处中,多些互相的尊重、理解和沟通,乃至达成共识的协商,共同恪守约定的平等……

三、真诚相助,先疏后导

好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愿意积极和主动地帮助和引导,这些体现为——教育。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教育,确是万万不能的。仔细分析,在学校教育中,这些做作业有问题、需要改进的学生,他们身上的品行,体现的问题,更多和最为基本的,来源于家庭,然后才是校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是家长应尽到的终生职责。

作为教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教育学生正常和健康的成长,自然得关爱他们;这些关爱,体现为一系列智慧的责任:

1、尊重这些学生。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可能见到成效的;反之,亦然。让爱,在师生之间顺利流通,是教育的艺术。在内在的心理、外在的态度上,还请保持平和:爱学生,就是爱自己。唯有真诚的爱的语言和行为,能够真正地影响和改变自己和孩子——孩子不是和冷冰冰的书本打交道,而是和自己的恩师交往——孩子能够从心底接受教师的关爱,是有效教育的根基。爱学生,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爱学生,指出他们的不足和调整的方向……

2、共同商讨,建立行之有效的方法、规则。这里,不妨用对比的方法,看看那些自觉学习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如何?成因何在?这些孩子,在学校的大致表现: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等,一般都比较会利用时间等等。让这些需要进步的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现实,找到方法,尝试运用。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努力中,应当以学生自我努力为主,同伴的帮助为辅,教师引导为重,帮助学生找到和完善自我,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沉淀下好的方法,导入良性循环。(有关的好方法很多,相关文章不少,在此略过)

3、树立正确的集体道德价值观念。学生的成长特点,有时表现为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师,在班级营造勤学善思,灵活生动、充满生机的集体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指向。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对于人来说,也可以是意识的,人可以通过思想文化认知自然和历史……人生观——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社会、规则;生活中没有捷径,只有因果……价值观——幸福源于正大光明的方向和脚踏实地的努力;幸福源于知足和劳作;幸福源于感恩和分享……

4、家校信息互通,为孩子成长提供统一环境。众所周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颇为不易;形成一个不好的习惯,调整好,更为不易。教师在学校,努力的成果,使得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时,却往往却因为学生的家庭因素,而难以见效,或是难以持久,这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家校信息互通,延续孩子在学校的习惯,并且配合教育,使这些习惯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成为孩子自身能力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即是现实的需求,也是为孩子成长提供统一环境的必须。

本节小议:关于孩子不愿自觉做作业,只是在学习教育中,孩子体现出来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突显了社会对教育的薄弱环节:这可能是,在社会中流传的那些要结果,不管过程等等不客观、欠全面的思想,对家庭中成年人的影响;而这影响,导致家庭忽视对孩子扎实学习的培养和关注。也可能是,社会重物质而轻文化的事实造成的作用……其中不乏,那些的留守儿童,还缺乏父母的关爱……为了生计而离家劳作的人,也可以好好想想,自己生下的孩子,该如何去养育?……

篇尾语:

社会中人,耳熟能详的这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还有,《易经》的蒙卦。此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来自网络)把这句话,还有这一卦发散开来——每个人都有必要,对于世界存在的事和理,根据社会现实、自己的需要去探知和学习……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只可能是知识文化的传递——仅凭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学生不努力,难以造就人才。教育是道,缺乏全面和正确教育的人,难以取得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道和理相联,理和事相通——愿教师、学生和家长们,在其中,品味到人生的幸福快乐——真、善、美、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