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故乡之一:老哈尔滨的“八杂市”
标签:
情感 |
http://s11/mw690/3e65f3b9tx6CVB4BUvw3a&690
http://s10/mw690/3e65f3b9tx6CVB4Dyu579&690
http://s6/mw690/3e65f3b9tx6CVB4Fay905&690
http://s13/mw690/3e65f3b9tx6CVB4GZc06c&690
http://s13/mw690/3e65f3b9tx6CVB4J5wM7c&690
http://s12/mw690/3e65f3b9tx6CVB4KQFJ5b&690
http://s2/mw690/3e65f3b9tx6CVB4MhDX51&690
http://s2/mw690/3e65f3b9tx6CVB4TCV391&690
http://s10/mw690/3e65f3b9tx6CVB4Dyu579&690
http://s6/mw690/3e65f3b9tx6CVB4Fay905&690
http://s13/mw690/3e65f3b9tx6CVB4GZc06c&690
http://s13/mw690/3e65f3b9tx6CVB4J5wM7c&690
http://s12/mw690/3e65f3b9tx6CVB4KQFJ5b&690
http://s2/mw690/3e65f3b9tx6CVB4MhDX51&690
http://s2/mw690/3e65f3b9tx6CVB4TCV391&690
八杂市,又称南市场,建筑很奇特,有如圆形城堡结构,城堡外围由若干个店铺房屋围拢,每家店铺有内外2个门,外门临街,进入店铺后,通过内门直接进入市场内。整个八杂市东南西北各有一扇大铁门。东门面对索菲亚教堂,南门临近透笼街,西门对着新城大街(现尚志大街)。来自火车站方向的摩电车(有轨电车)就停靠在八杂市西门站。北门对面是市政府大楼。每扇大门的内侧都有一个厕所。这四扇不同方向的大门,不论是送货的车辆,还是购物的市民,从各个方向都可进入八杂市。
八杂市是当年道里最大的杂品蔬菜市场,市场外围各店铺分别经营日用百货、五金电料、土产农杂、文化用品和烟酒糖茶。通过店铺内门进入八杂市,一部分区域主要经营鱼类禽蛋菜等物品。鱼类有各种海鱼和鲜活江鱼。禽类有活鸡、鸭、鹅。肉类有鲜牛羊肉及各种新鲜蔬菜堆放在柜台和柜台前道路上,供人们任意挑选。市场虽说不太大,最繁忙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各路前来送货的汽车、马车、人力车交织在一起,车鸣马嘶,人们的喧哗声,卸货过秤的吵杂声,各种禽类的鸣叫声,以及前来购物人们的说笑声混杂在一起,在八杂市内回荡成市场交响曲。内区另一部分区域主要是若干个小吃店。各店经营项目不一,有水饺、包子、面条、馄饨、油饼、豆腐脑和油条。每到中午,一些顾客和外地客商前来光顾小吃店,美美饱餐一顿也只需花上几毛钱,是既经济,又实惠。
八杂市的道路是由方形小石块铺成,显得不太平坦,类似中央大街的面包石。
前来办货的人川流不息,郊区的妇女领着孩子坐着马车,也有骑自行车的,还有坐着马爬犁的,附近的孩子们拉着小木爬犁在雪地上走着跑着,真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鞭炮摊在试放着鞭炮,摊主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笑声混在一起,好不热闹。
我留恋八杂市,是因为它既有独特的风格,又是哈尔滨的历史见证。
前一篇:什么是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