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鲁美校友 ] 赵琛 中国首家广告博物馆

(2011-05-17 13:44:27)
标签:

赵琛

中国

老广告

《天下第一楼》

上海市图书馆

分类: 鲁美校友

               百年后,我将文物献给国家 

5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前夕,本报独家采访到了中国首家广告博物馆馆长赵琛,听他讲述了自己20年来,从收藏到创作的艰酸历程。

  

                      收藏“一文不值”的老广告

  1992年,大学毕业后赵琛留校任教,主教广告设计。“在当时,只有美术史没有广告史教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开启了赵琛对“老广告”的漫漫收藏之路。

  上大学期间,赵琛在临摹《清明上河图》时发现,“图中很多部分竟包含了广告之意”,吆酒的、路边招牌、灯箱广告……难道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广告存在了吗?从那以后,拥有着近代广告发源地和流行地之称的北京、上海、浙江……大大小小的旧物、文物市场成了赵琛最常光顾的地方。

  “一幅旧画,很便宜就能收到。”因为在卖家眼里,这种东西只不过是压箱底之物。可赵琛却不这样认为,他看到的是,这个在普通人眼里一文不值的老广告其中所蕴含的珍贵价值。

  当时,赵琛几乎将绝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老广告收购上。“起初收一张广告也就几块钱,到最后几百、甚至成千过万。”因为和赵琛交易过的卖家都知道,只要是他没收藏过的,无论卖价喊到多少他都一定要想办法收到。

  

                   凭一张画寻找“老广告”背后故事

  数年如一日,赵琛搜集到的珍品无数,让他诧异的是,在所收的画中,八分之一都落有一个叫做“稚英”的名字。“那时候,因为没有摄影,人们就靠画画来表达所言之意,所以每幅画的背后都有故事,想要了解那段历史,就必须找到创作者的后人。”

  几经波折,2000年赵琛终于找到了中国近代报纸广告设计的杰出代表之一丁浩。从丁浩口中,赵琛得到了很多关于其他画家的线索。胡伯翔之子胡庚生;谢之光之女谢碧月;“稚英”之子杭鸣时……在这些被找到的后人口中,赵琛知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直到今年,93岁的丁浩老先生去世,十几年来赵琛始终坚持,每出一本书都会给丁浩先生送去一本。

  

                     撰写中国第一部广告史的人

  了解的越多,赵琛脑子里逐渐萌生了写书的想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历史资源流传。”不知道历史,就不知道规律。作为人师,赵琛希望有一天,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也可以为教学所用。

  初期资料搜集用了整整五年时间。1998年,赵琛开始执笔“广告史”创作,一写就是七年。其间,赵琛发现自己所收藏的近代广告大部分在上海,便只身来到上海。在上海市图书馆、档案馆度过的每一天,赵琛至今都很难忘记:“那时候,基本一个面包、一瓶水就可以在里面呆上一天。”整天泡在大量的历史文献中,他恨不得把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一股脑都带回来。

  “对,翻拍下来!”赵琛找到图书馆工作人员询问:“翻拍一张资料需要多少钱”,得到的答复令他望而却步,“一张五十,可要拍的东西足足有千余张,那是什么概念啊?” 于是赵琛在图书馆外找到一家相机专卖店,买了一台“尼康”牌照相机和一支三角架自己进行翻拍。

  这次行程,赵琛收集到了上海160年来的近现代文化及商业历史。回来以后,赵琛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走到哪,都会把相机带在身上。2005年,这部30万字的《中国广告史》终于完成,书中配有千余幅中国近代广告图片,赵琛成为撰写中国第一部广告史的人。

2009年,央视拍摄纪录片《老上海广告人》时找到了赵琛。整个纪录片以“老广告”为主线,赵琛作为主讲人讲述了上海老广告160年的故事。

二十多年来,从清光绪年间到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印刷广告珍品,赵琛已收藏近6000余件,作品还涉及到了我国港澳台等地和英、法、美、日等国家。

  对于所藏之物,赵琛颇感自豪。在影视剧《大染坊》、《天下第一楼》中多处拍摄背景,都借用了赵琛的老广告为布景。而上海世博会巧克力包装也是按“仕女像”所设计。

对于这些珍贵的收藏品,赵琛说“它们好不容易凑到了一起,不会再轻易失散了”同时,赵琛表示,“等自己百年以后,会把这些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不留给后人。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去保护它们。” 

 

                   女儿的一篇作文令他悲喜交加

  20081119日,“赵琛广告博物馆”在开办六年后终于喜获执照。别人开博物馆,有买有卖多数是为了赚钱,而赵琛收藏广告文物几十年来,却只买进,不卖出。 

“记得女儿8岁那年写的一篇作文,让我悲喜交加。这篇作文至今我还留着,题目是《我的爸爸是个古玩迷》,她说,爸爸倾其所有,收藏的却都是破烂,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我高兴女儿的真情流露;悲的却是,直到现在她们依旧无法理解我……

      转载<</SPAN>沈阳晚报> 记者 李佳怡

 

[ <wbr>鲁美校友 <wbr>] <wbr>赵琛 <wbr>中国首家广告博物馆
[ <wbr>鲁美校友 <wbr>] <wbr>赵琛 <wbr>中国首家广告博物馆                                                                     ( 赵琛藏品 )

 

 

    赵琛,男,1967年5月生,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精品课程“品牌学”负责人。《中国品牌年鉴》主编,《中国品牌金奖》评委,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沈阳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出版专著5部,并先后在国内多家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余篇

 

       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得的奖励:

        1、《品牌学》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评审。
        2、《中国广告史》通过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评审、通过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评审。
        3、《中国品牌年鉴》通过“985工程”科学与艺术研究方向课题、品牌学案例库建设评审。
        4、《经营?文化?设计》获得辽宁省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5、“中国历史博物馆品牌系统” 获“IGD2000中国优秀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奖。
        6、“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品牌系统” 获“IGD2000中国优秀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奖。
        7、“中国八大菜系名菜烹饪八百例”获香港国际双年展奖。
        8、“天士力集团品牌系统”获“中国品牌年鉴”金奖。

 

        其它获奖:

        1、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1月。
        2、九三学社全国优秀委员,2005年9月。
        3、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2001年7月。
        4、全国优秀包装设计工作者,2000年11月。
        5、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5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