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美教师】杨美应(1930-2020.3.2)

(2020-03-03 14:52:50)
标签:

鲁美

雕塑系

教授

1952-1955东北美专毕

图片

分类: 鲁美教师
【鲁美教师】杨美应(1930-2020.3.2)
(1930 - 2020.3.2)



【鲁美教师】杨美应(1930-2020.3.2)
代表作品:斯诺在保安(1978) 中国美术馆收藏


                             《彤云飞雪 遥寄哀思》——悼美应
                                                                                   陈绳正(鲁美雕塑系 教授)

        昨曾同挥汗,今已永别离。夜雪梦昔时,醒惊泪满襟。

        仅仅相隔不到半年,鲁美雕塑系又一颗璀璨的星辰陨落。
        在这北国的茫茫雪夜,我辗转难眠。那相识相交近七十年的同窗挚友啊,为何不来到与我相会的梦乡?
        68年前的一个秋日 ,迎来了一个提着极简行李的新同学。他就是来自人杰地灵的四川,才女卓文君的故乡——邛崃的杨美应。已经打下坚实文化基础的他,一入学就显露出过人的艺术才华。1955年的毕业作品《浇注》就获得辽宁省首届青年美展一等奖。
        1956--1958年间,他在苏联雕塑家克林杜霍夫主持的雕塑训练班,进一步受到总结了欧洲古典主义基础规律的严格训练。毕业创作《齐白石像》进行中 ,正逢白石老人逝世。他赶到老人寓所,为之翻制了面模。这件作品以严谨传神、富有民族韵味而崭露头角。
        1959年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群像创作中,他大显身手,承担了《农林牧副渔》组中青年农民、绣花姑娘和一匹骏马的塑造,还能腾出手来帮助别人。
        1967--1970年间,在沈阳中山广场群像的创作中 ,他更是当之无愧的主力骨干。“渡江战斗”组中的冲锋连长,作为武装斗争一侧24个人物中的最主要核心形象,难度极大。几番塑造换了几次人手,效果都不理想。最后由他出马,终于出色地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一往无前的无畏战的英雄形象。也是整座大群像中最成功的形象之一。接着他又塑造了爆破手、建党工人等多个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进入80年代,美应对雕塑语言的领悟和运筹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他的《白求恩像》、《斯诺在延安》到《爱因斯坦》,已完全是大匠手法神来之笔。
        作为鲁美雕塑系教学体系主要奠基人之一,杨美应雕塑艺术语言最突出的是,基于天赋的敏感和深刻的理解,跳出表象,从内在把握总体结构,吃透运动中基本形体的空间变化。一切以塑造形象为导向,驾驭形体结构的内在规律,进而达到“无法即是有法”的境界,从写实到写意再到写心。这也是他留给鲁美雕塑系的宝贵遗产。
看他的工作状态真是享受。他手执大刀木棒,挥洒自如似行云流水 ,大刀阔斧酣畅淋漓,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如同挥毫行草,恣意妄为,一气呵成。也透出他少年时代练就的书法功底。这一切都是缘于对雕塑语言的融汇贯通烂熟于心。看他的作品(尤其是大型作品),结构严谨坚实,体量厚重饱满,兼工带写详略得当,大气磅礴活力四射。这个四川才子的血液中已经溶入了关东黑土地的基因。难怪在几次全国雕塑家大型合作中,他和鲁美帮刮起的“东北风”赢得了“东北虎”的称号。(非常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潜能还远远未能发挥出来。)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往时的是星光点点今日已成繁星闪烁。我国雕塑家的队伍早已不再是七十年前的三百来人。然而艺术上还远未攀上我民族雕塑艺术曾达到的高峰。勇于担当的鲁美雕塑系在不断开放创新多元化的同时,切记勿忘鲁艺精神,要立足本土,发扬特色,无愧先辈。
        孩子们,努力吧!这才是对逝去的先行者的最好告慰!
        安息吧!美应!
                                                 
                                                                                         2020年3月3日 于雪夜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